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郁独自在房中踱步,不多时,便有下人轻敲房门。
于是太史郁便随着下人重新回到火房,此时那美妇人已经开始忙活,太史郁急忙上前仔细观看,就见妇人将一小包黑褐色的粉状物小心地倒入了竹筒之中,又拍开一坛封上不久的“太清阿”,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香甜之气弥漫开来,就见美妇人小心地将“太清阿”注入竹筒,而后下人又拿来三只手心大小的云雀,太史郁凑近观看,只见这三只云雀通体翠绿,眼下两个黑点,还没能太史郁再细细观察,美妇人便接过了云雀,直接放入竹筒,同时用木塞封口。
虽然只是三只小小的云雀,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活活溺死,太史郁还是有些不忍,此时美妇人说道。
“小郁,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追云翠雀,这小东西机警异常,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惶然逃走,你刚刚也看见了,这小东西浑身翠绿,隐藏在树林之中极难被发现,所以说想要抓住它们可真是要费一些气力,不过等你一会儿你尝过它的味道后就知道这其中的妙处了。”
太史郁听完嘿嘿一笑,说道。
“依小侄看,这道菜味道如何,这菜的本身只占两成,那八成还要看是谁做的,就以婶婶玄妙如斯的厨艺,就算是最普通的萝卜白菜也能烧出绝美的味道,与其说小侄期待这道菜,不如说小侄是在期待一尝婶婶高端的厨艺。”
美妇人听完婉儿一笑。
“你这小鬼真是……这嘴巴跟抹了蜜一样,说吧,有什么事情求我?”
太史郁一听急忙跪倒在地,说道。
“婶婶果然是慧眼如炬,小侄在这里确实是有一个不情之请,小侄一直也对厨艺之道深为喜爱,今日见婶婶做的这道‘太雀天极’用料之讲究、工艺之繁琐简直是闻所未闻,让小侄大开眼界,因此小侄斗胆请婶婶将这秘方告与小侄,还望婶婶能够成全。”
美妇人一笑,摆了摆手,吩咐下人道。
“行啦,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都下去吧。”
等清退了下人之后,美妇人缓缓将太史郁扶起,说道。
“既然咱们都拜入了老神仙的门下,那就都是一家人,这一家人之间还有什么秘密好藏的,你若是想学,我便教与你,只不过有一点你要注意,这密料虽然成分复杂,但也都是比较寻常的东西,并不难寻找,唯独这追云翠雀极为难觅,你若是想宴请他人时做这道菜,这追云翠雀一定要提前准备好。”
美妇人又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便开始口头传授密料的方子,所幸之前太史郁在厨房做了很长时间的帮厨,对密料中所提到了这些东西也都十分熟悉,说来也怪,对别的事情都不怎么开窍的太史郁唯独对这灶前灶后的事情很是敏感,美妇人仅仅说了一遍太史郁便全部记下,随后太史郁又当着美妇人的面复述了一遍。
此时才过了半个时辰,美妇人见时间还早,于是问道。
“小郁,你与我说实话,你学这道菜的目的是什么?绝不是单单为了一饱口福这么简单吧,我可是知道你师父已经将他的绝学‘风移’传授给你了,这‘风移’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辟谷,况且你是身负血海深仇,不可能花大量时间来研究厨艺,说吧,学这道菜是为了什么?”
太史郁想了想,说道。
“不瞒婶婶,起初我做帮厨完全是为了逃避任务,您可能不知道,我的仇家之一就是南梁的屠家堡,我为了打入屠家堡就加入了他们屠家堡的捕奴队,但是我这人从小就被教导做人要温良恭俭让,这捕奴的事情丧尽天良,我实在是干不下去,于是我便讨好我的上司,让他给我找了闲差,于是我阴差阳错就当了帮厨,我这人天生嘴笨腮拙,不善jiāo yǒu,又将脸弄成了这幅样子,因此很长时间内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交下,渐渐我发现在兴屠镇中有一伙儿人以‘饕友’自居,这些人身份复杂,出身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一些就是屠家堡的子弟,因此我就投其所好,苦练自己的厨艺,也开始恶补这方面的知识,还真别说,通过这个方式我还真是笼络了一批人,也套出了一些情报,因此今日见婶婶这道菜,就想着先跟随婶婶将这道菜学会,日后若是遇到有用之人,不妨就献出这道菜,定会一鸣惊人。”
太史郁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美妇人耐心听完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有的人以武会友,有的人则是以文会友,总之就是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爱好相当之人。至于你,选择进入吃客的圈子,而且还想以此来收买人心,只是这其中的方法……”
太史郁一听美妇人这意思似乎她对此也是颇有心得,于是急忙跪倒在地,恳求道。
“小侄初入此道,时常觉得空有一腔热情却无从下手,还望婶婶能指点一二,小侄感激不尽。”
美妇人摆了摆手,说道。
“也罢,我就与你说说这其中的奥妙,小郁,你可知道为什么吃这道‘太雀天极’事先要用文茶漱口,还要用小叶果木碳烤制?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这道菜增加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
太史郁有些不太理解。
美妇人接着说道。
“就好比高手决斗之前要沐浴更衣,反复擦拭兵刃,一方面是为了平心静气,另一方面就是要营造一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这样才能在比武之后让人津津乐道,毕竟观看比武的人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懂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图个热闹,如果两人上了台二话不说就开始拼杀,即使过程再精彩,也会很快让人忘记,越是高手越注重这种气氛的培养,就比如你师父与你二师叔这样级别的人物,他们如果打起来,没个千百招根本看不出上下,而且,也仅仅是能分出上下,想分出胜负基本是不可能,你想想,既然他们明知道分不出输赢,那为什么还要打?”
太史郁思索片刻,说道。
“这个……或许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比。”
美妇人轻轻一叹。
“傻孩子,真正的高手都是桀骜不逊的,天下根本没有什么能左右得了他们,我在这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以罗老神仙的三个徒弟为例,老神仙想击败他们可谓易如反掌,但想取他们师兄弟三人的性命则很是困难,每个人都暗自里留好了后路,你想想,连罗老神仙都取不了他们的性命,这天下又有谁能真正逼迫他们三人做事?没有。好了,再回到这个问题,既然分不出输赢,那为什么还要打?”
太史郁此时感觉脑袋有些疼,这美妇人的话中藏着机锋,让太史郁有些捉摸不透,太史郁也不想浪费时间瞎猜,于是急忙说道。
“小侄愚钝,还望婶婶明示。”
美妇人也不在意,接着说道。
“dá àn显而易见,为了台下的看客们,假如你师父真的和我们家阿诡打起来,那在这场比武之前,至少要在武林中传播一年的时间,这期间这二人会十分高调地拜访他们各自的好友,请他们到时候过来站脚助威,江湖上各个门派到时候也会纷纷派出弟子前去观战,就更不用说什么抬刀客、执剑人、公证人这类的人员,自然是要请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如果能请来那些早已归隐山林的名家那更是轰动武林,还是说他们二人,如果有一天你听说彭真与元诡要比武,还请了老神仙当公证人,你想不想来看看热闹?到了这个时候比武的输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将导致这场比武的矛盾公之于众,让大家自行判断对错,无论输赢,这恩怨就算是过去了,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以及气度。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他们一样的影响力,那些小门小派若是想要模仿,就只能等……”
太史郁听到这里才如梦初醒,不由得抢着说到。
“就只能等着每十二年一次的独龙池会武……可是婶婶,我一直以为这独龙池会武是个博名声的场所,强如我师傅他们,怎么会在意这区区的名望,他们应该是闲云野鹤、游历天下才对。”
美妇人一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头看着窗外,缓缓说道。
“傻孩子……这人的寿命终有尽头,纵有金山银山、成群的妻妾,死时也带不走分毫,唯独这名望,死后能传承下去,让人怀念,或是受人敬仰,这种yòu huò力是凡人无法抗拒的,也就只有像罗老神仙他们四人这样不死不灭的奇人以及飞升成仙的异士才能勘破这名望的yòu huò,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逍遥自在。”
太史郁静静听着,美妇人的话让他想起了刚刚结束的那场比武,确实,滑剑潭的那场比武早在半年前就闹得尽人皆知,自己身处小小的兴屠镇都听说了此事,现在想想确如美妇人所言。
这时,美妇人又说道。
“这厨艺之道也是如此,比如这道‘太雀天极’,制作它的所有要点我刚才都说过了,之后的那些花样你可以自己捉摸,比如这木炭,在咱们南梁,这小叶果木碳最为昂贵,因此我就选了它,如果到了北天十万山,就要属青菖城中的‘紫阳银碳’最为出名,你大可将选择它来代替果木碳,只要保持火候不变就好,甚至你可以在用餐前加一些别的环节来增加神秘感,但是切记不可乱用,若是一道普普通通的醋溜鲤鱼也要如此大费周章,就不免让人产生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感觉,所谓物极必反,正是这个道理。”
太史郁听完美妇人的话,跪倒在地,郑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嫂嫂这番话让小侄茅塞顿开,对小侄来说真是字字珠玑、受益匪浅,嫂嫂对小侄如此厚恩,小侄真是无以为报,请受小侄一拜。”
美妇人没想到太史郁会行如此大礼,急忙将他扶起,说道。
“我早就说过一家人之间不必这样,好了,你先回大厅陪你师父他们,我去取木炭,你让他们准备准备,这道‘太雀天极’马上就好。”
太史郁又拜了三拜,躬身退出火房。
美妇人的这番话对太史郁的启发确实很大,不仅解答了太史郁之前诸多的疑惑,也让太史郁前面的道路更加清晰,太史郁只觉浑身轻快,走路带风,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大厅。
而对于即将品尝的这道“太雀天极”,太史郁也是充满了好奇。
好耐好耐以前,有一个细路,有一天他得到了一盏神奇的灯,他用力摇晃了摇晃,突然灯中出现了一个灯神,后来……灯神因为细路打扰了它睡觉很是不爽,两拳就把细路砸成了肉泥。完。
——《十万个丧气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