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前世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错,莫小荷不喜欢占人便宜。
    而且,在这个时代,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有人无缘无故地对你好,只因为所谓的眼缘,她不信。
    最后两方各退一步,王大娘收了五十个铜板,卖给莫小荷一匹被雨水淋湿的白色细棉布。
    如大舅娘所说,做小衣,亵裤,亦或是做成月事带,都是不错的。
    娘李氏对前身娇生惯养,肚兜都是用丝绸做的,比较细滑,不会磨娇嫩的皮肤,但是夏日里穿,不吸汗,她总觉得没细棉布舒服。
    莫小荷身上有银钱,她来外婆家住,娘怕亏到她的嘴,给了她一百文的零花钱。
    “你这丫头,你不要胭脂水粉,大舅娘就给你付了布钱。”
    不等莫小荷拒绝,文氏不容分说掏钱,三人走出布庄的大门。
    得到一个赚钱的活计,李秀喜出望外,她不用费脑子,不用出布料,没有一点成本就能赚够五百文,那可是半两银子啊!
    如果没有表妹的绣样,她的帕子只能卖五文钱。
    “小荷,等我绣完,银钱分你一半。”
    按理说,李秀搭了个手工,她想把全部所赚得的都给表妹。
    不过她马上也会定亲,家里肯定先顾着大哥,她嫁妆的压箱底,还没着落,所以厚着脸皮,占了一半。
    “表姐,你赚的银子,分我做什么?”
    莫小荷很诧异,表姐也太实在了吧?
    接受大舅娘文氏的好意,莫小荷是心里盘算,以后有银子,千百倍地还回去,也不枉大舅娘对她那么好。
    亲人之间,礼尚往来是应该的,不能把一切当理所当然,让人寒心。
    前身这一点,做的很差劲,也多亏文氏一直不计较,一个心眼地对她好。
    从布庄出来,大街上已经没几个行人了,正是正午时分。
    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阳光刺眼,那热度能把人的皮肤点燃。
    莫小荷用包袱皮挡在额前,她对镇上不熟悉,跟在表姐身后,心里默默地记着路线。
    刚刚一路上,一共有三家书画铺子,有一家门面很大,装修奢华,门口进出的都是读书人,看起来很上档次。
    莫小荷研究下,决定还是从老本行做起。
    大吴人那么爱美,在路边给人画像,也是一笔收入。
    最可惜的,是她一个女子,而且容貌出众,爹娘不可能让她抛头露面,出门自谋营生。
    没钱寸步难行,她有太多想买的东西。
    打铁铺子是一家低矮的店铺,门口摆着铁质的榔头,刀具等等。
    在门口,挂着一面红色的小旗。
    文氏轻车熟路,从旁边的胡同进入到后门,正好看到儿子李河在院中。
    李河正在水井边搓洗衣裳,他的脑门满是汗水,几乎脱力晕倒,可他依然咬牙坚持。
    “娘,你怎么来了?”
    李河赶忙从小板凳上坐起身,用袖子抹了抹额角上的汗水,笑得露出一口小白牙。
    表哥太瘦了,虽然黑,他的肤色,明显不太正常。
    “你在干什么?”
    文氏皱眉看着大木盆里的衣裳,心里凉了半截。
    那些衣衫,男女款式都有,料子还可以,但是明显不是李河的。
    文氏心下了然,双眼喷火,一口气憋在心口。
    她儿子来镇上,是为学一门手艺,将来不能种地了,有一口饭吃,不会饿死。
    可她家再穷,她也不想让儿子来镇上做佣人!
    学徒要伺候师父,天经地义,文氏并没觉不妥。
    不过,这一伺候,就是好几年。
    平日里干最重的活计也就罢了,男人吃苦受累也没什么,娇气要不得。
    但是,她无法忍受,李河还要给女人洗衣服!
    这叫什么事!
    一定是那个凶婆娘,压榨自家孩儿!
    岂有此理,让儿子给一个大老娘们洗衣衫,好说不好听,传出去,那个凶婆娘不要名节,她儿子还要脸呢!
    文氏的脸从苍白到涨的通红,最后由红转黑,瞬间,变了几变。
    不行,她必须要去说道说道!
    “娘……”
    李河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又看了看不远处的表妹莫小荷,眼里闪过乞求的目光。
    表妹还在,希望这件事能平息过去。
    他作为男人,也不想做这么没脸的事儿。
    不过,师父有意回归故土,以后打铁铺子,就是他来料理。
    最近他所学习掌握的技巧,比过去几年还多。
    师父是个倔强的老头,平日防人,李河想偷师,苦于找不到机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家里不富裕,负担又重,家里的田地就那么两三亩,他想回去种地,也没有地可种。
    都忍受了这么多年,眼看熬出头,他不能让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功亏一篑。
    文氏深深地吸一口气,尽力让自己平静。
    李秀二话不说,蹲下身子搓洗衣衫,沉默地没有说一句话。
    一家人很尴尬,莫小荷察言观色,站出来缓和气氛。
    “大舅娘,表哥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接到李河求救的目光,莫小荷硬着头皮上,她绞尽脑汁,安慰道,“这事闹出去,对表哥没好处,反倒成了笑柄。”
    小伙子给老妇洗衣,容易让人有不好的联想。
    就算文氏有理,站出去吵架,也不会怎么样,相反让李河得罪他的师父。
    当然,忍耐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娘,我师父下月就回老家了,铺子他出兑给我。”
    这个好消息,李河一直没来得及告诉文氏。
    本来,他师父希望用一个比较低的价钱,把打铁铺子转让给李河,无奈,李家没有银钱。
    李河开始是没有工钱的,是从去年开始,每个月有二百文,但是总被找茬扣除,能到手里的,就不剩下什么了。
    所以,他师父的意思,和他合作,以后每个月,固定上交一部分银钱。
    莫小荷盘算下,认为不值得,这不等于给打铁铺子做掌柜么?
    老师傅一走,会失去很多客源,这么干,并不划算。
    铺子虽然小,却是开了几十年的,周围的人都习惯这个地点。
    最好的办法,凑够钱,买下铺子,自己经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