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p>
大千世界因色彩的晕染而更显艳丽,无论是红妆素裹的静美,还是灯红酒绿的繁华。</p>
可能是过多的色彩和纷扰,愈发使得人心变得晦暗,也许只是岁月蒙尘罢了。</p>
按佛理所言,分为有sè jiè和无sè jiè,所谓的有sè jiè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色不单单指颜色,并同时指的是形态和**。</p>
形态和色彩将世界变得有趣,但也将**增升。</p>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辨识的是色彩,心灵辨识的则是世俗。</p>
正常情况下,我们肉眼看清晰的东西只有指甲片大小,而其他事物都是脑补而成,通过大脑折射,几经辗转最终才形成图像的影息。</p>
所以没有谁是可以看清楚世界的本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色彩。</p>
就像事物通常不是看似表面的如此简单。</p>
叶子之所以呈现绿色,并非它最喜爱绿色,而是最厌恶绿色。因为就物理的概念来谈,当不同颜色的光照射时,只有不能吸收的颜色才会被显现在物体的表面,从而使我们误以为叶子喜爱绿色。</p>
将复杂的事物从简,或是换个思维,再或是跳脱出来,一切就明朗了许多。</p>
当然不止是人,世间万物都有不同的视角。</p>
我曾经看过几幅图,马的世界是灰黑色并且特别的窄。苍蝇的世界则是很模糊,类似密密麻麻的网格。</p>
另外除了动物奇特的视角,还有一种视角也值得探讨。</p>
那就是色盲的世界。</p>
有些色盲的世界中,就只有灰色和白色,就像是五味杂陈少放了一剂重要的调味料。</p>
或许他们少了这些颜色,却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方式,没有杂乱的颜色迷惑心智。</p>
很久以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真的没有办法再让他们的世界多出一种颜色了吗,哪怕是一种。</p>
后来我发现在阳光下,你闭上眼睛,抬头,黑暗中,仿佛蜂拥着涌进数万只光的小精灵,那是一种很亮很暖的颜色,亮得想让人流泪。</p>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形容那种感觉,很奇妙。</p>
目前现实医学还无法根治这种疾病,我和科学怪人也曾探讨过。</p>
感知分为,眼耳口鼻舌身意识,都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p>
如果失去其中一种,那么其他的感知器官会变得格外敏感。</p>
上帝关上了一扇窗,会帮你打开另一扇窗,也许就是,xy=z,如果z不变,x减少,那么y就要相应增多。</p>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抱怨,因为通常都是善意的谎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p>
提到用眼睛看世界,就不得不提,海伦凯勒,当初拜读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对这个世界更是充满了新的认知。</p>
失去重要感官的她,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p>
书中写她学习水这个字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几度暴躁,想放弃,莎莉文老师握住她的手放在水流下面,清新透凉的水流缓缓从指间滑过,淌过手心冰凉又柔软,在她触碰到水的那一刻,开始变得平静,似是在享受着水流的洗涤,也许对她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感觉,同时她也领悟到水字更深层的含义。</p>
眼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p>
之前为了更加深入这个话题,我特地去了一趟盲人学院。</p>
他们那种淳朴和真诚的心深深打动了我,摸着盲文,绕有兴趣的样子非常可爱。这就是所说的,眼盲,心不盲吧。</p>
我和他们嬉戏打闹,充满了快乐。</p>
人与人之所以会存在隔阂,是因为用眼睛去看对方,而不是用心在看对方,信任感才会与日骤减。</p>
当不得不失去眼睛的他们,用心去贴近才能抚慰彼此。</p>
本期话题“色盲的世界”是一语双关的一种手法。</p>
探讨的不止是如何根治眼睛的疾病,也是探讨如何根治心灵的疾病。</p>
有一则禅心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姑娘爱慕上了一个和尚,她对和尚说,“你的眼睛是我见过最美的,澄澈明亮。”和尚思量了许久,将自己的眼睛挖了下来,并问“现在你还觉得我的眼睛美吗?”姑娘顿悟,并且最后出家了。</p>
这个故事,可能说的就是有sè jiè中,外在事物的本质吧。</p>
夜又深了,我思考着本期的话题沉沉地入睡。</p>
回到研究所,</p>
科学怪人取出人眼的**给我看,“如果要精确地画出人眼只需要几小时的时间。”</p>
我沉默不语,</p>
科学怪人紧接着取出人脑的**:“如果要精确地画出大脑的结构需要20年的时间。”</p>
我依旧不语,</p>
最后科学怪人问我:“如果要画出人心要多少时间?”</p>
我回答:“也许需要一个比时间多一秒的日子”</p>
“对,也许就是永远。”</p>
</p>
</p>
</p>
</p>
</p>
</p>
</p>
</p>
</p>
</p>






![被迫成为杰克苏的伪·杰克苏[快穿]](/cover/0/576/576s.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