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禅院里。</p>
一个眉清目秀且身穿灰色僧衣,戴着僧帽的尼姑,正在晾嗮刚洗的衣服。</p>
“她就是照顾你的那个尼姑?”这个禅院外面的一个镂空窗户前,萧瑶问。</p>
上官亚男很是好奇:“她好年轻啊,是什么事让她想不开来出家?”</p>
单手负后的聂天,看了一眼身边的上官亚男和萧瑶,开口:“衣食起居都是她照顾我,那时我不懂事,老是欺负她,还摸她光光的脑袋把她气哭,后来还偷吃菩萨的贡果,连累她替我受罚,现在想来,我都很惭愧。”</p>
上官亚男看向身边的他:“那你想怎么报答她?”</p>
聂天不言,朝前走了几步,从一个拱门里进入了院子,开口就说:“我饿了,我要吃肉。”</p>
这院子里好几个尼姑,听到声音,纷纷望向来人,晾嗮衣服的静心也投眼望去,第一眼就认出了他是谁,因为这是佛门,像她们这样的小尼姑,平时根本接触不了什么男香客,而聂天不一样,之前可是和她朝夕相处,还发生了那么多事,记忆太深刻,永远都不会忘。</p>
“施主,这里是佛门,请不要妄言,还有这里是内堂,施主若是迷路了,贫尼领你出去。”一个尼姑走上前来,要驱聂天和萧瑶。</p>
聂天不看眼前这个尼姑,目光就看着静心,一笑:“这么熟悉的一句话,静心姐姐,你不记得我了吗?”</p>
“你是聂云聂施主,还是……”静心虽然认出了聂天,但她也见过聂云,所以不知道这是聂云还是聂天。</p>
“我都叫你静心姐姐了,还不知道我是谁吗?”聂天笑着朝她走来,来到她面前,双手相叠,躬身一礼:“谢静心姐姐之前的照顾之恩。”</p>
“聂天,真的是你?”静心很是高兴,抓着聂天的手,望着他:“你什么时候来的?上次你爸妈来这里后,我就在想你回家了没有?又遇没遇见坏人,因为你身无分文,还什么都不懂,而且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你要死在回家的路上可怎么办?”</p>
“你不恨我欺负你,就不错了,还这么担心我,静心姐姐你真好。”聂天的目光很真诚:“我刚来没一会儿,见过方丈师父后,我就来找你了,你是我在这里最亲的人了。”</p>
上官亚男和萧瑶对望了一眼,心说这静心幸好是个尼姑,要不是尼姑,看聂天和她的热情劲,恐怕就麻烦了。</p>
接下来,静心将聂天领到了自己休息的禅房聊天,这个禅房是静心和另外一个尼姑合住的,所以里面有两张单人床。也是因为静心从小是在这里长大的,所以她在这里有着辈分,出家年限很长,能享受两人住的禅房,像其她刚刚出家来寺的僧尼,一般都是4到6人一室。</p>
上官亚男和萧瑶也跟着来到了这里。</p>
禅房里,静心给聂天和上官亚男以及萧瑶倒了杯茶,然后聊天。</p>
聊天也聊不了什么,大多都是聊之前聂天在这里怎么调皮,怎么不懂事,当然这些是说给上官亚男和萧瑶听的,上官亚男和萧瑶就是观众,聂天只是笑笑。然后又开始聊静心是怎么出家的?</p>
这个问题是上官亚男问的,因为上官亚男看她年纪不大,顶多20出头,这么年轻怎么就想不开出家了呢?还是遇到什么绝望之事,导致看破了红尘?不应该啊,这么年轻能有什么绝望之事?</p>
静心也不隐瞒,开始讲述她为何会出家。</p>
大概是十九年前,静心当时才两岁多一点,当时她不记事,是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妇人抱着她来这里烧香祈福,当时寺庙里的僧尼也没有太在意,只是后来有人注意到有个小女孩在寺庙里摇摇晃晃瞎走,这里看看,哪里望望,也不哭也不闹。</p>
众僧尼好奇,纷纷询问她叫什么名字呀?是在找你爸爸妈妈吗?当时的静心不说话,就大眼睛看这些僧侣。最后方丈师父来了,从她身上找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静心她母亲留下的。</p>
信里大概内容是说,家遭大火,烧光了所有的所有,全家人也都死于那场大火,娘家也没人了,活下来的就自己娘两,自己也因为那场大火毁了容貌,走哪儿都会把人吓跑,一个人不知道该怎么生活,感到了绝望,准备抱着孩子一起去死,却又不忍心孩子跟着自己去,一直在犹豫,也想过送去孤儿院,可孤儿院都是孤儿,那么多孩子当中,自己的孩子又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吗?巧遇路过这雾霞山,听到了晨钟暮鼓,就有了决定,让孩子出家吧,这个世界太多的苦难,让孩子就在这里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希望各位师父慈悲为怀收养她。</p>
当时方丈师父看了这封信后,念了一声“阿弥陀佛”。</p>
就这样,静心留了下来,从小跟着这些师父们诵经念佛,到了静心18岁的时候,方丈师父找过静心谈话,将当年那封信交给静心看,然后对静心说:“如今你已成年,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该是你自己下决定了,当初收养你的时候,你小不懂,也征求不了你的意见,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出家,让青灯古佛伴一生,而如今你能自己做主了,这个世界很大,你也需要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果你决定了,你就还俗下山去吧。”</p>
当时的静心考虑了两天,最后找到了方丈师父,说自己愿意出家。静心的理由是,外面的世界是大,却没有一个自己认识的人,自己下山去了,又该去哪儿?红尘是精彩,但也不过是一场梦,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的家就是这大悲寺,我已习惯了这里的晨钟暮鼓,愿意一生在这里修行。</p>
静心就这样18岁那年正式出家,当然别看她18岁才正式出家,但她对佛法的领悟比很多人都深,因为她是从小在这里长大,每天听着晨钟暮鼓,佛声更是耳濡目染,佛法已深入了她的骨髓。</p>
“原来你有这样的身世。”上官亚男很是同情的看着她。</p>
“静心姐姐,你跟我下山吧。。”</p>
萧瑶和上官亚男都愕然的看向他聂天,静心也是一怔,问:“跟你下山做什么?”</p>
“我没有别的意思,你不是说你外面的世界没有亲人了吗,但你要是不嫌弃,我就是你最亲的人,这里吃斋念佛,没意思,你还俗跟我下山,我带你去吃好吃的,见识这大千世界的各种奇异,然后你玩累了,吃够了,再回来出家就是了,不耽误你修行。”</p>
一旁的萧瑶无语,她笑着对聂天说:“说得这么简单,你以为过家家呢?出家人,很严肃的。”</p>
就在这时候,若尘在外面喊:“聂天,我们要走了,你们赶紧出来。”</p>
聂天啊了一声:“这么快呀?”</p>
转眼,大悲寺的寺门外,一清方丈等十几个僧尼,将聂云一家送了出来,这次聂云来,给大悲寺捐了一千万香火钱,其实聂云每年都会来这里捐点香火钱。</p>
聂云双手合十,面向一清方丈:“弟子告辞。”</p>
“无量寿佛。”一清方丈佛祝。</p>
聂天双手相叠,面朝方丈师父辞行,然后目光看向方丈师父身后的静心姐姐:“静心姐姐,你在考虑考虑。”</p>
“让人家考虑什么?”苏晴好奇的问儿子。</p>
“就是……”</p>
聂天正要说话,静心的声音就传来了:“佛说过,俗世红尘众生相,不过是一执念,一场梦,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在一个我佛慈悲,你之前落难我们寺,我照顾你,是我的修行,也是我的善缘,你不用挂在心上,所以你的好意我领了,随你下山看外面世界这事,我没有想过。”</p>
“静心姐姐你错了。”</p>
“哪儿错了?”静心问。</p>
方丈师父和众僧尼,以及上官亚男和萧瑶,乃至聂云一家人,都好奇的看着他聂天。苏晴则低声说:“天天,别没大没小,佛门圣地,可别胡说。”</p>
“我还没说,怎么就胡说了?”单手负后的聂天,看了一眼母亲,然后看向静心。</p>
“我虽不懂佛法,但我懂天地法则阴阳论,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从来都是相辅相成,而静心姐姐你,从小在这里长大,从没有下山去过外面的世界,或许对佛法有很深的了解,但你这不过是跟着前人的路依葫芦画瓢,什么叫一执念,什么又叫一场梦?这是你自己的路,得你自己走,就好比你们佛家常说的那句话,万缘放下,可是你从来没有经历,何言看透?不曾拿起,何言放下?相信这对静心姐姐你修行很有帮助。”</p>
聂天的话很有道理,让静心不说话了,就看着他。</p>
“静心姐姐你要不愿意随我下山去看看,我也不勉强,但静心姐姐,你如果有什么需要,联系我,外面的世界,我是你的亲人。”说完,聂天双手相叠,面朝静心躬身一礼:“告辞。”</p>
聂云一家下山去了。</p>
“南无阿弥陀佛。”方丈师父目送着聂云一家远去,侧头看了一眼身侧的静心,看到了她眼里那抹复杂,然后目光移开,看向下山去的聂云一家,开口:“静心。”</p>
身后的静心,双手合十,微微垂首:“方丈”</p>
“你愿意下山吗?”</p>
静心望了一眼方丈,轻轻摇头:“弟子……没想过。”</p>
方丈转过身来,看向她:“静心,你从小在寺里长大,你是该下山去历练看看,正如小聂施主所说,不曾经历,何言看透?你与他有这一段善缘,也是你的机缘,凡心万千,心轮静守,你的心已乱了,选个时间,自己下山去吧。”</p>
“方丈师叔……”静心抬头望着方丈。</p>
“阿弥陀佛。”一清师太领着众僧尼进寺了。</p>
寺门前就留下了静心一个人,她一言不发的望着山脚下。</p>
其实没有人知道,在聂天漫长的一生中,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僧尼,那就是静心,静心一直守护在聂天身边,犹如一盏明灯,以佛法给他指点迷津,劝他向善,可以说在聂天那开疆扩土波澜壮阔的征伐中,很多决定都或多或少受静心的影响,当然,这已是后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