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正怒气冲冲要杀高升,余凡却开口阻止。
“余太守,此人冥顽不灵,死有余辜……”皇甫嵩怒气未消。
“皇甫将军息怒,此人还有些作用,待下官审问后再行处置……”余凡下定决心,对皇甫嵩说道。
“既然余太守开口,此贼也是赵都尉抓获,此事就交由余太守来bàn lǐ……”皇甫嵩平了平怒气,给了余凡面子。
“多谢皇甫将军……”余凡对皇甫嵩一礼。
虽然高升破坏了气氛,但是讨伐黄巾为重。将高升押下去后,余凡与皇甫嵩、乔瑁商议起东郡黄巾战事,但此时东武阳卜巳拥兵三万,而联军损失数千人,实在难以对付,三人商议了一阵,毫无头绪,便各自返回城外营寨。
“将贼将高升带上来……”回到营寨的余凡赶紧吩咐道。
“主公,贼将高升带到……”两名小兵将高升押了上来。
这是余凡有印象的为数不多的黄巾将领之一,在演义中被张飞杀掉。这些黄巾,很多都是被蛊惑的,余凡也想试试能否将他们收为己用。
“快给高将军松绑……高将军请坐……”余凡既然想收高升,自然有礼贤下士之心。
“多谢余太守……素闻余太守仁义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高升见余凡对自己客气,也不再执拗。
“哈哈……那都是乡亲们谬赞,余某也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余凡哈哈一笑。
“余太守聚义庄救助穷苦百姓,世人颂赞,但为何要投身朝廷,沦为鹰犬?”高升不解问道。
“朝廷虽暗弱,但你等黄巾所为,烧杀抢掠,难道就是正途?我余凡虽为太守,但在我治下,必然是清平之世,何来鹰犬之说?”余凡心里一笑,居然来游说我?
“余太守……我……”高升顿时脸红,黄巾所作所为他也看在眼里,一旦破城,便是烧杀抢掠,与匪徒无异,而余凡所为坦荡,无话可说。
“高将军,正所谓迷途知返,何不加入我军为民效力……黄巾道已然入魔,并非正途,难道高将军还要与黄巾道继续为非作歹?”余凡见高升脸红,继续说道。
“败军之将,哪里值得余太守拉拢……”高升羞愧。
“哈哈,高兄弟何出此言,你我都为天下穷苦百姓而战,有何区别?胜败乃兵家常事,高兄弟更不用挂怀……”余凡一听高升口气渐软,顿时大喜。
“承蒙余太守不弃,我愿投身余太守麾下,奉余太守为主……”高升也是血气的汉子,余凡仁义,为民效力,也是他平生所愿,便降了。
“哈哈……有高兄弟相助,我军又添大将……就先在我帐下任兵曹从事一职,与胡车儿统领步卒。”高升武力不俗,与胡车儿相比估计也差不了多少,倒也是一大收获。
“主公,只称呼我姓名便可,且不可再叫高兄弟……”高升拜道。
“高……升,请坐……我等还需细细商议东郡黄巾战事……”余凡请高升上坐,向高升问起东郡黄巾的情况。
“主公,据我所知,东郡仅有东武阳处军师卜巳带领的三万黄巾驻扎,意图南下,卫国县的黄巾军正是卜巳派遣的前锋部队,由于渠帅战死,队伍又被阻于黄河,地公将军便派我来助战……至于其他地方,并无大股的黄巾……”高升既然投降,自然知无不言。
“嗯……现在冀州张角、张梁和张宝处黄巾情况如何?”余凡问清楚东郡的情况,马上又问起冀州的情况,高升从冀州被派遣过来,必然清楚冀州黄巾情况。
“主公……那无谋董卓接替了卢植,讨伐冀州,却放弃合围广宗,转而进攻下曲阳,被天公……被张角三兄弟乘机大胜一场,现在广宗张角、张梁和张宝麾下黄巾近十万,那董卓只剩一万余兵马,吓得不敢轻举妄动……”高升对冀州情况相熟,说道。
“嗯,此事我已了解……高升,你随我前往皇甫将军营寨细细商议……”余凡知道,这董卓讨伐冀州黄巾注定无功而返,之后他可能要与皇甫嵩继续前往冀州平定黄巾,所以他必须前往皇甫嵩处与皇甫嵩商议一番。
待余凡和高升赶到皇甫嵩营寨,与皇甫嵩细细商议了起来,有高升这个黄巾“内奸”,东郡和冀州目前的黄巾分布情况都十分清楚。
“余太守,你且先回营,待明日整备军队后,我等再发兵东武阳,探探敌人虚实……”皇甫嵩老成持重。
“嗯……好,明日待探过敌军虚实再议……”余凡想了想,现在谈计策还为时过早,他们仅剩不足一万兵马,三万黄巾足以让他们谨慎对待。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余凡便召集赵云、典韦、胡车儿、高升开始整备军马,皇甫嵩、乔瑁也开始准备,整备完毕后便兵发东武阳。
“主公,我新加入主公麾下,未有寸功,正想报答主公知遇之恩……昨日一夜想到一计,可破东武阳黄巾……”高升突然向正在检查马鞍的余凡说道。
“嗯?你有何妙计?”余凡也很好奇,这高升能有什么妙计。
“此乃反间计……我可逃回东武阳城,诈称趁乱逃脱,敌军必然不会怀疑,到时候里应外合,一战可胜……”高升兴奋的说道。
“此事危险……如果黄巾察觉,必然会杀掉你……”余凡犹豫未决,而且他也怕高升去而不返,给自己添一大敌。
“主公……虽然此事危险,但好过蛮力攻城。而且能为主公效力,我死而无憾……”高升拜道。
“此事待我等试探过黄巾虚实再议……如果攻城不成,再用这计策……”余凡想了想,还是先试过黄巾虚实再说。
“是,全凭主公差遣……”高升明白余凡的想法,不再多说。
“做戏做全套,还得委屈一下你……”于是余凡命令士兵再将高升捆绑了起来,如果攻城不顺利,这反间计作为第二方案使用也可行。
皇甫嵩、乔瑁、余凡三人的联军准备完毕后,近万人浩浩荡荡向北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