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片会场,此时极为的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靳长歌身上。
    “其实绘画是有一个场域存在的。在这个场域里,看到的 是事件的表象,隐匿起来的主体实存虚有,绘画作为一次性 运动的指涉是对人作为主体的想象、分解和驱散。这一场域 里的运动,无始无终,是一种散漫漫长的游牧状态,它的存 在构成了一个无法定义的定义,因此作品也成为了一个不被 定义的存在。此存在如此孤立无援,正好隐喻着我们经历着 的现实:一个显现的世界,未完成。”
    一个显现的世界,未完成?
    文学界的那些前辈在思考着,因为他们也算是“半个内行人”,所以他们大概知道靳长歌在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而反观之,网上大部分网友却是听得满脸懵逼。
    绘画的场域?
    这是什么玩意儿?
    “我擦嘞,能不能快一点!”
    “啰里八嗦的,绘画就绘画,能不能别这么扯淡?”
    “云里雾里的,说什么啊这是!”
    “我靠,又不是学术研究,你们来不来?”
    “听得我都想骂娘的,这也太能说了!”
    “能说也就罢了,关键是他喵的听不懂啊!”
    “”
    就在众人表达不满时,一位懂行的网友开口说话了:
    “你们不懂,这是古代画师比试的一场“前戏”,若是其中一位是长辈,则这叫做“考矫”,若是俩位同辈的画师,这也叫做“探底”,每个画师自己的风格都各不相同,而这种不相同是来源于他们各自对绘画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动手前,画师都会互相询问“探探底”,这样既是对自己理解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对手的一种简单了解,说得通俗一点,俩人的较量已经开始了!”
    考矫?
    探底?
    已经开始了?
    被这么一解释,很多不了解内情的网友们顿时恍然大悟。
    那之前的不耐烦与一些“粗鲁”的话语也不说了!
    关键是他们也不好意思说了。
    不知道还好说,现在知道原因了还在网上“喷”,那不是显得自己无知嘛!
    “哦,原来开始了啊!”
    “对啊,没想到老靳说得这么好!”
    “哈,兄弟,你也认为他说得好啊?”
    “那当然了,刚才我就发现了!”
    “我刚才也发现了呢!”
    “其实我早就知道俩人的较量已经开始了!”
    “是么,咱还真是有缘啊,其实不瞒你说,刚才那个老头开口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
    “哇,厉害,握手,认识一下!”
    “幸会幸会!”
    而众网友回复俩人的的只有一句——“楼上不要脸的俩货,滚粗去!”
    靳长歌说罢后,黑色的眸子看着面带微笑的老者。
    老家伙,还不满意?
    其实他也不懂什么“考矫”与“探底”,他还一直以为前者真在找他“聊天”呢!
    “继续说。”
    终于,老者说出了一句话。
    靳长歌深吸了一口气,将嗓子眼中的“说你妹啊”硬生生吞下去后,缓了缓,继续说道:
    “其实在我看来,绘画的本质就是一场运动,是一场挑战阈值的运动。过程永 无终结,那就永远无法确定结果。只能是去逐渐生成一个陌 生的事物,让一个静止的等待揭示出运动体的形态。我相 信,人只有面对危机和绝境的时刻,也许才能让一切皆有可 能的概念被重新发现,才能唤起生的意念。每一次运动都无 法复制,而为每一次运动所付出的努力,只是让此刻的存在 更加无所畏惧。此刻,未完成,正在构成我们唯一的生存现 场,为此精疲力竭,生命不息。 ”
    “很好。”
    老者听后,点了点头,“好一句“精疲力竭,生命不息。”
    赞叹了两声后,老者笑着问道:“还有吗?”
    靳长歌摇头,“没有了。”
    老者说道:“那我问你第二个问题”
    这时,靳长歌突然打断说道:
    “那什么,我可以拒绝回答吗?”
    闻言,老者明显一愣。
    然后他目露古怪之色,问道:“你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
    “您不是说聊天吗?”
    “聊天?”
    老者突然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摇了摇头,问道:
    “小伙子,问你句话,你学会绘画吗?”
    靳长歌老实点头,“学过。”
    老者一挑眉,“学过你不知道?”
    靳长歌好奇问道:“知道什么?”
    老者:“”
    而后他问道:“那你是跟谁学的?”
    靳长歌摸不着头脑,“跟美术老师啊,在小学初中不是有美术课嘛!”
    呃
    老者一噎。
    而无数观众则是直接笑喷了。
    “哎呦我去,小学跟美术老师学过,也算是学过绘画?”
    “我擦嘞,老靳这真是神回复啊!”
    “你看那老头,他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我估计啊,他肯定在心里骂老靳呢!”
    “我看也是!”
    “其实你们没发现吗,这个套路很熟悉啊,“扮猪吃虎”,这不是一向是老靳的拿手好戏么,你们说,他现在是不是故意这样说,然后再在台上来一个一鸣惊人?”
    “哎,你别说,这也有可能啊!”
    “老靳这人,最喜欢装了,你看着吧,他绝对也对绘画有研究!”
    “开什么玩笑,若是没有研究,刚才能说出那么多专业的话?”
    “对啊,我擦,老靳这套路好深啊!”
    “这次他还套了一个老头!”
    会场。
    老者说道:“好吧,不管你学会绘画也好没学过也罢,正如你所说,我们就来随便聊一聊,你说说一副绘画作品为何打动人心?艺术作品魅力何在?为何艺术世界有冰火二重天现象?艺术作品的价值实现有何规律?”
    闻言,靳长歌翻了个白眼,他很想说一句:
    老头,这不是一个问题,这他娘的是四个问题!
    你不识数啊?
    最后想了想,将脑海中那些“高大上”词语组织了一下,他才开口说道:
    “ 一副作品如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心声,那么更易形成普世价值,因为有更多人共鸣。同时作品的赏析需要共鸣的环境,否则很难形成有效影响力。所以,无论艺术家是否刻意,艺术家品牌都很重要。品牌在形成心灵共振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艺术作品或用品要实现普世商业价值,其最大挑战就在于能否形成有效的共鸣场景!”
    老者双眼微眯,“共鸣场景?”
    靳长歌点了点头,
    “对,根据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发现的“共振理”(entrainment):当两种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速率振动,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事物共振的频率最终会趋同一致,这就是能量转化和传播的规律。”
    “而出于共振的规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氛围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美术馆和画廊要举办一次成功的展览,让观众能沉浸和聚焦到作品主题中非常重要,再好的名画,如果用堆砌的方式同时推出,其感染力都会大打折扣。沉浸和聚焦是形成共鸣的必要条件,几条主线的同时存在,必然会对能量共振形成干扰。对艺术网站来说,在海量丰富的内容中,让观者迅速进入能共鸣的独特环境和氛围,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页面功能设计和作品内容展示同步深入到主题场景中才能有所成效。”
    “倒是有那么一点意思。”
    老者轻轻点头。
    靳长歌说道:
    “所以 ,我认为绘画作品打动人心的秘密在两点:第一,承载独特心灵能量;第二有形成共鸣的氛围和场景。两者缺一不可。”
    “独特的心灵能量共鸣的氛围与场景”
    老者低声自语了几声,双眼深处,也掠过一道亮色。
    然后他抬起头,“小伙子,你真没学会绘画?”
    说罢后,他意识到有问题,进而补充说道:
    “我不是说你上学的时候跟老师学的,而是有没有系统专业的学过?”
    靳长歌摇了摇头,“那倒是没有!”
    沉默了几秒。
    突然老者开口说道:
    “这样吧,小伙子,你拜我为师吧!”
    话音落地,全场俱惊。
    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
    什么?
    他们没听错吧?
    拜我为师?
    “唰唰唰!”
    此时,不管是场内的观众,还是屏幕前的网友,不管是汪真平李怀清贾不假他们,还是夏雪张彪等人,一道道目光皆是错愕得投视了过去。
    娘嘞!
    这又是闹哪出?
    怎么比试还成收徒了呢?
    有没有搞错!
    原来的剧本不是这样写得啊!
    靳长歌也微张着嘴巴,他也没想到前者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要收他为徒?难不成是他刚才说了一段他也不明白的话,将老头给怔住了?
    然后起了爱才之心?
    不过就算收徒,也应该来一句: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天庭饱满,并非凡人,乃是百年不遇的绘画奇才,以后书画界的未来就靠你了!
    这样才对嘛!
    套路呢?
    这种事情,一定要有套路啊!

 





![古典音乐之王[重生]](/cover/98/98203/98203s.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