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秦是个无神论者,在他接触修仙这个行当之前,他是这么认为的。
所谓无神,即唯物主义强大的理论战士。在任何没有证据的传说面前,都一直强调捕风捉影不足信的思维逻辑因果关系。
虽然这种理论在庄秦成长的大部分过程中都形同虚设。
但常年坚持下来的制式教育还是非常有效地把庄秦矫正为一个忠实的马列主义拥护者。
修士能飞天遁地长生不老,吞吐乾坤,如果放到大部分凡人眼中,这是不可想象的。但庄秦却一直把这行当当一门学问来看,毕竟只有亲身体验后,才明白,所谓的修仙并非万能神奇,只是相对而言晦涩难懂。
如同计算机编程,晶体管上两极明灭不断充斥着正负不同的对比。
一到十不断轮回增长的计算观念,倘若是对数学数字完全一窍不通的人,看了只能摇头,甚至一些人把网络工程师当作变态来看待,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而高等数学之中,繁杂的公式和各类不同的压缩式方程式在外行看起来也是如同天书一般,必须要有大量的相关基础知识积累才能看懂。
那么,修仙呢?地球上那么多修炼典籍,就真的没有人能看得懂么?
当然不是,事实上,地球上的修炼典籍的确是多,多到让人难以想象在地球灵气充沛的那个时代,究竟有一群怎么样的仙人。
但天地衰败后,进入末法时代,不论有怎样的传承,留存到了那个时候,也再难以印证修行,这是地球最终消失掉了所有修仙者的最根本原因。
要说生在那样一个时代,又深陷马列主义教导,庄秦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踏上这么一条路的。但是无独有偶,庄秦属于那种自打小就不太爱呆在学校里同那些小盆友们一起学习先进的社会主义知识的类型。
倒不是说庄秦人懒人笨,至少学业是有轻轻松松完成过的,只是每一样都老老实实订在标准值往上一点的安全程度。好在庄秦的父母并非那种严格要求子女的父母,庄秦学校里过得去,成绩能看,也不算特别捣乱,对于一个家境优越的普通家庭,还真就算省心了。
因此,在庄秦度过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里,父母基本上处于缺席状态。可这熊孩子也不哭不闹,更没有任何不满。于是,尽管在外人看来庄秦的人生家境圆满和谐美满,却包括他的亲人在内,没有一个人对他真正有所了解。
庄秦可能稍微有点孤独症的特征,至少他的健康医生这么提醒过他。很可笑,这样的事情居然是一个平日里不怎么打交道的顾问医生发现的。
于是,庄秦独自一人的生活就愈发的变本加厉。
这一点,直到他的父母在他二十岁生日那天因为生意失败彻底人间蒸发开始,彻底放纵。
那天,在宿舍里打游戏的庄秦被jǐng chá叫出去,说是有派出所民警找到了他,向他调查他父母的情况,鉴于庄秦已经成年且是他们父母唯一的直系亲属,派出所的人告诉了他真实的情况。
要说有没有担心父母?这样的情绪庄秦肯定是有过的,但是也不多,大概来举例的话,就是会占据当时他心里其它事情的位置,但却也不足以驱动他去寻找,去主动改变什么。
你出生时,命运赋予了你血缘亲人,现在,命运又收走了他们,包括你随之而来的一切。
失去了父母经济保障的庄秦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打零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开始接触更多的人,直到有一天,他在他负责家教的一个学生那里看到了一本书。
“山海抄?”
庄秦只听说过成书于战国之前的地理志异《山海经》,却不曾见过这山海抄。
这算什么?测试版的山海经?还是手抄本?
起初,庄秦没有在意,据自己学生介绍,这是他父亲从古董市场淘来的。
不过凡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汉代前,是没有纸的。
因此至少可以确定这会是和《山海经》同一时代的抄本。
“即便是在汉代,也是多锦帛竹简,不太可能会用纸张来留下,难道是后面的朝代的?”
本来《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就不够确定,如果是后面几个朝代的抄本,那价值就不会太高了。
从材质上来看的话,是质地非常高的生宣,但又有点不太像,尽管纸质泛黄,却也坚韧。
“怕不是买到赝品了吧?”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庄秦还是稍微打开了这《山海抄》。
让他感觉意外的是,这山海经上所记录的文字信息,居然是象形文字。虽说是象形文字,但也并非皆然,其中还是夹杂了一些其它文字的。
有些类似于蝌蚪文,这些蝌蚪文在庄秦看来,非常刺眼。
很快,因为一些意外的偶然,庄秦发现,似乎这些夹杂其中的蝌蚪文,只有自己能分辨出来。
毕竟对象形文字的了解很有限,庄秦并不以为然,而大部分人也皆然这么觉得。只是逐渐的,庄秦感觉,自己对那样的蝌蚪文的渴望愈发强烈起来,生活中,他甚至不自觉的会将一些生活中的景物同那上面的某个蝌蚪文符号对应起来。
这样的共鸣越发让他躁动不安。
为了填满这种求知欲,他在空余时间中查阅翻找了许多有关于这种蝌蚪文的记录,让他惊奇的是,居然真的发现不少。
只是这些蝌蚪文大多存在于典藏孤本或者礼器山壁之上。
渐渐的,随着庄秦对这些文字的理解越发深厚,他发现自己竟然不自觉的拥有了一些特殊的能力。
而通过对这样的蝌蚪文不断解析整理,他骇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