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死后的第五年,公元前333年,河南洛阳人苏秦,在鬼谷子的博士班毕业,去秦国应聘,但秦王一想起当年商鞅在秦国的表现,对这外来应聘的人实在是不感冒,任他说破嘴皮,硬是不愿留任。推诿几句打发苏秦离开。苏秦此次应聘,花费成本不低,衣食费用、沿途车马、托人引荐,把父母给的一点盘缠花个精光。父母养儿不易,家里兄弟三人(苏历、苏代),节衣缩食就供了苏秦这么一个博士生,好不容易毕业,连个工作都找不下。回到家的苏秦,实在是不招人待见,大家看着这个满腹经纶的博士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准备靠啃老过日子,连老婆也不愿待见。
还是俩兄弟了解这个哥哥,好言安慰,鼓励他不要灰心。“有志者事竟成。”这苏秦也不是一般人,独自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闭门苦读,研判天下大势。还好洛阳是周天子脚下,虽已败落但各方消息还算灵通。两个弟弟帮他收集各方信息,有时也会同他聊聊国家大事,他们佩服哥哥的学问,但毕竟没见过世面,只盼哥哥能闯出一片天下。苏秦感觉鬼老师的学问深刻,自己没有深入了解,以前的皮毛脱离实际。如今了解了天下大势,每日里重新研究鬼老师的学问,根据国际形势,写出博士论文。时间紧迫,家人紧逼,毕竟坐着啃老的日子实在难过,妻子跟着他在家rén miàn前也难以抬头。但那博士论文也不是须臾间就能写完,为了抓紧时间,他拿了一把锥子放在面前,每天强迫自己睡觉时间不能超过5个小时,一打瞌睡就把自己扎醒。比现如今高考冲刺还要紧迫,毕竟时不我待。
一年以后,论文完成,在俩兄弟的资助下外出谋职。由于准备充分,选择得当,此次一炮打红。去燕国应聘,虽然也花了些功夫,毕竟博得燕国宰相高位,车马衣帛、金银珠宝、随从侍卫一应俱全。燕王委托苏秦去联合六国,有了燕王这个金主的支持,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六国相位纳入囊中。真个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差路过家乡,不光家人,连周天子也感震惊。自己辖下如此高人,有眼无珠不知任用,悔之莫及,亲自安排出门相迎。父母妻子感觉变化太快,原来在家啃老的大儿,如今竟挂六国相印,富贵绕身,权倾天下。他们怎么也难以相信学问的力量竟有这般强大。贪恋二亩薄田,哪有今日富贵。苏秦自是不忘兄弟之情,带着苏历、苏代一同驰骋天下。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苏秦合纵六国成功,心内毕竟难安,六国之间的君王,毕竟重重,一招不慎将会前功尽弃,从头再来。自己的成功也是因为有强秦压境,六国勉以为之,一旦秦国有变,自己的合纵之策势必瞬间瓦解。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张仪。
魏国人(河南开封)张仪,与苏秦同在鬼老师的博士班毕业,毕业以后各奔东西,张仪到楚国求职。有一次跟楚国宰相吃饭,不知是谁偷了宰相一块玉璧。有人不喜欢张仪这个穷光蛋成天叨叨,诬陷他偷了玉璧。众人一看这个无权无势的外来户,摁住张仪打了他几百竹板。张仪硬是没有承认,只好放了他。跟着张仪流浪在外的妻子,又可怜又生气,看你成天叨叨,落得这般下场。张仪嘿嘿一笑,问妻子我的舌头丢了没有,妻子说你那条破舌头谁会稀罕,猪舌头还能拌盘凉菜,你的舌头只能给你招来祸害。张仪只说舌头在就有前途。
此时苏秦得知自己的师兄境况不好,暗暗派人前来指点。告诉张仪你的同学苏秦将要身挂六国相印,你不如前去投靠,何必在此遭罪,他正在赵国掌权。张仪落得如此狼狈,楚国是待不下去了,就跟着妻子奔赵国而来。到了赵国,张仪把自己的名片让门卫给递上去,说是要找苏秦,谁知门卫死活不给通报。你说让他打个diàn huà给苏秦也好,但门卫死活不让。等了几天,都没见着苏秦人影,灰心丧气。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人说苏秦知道他来了,叫他前去觐见。张仪暗喜,还是老同学讲交情,这下估计会谋得一官半职,在赵国落脚。哪知见了苏秦,苏秦一顿数落埋怨,外加讽刺挖苦。说是你当年不是班上第一么,怎么混的如此狼狈,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竟然说你偷了楚相的玉璧,真是窝囊。我本准备前去楚国,楚相要是知道你是我同学,肯定会看不起我。你还是走吧,我这里留不得你。
张仪出来后肝胆俱裂、心灰意冷,真真知道什么叫世态炎凉。妻子一听也是义愤填膺,直骂苏秦八辈祖宗。张仪发誓定要超过苏秦,与他作对,挖他墙角。张仪借酒浇愁,在酒桌上与一外人倾诉苦衷,这人指点张仪,说是苏秦合纵六国,先生何不去秦国发起连横,找机会报复苏秦,让他不能风头占尽。正合张仪心意,苦于没有盘缠。这位先生愿意资助张仪,让他去秦国一试。张仪说走就走,打起铺盖望秦国而去。
张仪到了秦国,秦王赢驷正在听属下汇报,苏秦合纵了六国,威胁到了秦国的存在。正在想办法对付的时候,有人引张仪来见。张仪一番宏论,托出自己的连横之策,秦王给张仪点了好几个赞。留张仪在秦国为官,施行连横政策。这时张仪想到资助自己盘缠的好人,想要回报他。找见一说,方知是自己的同学苏秦安排了这一切,张仪恍然大悟。为了报答同学,张仪发誓只要自己在秦国一天,就绝不攻打赵国,破坏同学的合纵之策。
直到公元前319年,也就是苏秦施行合纵的12年之后,苏秦受到燕国怀疑,到齐国逃难。遭到齐国大臣的嫉妒,他们暗暗使人刺杀了苏秦。苏秦在与齐宣王谈事出来的时候,遭到刺客刺杀,将死之际,苏秦告诉宣王,我死之后,请大王割下我的脑袋,宣布我是燕国间谍,刺客杀我有功,请他前来领赏。齐王照办,果然抓住了凶手,斩杀于市,为苏秦报仇。
公元前311年,苏秦死后8年。张仪方才游走六国,彻底地摧毁了合纵政策,此时据苏秦合纵开始已过了20年,20年间张仪只是引导秦国跟魏国玩着相互攻打的游戏,从来没有打过赵国的主意,保护了苏秦的合纵战线,兑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但张仪运气也不太好,正当他破除合纵,兴高采烈回国向赢驷报功时,未到咸阳,赢驷一病而死,儿子赢荡继位。嬴荡当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群臣看张仪失去靠山,纷纷向嬴荡诋毁张仪。各国听到消息,放弃了连横,重新建立联盟。
张仪也知道自己即将重蹈商鞅的覆辙,建议秦王允许自己回故国魏国为相,暗中帮助秦国。秦王也不愿张仪在他眼鼻子底下晃悠,毕竟张仪没有商鞅那么张扬,为秦国立功不少。顺水推舟,放张仪去了魏国。张仪在魏国一年以后,病死故乡。
苏秦与张仪这两个同学,游走于七国之间,执权柄而定天下。正如明代高启所言“二子全操七国权,朝谈合纵暮衡连”。苏秦张仪起于布衣,靠游说君王登宰相高位。苏秦激张仪到秦国连横,虽是为巩固自己的合纵阵营,但张仪若没有苏秦的合纵,秦国也不会采纳张仪的连横。真正是珠联璧合,荣辱与共。就像生物学上的共生系统一样,紧密互利,不可分割。尤其不像他们的同门师兄孙膑、庞涓,互相伤害,鱼死网破。不知鬼老师知道了自己这四个高徒所为,作何感想?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荣耀钩沉——历史与我何干》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荣耀钩沉——历史与我何干》 苏秦与张仪——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荣耀钩沉——历史与我何干》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荣耀钩沉——历史与我何干》 苏秦与张仪——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综]男神太完美](/cover/69/69856/69856s.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