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们开个录像厅吧,大彩电、录像机可以从友谊商店里买,录像带我让家里给寄过来,在学校西门租个房子,配上桌椅板凳肯定赚钱。”施美珠眼睛一转笑着说。
“对,我看这生意绝对能赚钱。”吕建军立刻附和说,刚才她们三个就倒腾服装的生意商议了半天,结果发现操作起来太麻烦,三人都在上学根本没时间跑生意。
“录像厅是个不错的注意,”吕建国点头认同说:“不过你们谁有时间天天熬夜守着?”
学院西门的录像厅一般中午开始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左右,而江城火车站,码头附近的录像厅基本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卖票、换录像带都需要人,通宵达旦不睡觉可不是几个女孩能干的活。
“那我们请两个人不就行了。”赵小玉说。
“请人也可以,但收钱的事怎么办?”吕建国说,这种小录像厅都是交钱进场,不存在卖票和对号入座,很难搞清楚观众的具体数量,很容易发生收费员少报观众人数tān wū票款的事,所以都是老板及家人负责收钱,不会轻易交给他人。
“那我们卖票行吗?”施美珠不甘心地问。
“问题是大家都习惯了不要票,收钱不开票观众也不会有意见,这一样留下tān wū的空子。”吕建国摇头说。
“那卖票对号入座呢?”吕建军不甘心。
“电视机屏幕太小,只能先到先得,大家也不会有怨言,如果搞对号入座反而麻烦。”吕建国笑着说:“另外我们不是本地人,通宵放映会产生扰民的问题,左右邻居闹起来麻烦得很。”
几个女生哪里见过这么复杂的事,顿时沉默下来,相互苦着脸一言不发。
“唉,那可怎么办呢?”赵小玉忍不住哀叹了一声,眼看赚钱的机会从面前溜走。
“哥,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吕建军坚信自己的哥哥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小驴子、你肯定有办法,我不管,反正这生意一定要做。”施美珠开始耍赖。
“办法有是有,但得花不少钱,可我现在已没钱了。今天买的这些东西主要是用来还人情的,接下来几个月得努力赚钱才行。”吕建国苦笑着说:“还有,施美珠你现在就要开始和家里联系找片源,我们得多准备点片子,diàn yǐng、电视剧,港台、欧美的都得准备足了。实在不行我去一趟南方。”
将几人送回家吕建国等天黑下来就开始挨家送礼:彩电分别送给了吕大河和吕永平,那时村里人有彩电的不多,有些家庭在黑白电视机的屏幕上盖一张彩色膜,勉强让图像有了颜色。空调送给了袁一山和丁作康,钢城福利好,彩电、录像机很多人家里都有了,空调却还不多见。江城可是著名的火炉,那个年代每到夏季天气预报只敢报三十九度,死活不上四十度,避免触发高温假,抓革命促生产是主旋律,广大劳动者休息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
白酒送给了吕大山、吕大河、吕永生,洋酒送给了袁一山和丁作康,香烟则五人各送了二条。
“哥,你这是穷大方,咱们自己家都没彩电看啊。”吕建军见送出去这么多好东西,辛辛苦苦干了半年,挣的钱基本都用来送礼了。
“傻mèi mèi,人家可是帮了大忙的,这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这不还给咱爷爷和老爸留了二瓶酒二条烟嘛。”吕建国对mèi mèi笑着说。
“我不管,那你说咱家何时能看上彩电?”吕建军只是渴望能看上彩电。
“这也快,再努努力,过年的时候就能看上了。”吕建国承诺道。
“建国,大棚搭好了,你过去看看吧,你爸他们几个在那守着哪。”李巧枝走进院子说。
“哥,我们一起去。”吕建军先跑了出去。
“妈,那我过去了。”吕建国说了一声跟了上去。
大棚蔬菜华国最有名的是鲁省瘦光地区,1989年三元朱的村支书王乐义带领村民冒着极大的风险砍掉田里的玉米,建了17个大棚种植蔬菜,幸好上天不负苦心人,当年冬天每棚收入达2万元,获得巨大的成功,1990年迅速扩大到5000棚,1991年则激增到25万棚。一跃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蔬菜基地,成为首都京城重要蔬菜的gòng yīng基地。
吕建国穿越前在京城远郊当了十年的快餐盒饭小老板,每到冬天大雪封山,蔬菜gòng yīng成了难题。当地农户大多选择进城打工,粮食蔬菜仅供自家需要,缺乏充足的货源。
盒饭怎么着也得有几个菜搭配着才行,光有大白菜肯定没人吃。被逼无奈吕建国不仅建了蔬菜大棚、小型养猪场,更投资建起了冷库收储蔬菜猪肉等以确保四季的gòng yīng。他专门到瘦光县学习了大棚种植技术,特意重金请来一个种植技师指导生产、除了蔬菜、还种草莓等一些水果。可惜那时王乐义已身处高位事务繁忙没机会见到。建立起完整的gòng yīng链,这保证了吕建国的盒饭事业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穿越过来后吕建国见钢城的饺子生意初步稳定下来就出资请南湾村村支书吕大山等主要村领导到鲁省瘦光县参观学习,终于见到了王乐义这位chuán qí人物,由于外省来学习的人还不多,王乐义抽出时间带领众人参观大棚并做了详细的介绍,吕建国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他进行了愉快地交流,尽管那时大棚技术还不成熟,但这种经历极大满足了吕建国的心愿,能与这位chuán qí英雄聊上几句这就足够了。
即使是穿越过来的,那种装逼、好为人师的事也绝对不能干。闷头赚钱才是王道。
回来后村领导积极支持吕建国搞蔬菜大棚种植,与他签了土地承包协议,由于资金有限第一批只建起了三个大棚。小老板有一个优势就是事必躬亲,为了节约和避免损失,吕建国对整个gòng yīng链各节点上的技术都做过详细地研究,根据自己的记忆吕建国采用了20年后的成熟方案,通过丁作康的关系找到车间制做了钢架和配件。不过在塑料膜上却遇到了麻烦,当时市面上没有符合要求的材料,需要到厂家专门订制,对方嫌量太小无法开工根本不理睬自己。没办法只能用现有产品将就一下,好在江城地处南方,气侯温和,对大棚的要求不象北方那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