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这一觉睡到了黄昏时分,刚刚起来,王难得就派人过来告诉他犒赏、庆功酒宴已经准备好了,数千将士已经在城南空地上集结,赵子良立即带着扈从们赶过去。
军队的庆功宴席当然不能像平常一样大摆筵席,人数太多,也没有那么多桌椅板凳,做好饭食之后,兵士们排着队轮流向伙夫们领取酒菜饭食,有白面馒头、有面食、有肉食、有酒,各人领了这些东西只有自己找位置食用,或几个人凑在一起,或十几个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普通兵士们只能这么干,不过将校军官们的待遇又有不同了,军队是有着森严的上下等级区别的,一般的伙长、队正比普通兵士们的待遇高一些,几个人有一张小桌子、有板凳坐,酒肉管够。
校尉以上的待遇又高一些,桌子上摆着的都是好酒好肉,还有专门的兵士上菜上酒。
整个营地上都是闹哄哄的,伙夫们把桌子摆成一长条,上面堆满了装着饭食酒肉的框子,旁边一趟趟美酒堆成小山一样高,这些美酒都是从城内富户当中买来,还有从吐蕃军手里缴获的。
赵子良到来的时候,所有兵士们就领完了酒肉饭菜,将领们也都已经在一张张桌子旁就坐,看到赵子良策马奔来,所有将校兵士们都起身下拜:“恭迎将军”
经过这一战,赵子良在大斗军彻底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所有将校兵士们的认同,在军队中,作为一个将军,能打仗、会打仗、能打胜仗的将军才能被将士们认可和追随,跟着这样的将军,将士们活命的机会大大增加,能活着,谁不愿意死,这是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如果将军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对待、绝不徇私,会让全军将士敬畏有加,再更进一步,如果将军能够爱兵如子、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就会被将士们拥戴
赵子良走到一个已经搭起的高台上,一些主要的将校们都在这里,他来到台前抬手高声道:“将士们请起”
“哗啦哗啦”所有将士们起身,身上的盔甲甲叶摩擦得哗啦作响。
赵子良对着所有将士高声道:“自古以来有四种关系感情最深,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开过裆的、一起嫖过娼的而一起扛过枪的排在第一位,就是指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后背交给袍泽,没有任何条件的信任这种亲情关系胜过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如今我们还活着,而那些为我们掩护后背的战友们、弟兄们,他们永远地死去拿酒来”
一大坛子酒被拍开泥封,清澈的酒水倒进瓷碗当中被一个托盘端了过来,赵子良接过一碗酒高举头道:“为夫要带兵出征了,多则半月,少则三五日就回,你在家中别当心,小心点,保护好肚里的孩儿”。
“嗯”聂三娘轻声答应,把头埋在赵子良胸前,静静地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出征在外,一定要小心,不可逞强,奴家和肚里的孩儿还等你回来”。
“放心放心,好了让他们来给我披挂吧”
几个扈从被叫进来给赵子良穿上盔甲、戴上头盔,穿戴完毕,赵子良携聂三娘走向大门,聂三娘对跟在后面的努尔招了招手,努尔跟上来问道:“主母”
聂三娘对赵子良道:“夫君,如今城内已经安全了,留下十个扈从看家就行,让努尔跟你一起去,你们俩一起也有一个照应”。
赵子良知道聂三娘担心他的安危,于是答应:“好,努尔,你去准备一下,我们在大门口等你”。
“是,主人”
两人走到大门口,扈从们骑着马已经在门口排着整齐的队形等待多时了,乌力马和金钉枣阳槊已经被扈从们准备好。
两人说一会话,努尔就扛着厚重的钢铁堡垒战甲和巨斧走了过来,一辆马车被赶过来,他的战甲和巨大的斧头就放在马车上,扈从们给他安排了三匹战马在路上轮流更换骑乘,否则一匹两匹战马根本载不动他沉重的身体。
当天边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候,赵子良带着努尔和四十名扈从抵达了南门瓮城,两千名骑兵和四千匹战马早已经等在这里,按照赵子良的要求,给每个骑兵配备两匹战马,在高速行军途中进行轮换,为的就是获得高速机动力和快速行军能力。
没有任何的动员,赵子良直接挥手下令出发,城门缓缓打开,大军徐徐出城消失在黎明的夜色之中。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