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中军大帐派人来通知赵子良前去参加军议,赵子良拿了头盔戴上,整理好盔甲、披风之后立即赶到中军大帐。
“大斗军使赵子良将军到”随着大帐前一个小校高声唱诺,赵子良高大的身影步入了大帐内。
主位上王倕,好说”
王倕又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留着花白长须的老将介绍道:“这位是甘州刺史、建康军使元魁将军”
建康军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将军王孝杰于证圣元年695年所建,驻扎在甘州西北一百九十里处的骆驼城。
赵子良对元魁拱手道:“元魁老将军,久仰您的威名了”
岂知元魁大笑:“哈哈哈老夫一听你这话就知道是言不由衷,老夫来甘州上任的时间不长,此前也没什么大的战功,哪有什么威名哦,抬举了,抬举了”
赵子良也笑道:“老将军是个实在人,子良佩服”
王倕又介绍另一个将领,此人生得高大威猛,身形高大壮硕之程度虽然比不上赵子良,却在此时已经是少有的高大之人。
“这是肃州刺史、玉门军使曹裕将军”
赵子良拱手道:“曹将军,幸会”
曹裕显然不是一个善于言词之人,他拱手还礼,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这是赤水军使杨敬述”
赤水军是河西境内最大的一个军,兵马相较其他各军都要强大得多,它就在凉州城郊,因附近有赤泉而得名。
杨敬述是一个诗人,诗人领兵当任一军主将,可见赤水军的战斗力也不见得能够强到哪里去,不过上次能够话。
晋昌太守、墨离军使乐庭寰放下酒碗向王倕问道:“大人,不知我等要在此地停留多久,何日启程发兵水渠弯”
王倕闻言放下小刀笑道:“看来乐大人急着想要给吐蕃军一些颜色看看,有些等不急了,哈哈诸位不必心急,本官已经派人去打探过了,吐蕃军在水渠弯屯兵了三千人马,现如今驻防水渠弯的是西吐谷浑王子悉弄参,这几个月,悉弄参组织兵力在水渠弯修筑了一座城,城不高,只有三丈高,长一里半,宽一里。不过这城恰好堵在通往祁连山以南的一条山间小道口,地势比较险峻,攻城于我军极为不利,好在吐蕃人和吐谷浑人的筑城能力不行,这城筑得不是很牢固算了,今日本官召集诸位在这里吃肉饮酒,只为叙旧,另外让各位互相认识一番,不为其他。来来来,诸位一起喝一碗”
王倕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在这河西之地久了,在军中呆的时间长了,也深受影响,变得颇为好爽,其他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们在喝酒方面也是来者不拒,纷纷端起酒碗张口就喝,豪气尽显。
这座大帐内基本上聚集了河西所有军政大员,这一晚,这些河西军政大员们在这座大帐内个个都喝得满脸通红,酒气熏天,全都喝高了,就连节度使王倕和赵子良也不例外,这些人喝醉之后的好处就是之前的生疏感全然不见,这场酒喝到最后,这些军政大员们一个个都互相称兄道弟,关系铁得不得了。
看到这种情况,赵子良也不得不佩服王倕的手段,仅仅只靠一场酒席就把这些原本没有见过几面,互相都不熟悉,甚至都不认识的河西各地军政大员们拧成了一股绳,这种手段可不是一般人用得出来的。
次日上午,王倕下令大军启程向水渠弯出发,只不过一天的路程,河西大军就抵达了水渠弯,在悉弄参筑造的城池外安营扎寨。
王倕是一个文官出身,他是一个谨慎之人,就算只是攻打这不到三千人驻防的水渠弯,而且城墙还高只有三丈的小城,他也下令各军严格部署营地防御措施,防止悉弄参率军夜袭。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