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易城的危机已经比较严重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人口过多,耕地过少。米粮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来自安南的支援和交易。易城的酒和铁器已经打出了一定名堂,造船方面也逐步崭露头角,但想要支持六万多人的补给依然是不现实的。
战争!终于到了易城需要主动寻求一场战争!用易城的剑为易城的犁取得土地,为易城人民取得每天的米粮!就在这时,张世杰率领的先锋军已经在洋浦登陆,可他们要面对的不是元军和黎军的进攻,而是……什么都没有。这个地方从沙滩走上高坡就是一马平川,有树有草有动物,就是没有人。
“咦?那些黎民呢?”郑利一脸懵逼。上次他们登岸的时候,附近还有大量本地黎民的戒卫,如今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张世杰派了几个哨兵继续往前探索,只见黎民们开垦的水田郁郁青青,收成应是极佳的。但还是没见到一个人。
如此古怪的场景让张世杰心里越来越没底了。他知道此地一定出了变故,却不知道到底怎么了。迁走了?被杀了?或者被人抓走了?所以张老枢密选择了一个极为保守的位置建立防御工事。
等民夫们也跟过来,众士兵们轮流警戒保护他们修建工事。如今这些经历过战阵的民夫是整个易城最宝贵的战争财富之一,他们可以在距离战阵厮杀几丈远的地方安心修筑工事,一旦敌人冲过来还能提枪搏杀几下。这群人已经用安南战争中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战斗工兵。也正式进入脱产训练部队的行列。
工兵们沿着警戒线内侧画了一个背对悬崖的半圈,每隔几步用石头压着一根细线,把整个圈标示出来。随后整整一船黄麻袋子从海滩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工兵们也不用太多指挥,营垒修建方式是在上船之前就已经定好的。站在圈的外侧两两合作一人手持麻袋,另一人用铁锹不断挖着壕沟,把挖出来的土填进袋子里。而那手持袋子的人每装满一个,就用将穿在袋口下面的绳索两头用力一拉,打一个死结,垒在那条细线附近。里里外外垒起来,也就一个时辰的功夫,营垒外侧的工事就搭好了,几百个装满土的袋子垒在那里,最底下一层是六个袋子,到最上面一层只有两个,这斜坡是外侧陡里侧缓的,而且顶层是一个凸起接着一个凹陷,方便士兵们从凹处伸枪出去。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黄麻堆。
由于远程wǔ qì匮乏,易城士兵仍然以枪兵为主,大规模的、训练有素的长枪阵在冷兵器时代正面对捍能力是极强的,只有重骑兵和gōng nǔ可以对他们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赵昺在尝试用工兵配合他们的行动。
这简易营寨还是留出一个半高缺口的,方便人进出。建立好工事以后,张世杰才派出一半部队以班为分组向黎人的侗寨探索。几组士兵脚步声都很小,悄无声息地包围了这座靠着小山而建的侗寨。领头的郑利一挥手,众人一拥而上踏入侗寨。只见地上有几具尸体,还有不少血迹和兵器痕迹。很明显这里是有过大规模厮杀的。那几具尸体有穿黎人传统服饰的,也有穿汉人衣服的,还有一具元人尸体。郑利心中一喜,看起来这座侗寨是跟元人交过手。
就在他们慢慢向后山探索时,山里一阵尖锐的笛声响起。只见山里草木掩映之下,不少黎人冒头出来,wǔ qì参差不齐。有人拿着弓箭,有人拿着长矛,甚至还有不少少年手持着木棍虎视眈眈。
双方对峙良久,一个中年黎人用怪怪的语调朝下面喊话:“你们是什么人?”
郑利赶紧答话道:“我们是宋人!前些时日来过的!我们是来杀元人的!“随着郑利的视线望过去,那些黎人虽然仍未放松戒备,但明显看得出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你们这点人能杀元狗?那些元狗wǔ qì精良,约莫整个岛上有不下五千人!”
“我们大队人马在后面呢!渡海过来的!总共十万多人!第一批先锋就有五千多人了!”郑利见对方无意与自己交战,故意夸大了己方部队的数量,只听到山上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他们知道如今元人带着谢有奎那帮狗腿子烧杀抢掠,如今整个岛上的黎民青壮加一起估计都没有十万人。
那个中年黎民头领从山路缓缓走下来。旁边的黎人都出声劝阻:“侗主莫要过去!那个赵与珞就是绑架各侗的侗主逼着我们从军的!”可那侗主仍是不听劝阻,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一步步走下来。
“在下是此地侗主王镇宇,拜见将军。”只见他神色坦然,寻常人被刀刃加身时的忐忑神色,在他身上却一点也找不到。“既然天军降临,必然是要与蒙人厮杀一场了。我侗共八百六十三人,自愿奉出村中所有米粮和锦缎,只求将军手下留情,莫要入我侗的后山。”
郑利也是听过张世杰讲历史的人,便嘿然一笑:“你跟赵宣抚是不是也这么说的?”
王镇宇苦笑了一下:“这倒不是。当时赵宣抚调任琼州已经有段日子了,治政清明,是个好官。他叫我等前去琼州,岂能不去?结果也不知赵宣抚信了谁,说我们黎人不想跟元军硬碰硬了,因此把我等软禁在营中,逼迫族人从军出战。”
“那你们当时怎么想的呢?有多少人愿意抗元?”郑利又问道。一边说着一边打了个手势,示意士卒去给张世杰报信。
“当时……除了谢有奎应该是没人想打了。都觉得元军势大,守不住的。”王镇宇再次苦笑。
郑利如今听明白了个大概,当初赵与珞带着宋军和黎民在白沙集阻击元军登陆,但这些黎人因为元军势大,不想打了。当时赵与珞大概是已经知道小朝廷崖山战败,心一横就把这些侗主软禁在营里,逼着黎人参军出战。结果黎人中有不少被元军收买了,导致赵与珞兵败被俘,惨遭车裂。
“可现在谢有奎跟着元军吃香的喝辣的,你们过得倒惨。”郑利能理解这些侗主的选择。可这是国仇家恨,对方既然与元军合作杀了宋人,那就不可能原谅的。既然选择了投降,就要付出代价。“我看山下村子里,你们应该是跟元人打了一场,然后逃上山来等死的罢?”
这时王镇宇却没有说话,只是默然点点头。
“叫你的人下来吧,省的我们放火烧山。你们这座后山太小,那些元人来了必然也是直接围定了放火烧山的,没人跟你们拼性命的。“郑利的话语直接而残酷,却是事实。他当初也是跟着刘双林一起听讲的,兵法上的东西懂得不少。
王镇宇面色颓然,还是点头称是,随后便返山招呼族人去了。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我觉得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我觉得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 第二十二章,侗主王镇宇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我觉得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我觉得大宋还可以抢救一下》 第二十二章,侗主王镇宇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