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求订阅!)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既然答应了主席要振兴边区的经济,马铮当然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马铮每天带着自己带来的警卫部队在延安周边地区转悠,有的时候一两天都没个人影,甚至于有时候连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都给耽误了,因此党内不少同志对此颇有意见。

    甚至于一些老同志建议主席,要主席狠狠批一批这个不靠谱的同志,希望他能以党业军业为重,不要过分迷恋于游山玩水。

    不过对于这些人提出来的请求主席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任何点评。要说是马铮将大把时间放在了游山玩水上,主席等人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在和马铮密谈完之后他就知道马铮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现在的马铮心中是有丘壑的。

    马铮这几天还真不是去游山玩水去了,而是去实地考察边区政府的情况去了。在他的记忆中,尽管眼前边区政府的条件确实很苦,财政等各个方面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更苦的还在后面。

    如果马铮记忆没有出现偏差的话,真正的困难应该在1942年前后,相比于最最艰难的时期,现在这点困难简直不值一提。

    也就是为了应对1942年的困难,党中央才会提出大生产运动。而当时大生产运动兴起的地方就是延安,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既然前辈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那么马铮就不客气地剽窃征用了。大生产运动的明星部队是王震的359旅,明星地区是在南泥湾,当然了,现在这些也被马铮盯上了。

    马铮这几天一没事就到延安周边地区勘察地形,主要是想看一看除了南泥湾之外还有没有可以大规模垦荒的地方,毕竟一个南泥湾更本就无法满足三个步兵旅两万多人部队的开垦。

    当然了,南泥湾这个后世有名的塞上江南马铮是绝对不会放过去的,马铮垦荒大业的第一战就准备在南泥湾打响。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明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其实大生产运动在这个时代也不是马铮首创的,早在1939年2月主席就曾经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只不过这个时候由于还未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大生产运动并没有大规模进行。

    考察完南泥湾之后马铮很难将所看过的那片蛮荒之地与后来那个塞外江南所联系起来,对于开创了这片经济区的359旅也是产生了发自内心的佩服。

    据马铮所知,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才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开始了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的生活。

    而到1942年,359旅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

    几年间,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而那首脍炙人口的《挑花蓝》也是这个时候创作的。

    而后世过来的马铮却知道大生产运动和南泥湾的意义远不止那几万担粮食那么一点点,那是一个号召与榜样的关系,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实施了大生产运动之后,陕甘宁边区机关和部队每年需细粮(小米)3900万公斤,自己生产达1500万公斤。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达到全部自给,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

    农业方面,由于贯彻执行了正确的农业生产政策,使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耕地面积由1941年的12132169万亩增加到1945年的14256144万亩,比1938年更是扩大了7成;全边区1940年改旱地为水地23558万亩,1944年水地面积达41109万亩。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41年为45586万石,1943年达1812215万石,实现了自给有余,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除粮食生产外,边区的棉花产量也一年比一年增加。边区原来不产棉花,经过大生产运动,植棉面积迅速扩大,棉花产量也逐年提高,到1944年达到了300万斤(净花),足够边区军民穿衣之用。

    在粮棉增长的同时,边区的畜牧业也有相当的发展,牛的数量从1939年的150892万头,增加到1943年哦20781万头,羊、猪等的数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除此之外,整个延安地区以及整个边区各行各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不管是农牧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大生产运动,到1944年则办起了11个造纸厂、2个肥皂厂、12个被服厂、8个工具厂、4个印刷厂、3个陶瓷厂、23个纺织厂等77个公营工厂,职工达12000多人。

    至1943年,边区的棉纱、布、铁、纸及其它很多日用品做到了基本自给。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与市场的活跃。边区政府曾先后成立了光华商店、盐业公司、南昌公司、土产公司、永昌公司等,主要组织土产输出,换取必需品输入,以保证对军民的供应,稳定边区物价和货币。

    同时,公营商业、合作商业与私人商业组成了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点,方便了军民的生产与生活。

    大生产运动使得军队积极参加生产,改善了物质生活,许多部队实现了粮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给,由于军队努力生产,收入增加,使人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还使的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为支持敌后长期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数据,绝对没有掺杂任何水分,而且这还只是很少一部分部队创造出来的财富和经济效果。

    现在马铮准备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大生产运动的规模提高到历史上无法比拟的一个程度,所以他坚信这场由中央主导的绥察军区主持的大生产运动绝对会取得比历史上更加辉煌的胜利的。

    马铮在延安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半个月之后马铮又静悄悄地返回了塞北,这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延安之行成为了后世历史上很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史学家对于马铮这次延安之行进行了研究,但是却都没有找到关于主席与马铮元帅之间交流的任何文字性东西,只是大致可以根据之后几年的绥察军区的活动以及中央的一些方针政策判断出他们之间谈话的大概内容,其核心肯定是和振兴边区经济有关。(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抗日之铁血兵王》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抗日之铁血兵王》 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求订阅!)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搞个大新闻 连载中图标 搞个大新闻
  • 僵尸神警 连载中图标 僵尸神警
  • 活人回避 连载中图标 活人回避
  • 试爱90天:豪娶天价宝贝 连载中图标 试爱90天:豪娶天价宝贝
  • 十印仙王 连载中图标 十印仙王
  • 天神诀 连载中图标 天神诀
  • 玄女祭 连载中图标 玄女祭
  • 七宗罪 连载中图标 七宗罪
  • 环球侦探社 连载中图标 环球侦探社
  • 觅子归 连载中图标 觅子归
  • 火影笼中鸟 连载中图标 火影笼中鸟
  • 极品驸马 连载中图标 极品驸马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