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少华出现在南京,却是有一番缘由。原来是李少华自在北京永定河畔的龙王庙杀了田端公,救出清妍及众女子后,即回到湖北武当山。一路上餐风露宿、吃尽辛苦不提。进山之后,找到紫霄宫当年自己投师学艺之所,紫霄宫当家道长正是混元大师的关门弟子,也是七十有余,见是师哥回山了,知他几十年为国为民吃尽辛苦,故对他及是照顾。庙中上下道众,知他是个英雄,也及为尊敬。但李少华并不拿大,倚老卖老,仍和众道众一样遵守庙规,参拜三清,吐纳修为,习武练功度日。故李少华在庙中身体倒是比在江湖中行走之时更为健旺了,根本看不出是八旬老人。</p>
一日他随众道下山化缘,在这市井之中闻说南军起兵讨袁,北军南征平叛,不由得痛心疾首。再买了几张报纸一看,才知乃是为了民党的宋教仁被刺一案。他想到这汉人好不容易才推翻满虏,坐了江山,现在为一人而又起内讧,殊为不值。洪杨内讧葬送了太平天国的教训太深了,几十年来他一直不忘。看来这民国又要葬送在内讧外侮之中,他决定要以一己之力才制此这场汉人的内讧。追根溯源他认为是南军不对,你毕竟大动干戈、起兵讨袁在先,宋案并未坐实是项城所为,你就先入为主动了刀兵。他决定先去上海找孙文理论。听人说孙文常以洪杨的事业继承人自居,那么我这个太平天国的老兵倒要与你理论一番。李少华就是以这种不自觉的英雄情结、家国情怀又二次出山了。</p>
素梅听李少华道了原由,才知他和自己是殊途同归,但也不和他说破,于是二人便结伴游园。过了几座亭院,但闻狂花扑鼻,香草勾衣,两侧疏篱花障,逶迤曲折。二人顺着走了一会,来到一座小亭,望对岸一看,是一带长堤,桃红柳绿相间,与小亭之间的湖面并不甚宽,隔岸绿竹丛丛,看不见那竹后景致。沿堤走着,过了一座小红桥,接连一片树林,密密层层,连出树林,假山隔住,好像没有路径了。仔细一看这假山弯曲之处有一山洞,由山洞穿出,就是一条石头铺砌的路,出了石洞,一带画廊,进入一个月亮门,是一座花厅,三面五色玻璃窗,当中是玻璃珠门帘,从外可以依稀看到花厅内,素梅将帘子排开,让进李少华,自己随后进来。厅内陈设雅致,悬着匾额,是"风爽雅居"四字。素梅见是个茶馆,便对李少华道:"老英雄,喝杯茶歇息一下吧?走累了。"茶婆子见爷孙二人进来,忙一个哈哈打过来,招呼二人坐下,叫茶役送过茶来渗水泡上,素梅又叫了两盘茶点,与李少华边吃边聊。</p>
这厅中已有几个人了,正在喝茶高谈阔论。中国人说话嗓门本来就大,高喉大嗓的,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在品评人物,说的是项羽、拿破仑谁的本事大。素梅想江南历来文风最甚,人道江淅出才子,倒要听听这金陵文人的见识。只听其中一人中气又足,嗓门就更大,整个茶厅都听得见他的声音,只听他说道:"项羽建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号称‘霸王’,人戏称‘重瞳子’,有拔山举鼎之力,焉不能拿一破轮哉?"听见到这里,素梅正在端起茶碗向口中送茶,惹得她"朴"的一声把口中的茶水喷了一地。那桌上几人觉得诧异,转了头来齐朝素梅看来。素梅赶紧忍住笑把头转向厅外。只见大厅门帘一掀,走进三个军人,其中一个副官模样的用眼向厅内一扫,径直走到素梅面前,"啪"的一个立正,然后躬身双手送上一个请柬,朗声说道:"文xiǎo jiě,督军府有请!"身后是两个提盒子炮的马弁。李少华一惊,素梅倒很平静,刚才她就发现有人跟踪,只是没有对李少华说明,此时随在厅内喝茶,实乃心中在想着脱身之计。</p>
而此时李少华倒沉不住气了,只见他一伸手,在那提盒子炮的马弁手腕上一揑,那马弁没有想到还有人敢在提枪上的面前动武,一下手腕痛得他呲牙裂嘴,枪一下"啪"的一声,重重掉在地上。副官一见本能转身一看,素梅见状,事不宜迟,起身伸手在那副官肩上的麻窍一拍,当即把那副官定住,另一马弁见状不对立即抬枪便打,素梅随手一挥,那枪口便向上打去,"啪"的一声,子弾打在花厅天花板上。枪一响外面即冲进几个士兵,把枪对准里面,但他们不敢开枪,因副官和两个马弁站在素梅、李少华面前,开枪只有先击毙这三人才能打到素梅、李少华。素梅见状,知道今天是走不脱了。纵是依赖自己的轻功,刚才来时的路径弯弯曲曲的,还有假山石洞、长堤小桥,都不利于逃遁。况且丢下李少华亦非英雄所为。想到此处,素梅便一抬手又在副官肩上一拍,替他解了麻窍,副guān fāng才说得话来,见众兵丁皆举枪瞄准他们,忙命令道:"不许开枪!"众兵丁见状忙把枪口朝下。副官又向素梅做了一个手势道:"文xiǎo jiě,请!"他对在一傍的李少华并不理会,因为给他的命令中并没有请这个老头。素梅一见,忙道:"老英雄,小女子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着赶紧朝厅外走去,副官紧和两个马弁紧随其后。那被李少华揑痛手腕、下了枪的马弁,从地上捡起枪畏惧的看了李少华一眼,枪前一步,走在副官身后出去了。李少华见状,也无心再喝茶游园了,付了茶婆子茶钱,出得园来,思量营救素梅之法。</p>
那几个论项羽、拿破仑的几个金陵文人早巳鼠窜得不见了踪影。</p>
</p>
沈玉英心极善,想到自己年少之时的苦楚,对素梅极是同情,也极为佩服。现在的男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素梅就敢反抗,与夫婿翻脸,自己独立出来生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唉!人家时候生得好,是共和时代的新女性。看到素梅那俊俏的样子,沈玉英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美丽。唉!从来美人如名将,不许功名见白头。所以她对素梅的事是极为上心的。想到素梅回京后也不能老是住在总统府,名不正,言不顺的,久了外边也要说闲话。况且家里那口子也是个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的老登徒子,要是有个什么,大家脸上都挂不住。想到这里沈玉英便吩咐人传孙祚鹏来。</p>
孙祚鹏一听沈姨太叫,忙跑到沈姨太住的院子,上堂参见了沈姨太,便站立一傍听候吩咐。只听沈姨太道:"老孙,非为别事,只是我干女儿出差回来,须得给她找一住处,久居公府之内亦非长策,你看如何?"孙祚鹏听完方知是给素梅找住处一事,松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在下知道,当初文xiǎo jiě入住中南海就是权宜之计,现在夫人要让她搬出去,在下去给她找个房子就是了。""唉呀!老孙,你不要把话说得那么难听。不是我要文xiǎo jiě搬出去,是文xiǎo jiě是国家的功臣,该有的礼遇。你知道她为国家立了多大的功劳""在下听说了"孙祚鹏从公府卫队长张洪镖和几个去潮白河接应的卫兵口中听说过素梅的事,所以他说他听说过。沈玉英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喝斥道:"你知道什么!最近她又到南方去了。为国家抗外侮,弥内乱,这样的女子中国有几个?你好好去给她找一处院落,要长住,回来后她还要帮大总统组建训练女子卫队,来保护我们这些娘儿们。你要好生伺候,不然我有你好看的!找好的房子我要先看了,满意了再定!不能离总统府远了,也不能近了,要适中,听见了吗?"孙祚鹏就因一句话没有回对,就挨了沈玉英一顿训斥,心中虽然不快,口中却连连称是。出来后赶紧一溜烟地跑去给素梅找回京的住宅。</p>
明清两朝和清末民初时期,这各省都有会馆在北京,有些省份还不至一个会馆,省馆下面还有省辖地区的会馆。如江苏省就有南半截子胡同的江苏会馆,法华寺附近的江宁会馆等十个会馆在北京。这会馆就是一个各省督军的驻京办事处,其中自然安插有细作专门刺探京中的消息。这孙祚鹏自然是各省细作耳目结纳的对象。他为给素梅选一处沈姨太满意的住宅满城奔走。这天他来在正阳门外长巷下三条胡同看一所宅院,此地离中南海不远不近,倒也适中。走过南京绸商会馆外,被正在门房闲坐的会馆管事刘启霖看见,忙招呼道:"孙庶务长哪里去?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也不进来坐坐?"孙祚鹏一看是刘启霖,是在酒桌上见过几面的,自己也走累了,便顺势答应着进了绸商会馆。在门房坐下,会馆仆役拿烟倒茶,孙祚鹏茶喝一口,烟吸一枝,才解过乏来。见会馆内冷冷清清,便无话找话的问道:"怎么?近日会馆客人少了?"这南京绸商会馆平时最为热闹,原因是江苏丝绸纺织业发达,前清时在南京就设有江宁织造府,专管gòng yīng皇室的织造丝绸贡品。这江南商人往北京xiāo shòu绸缎织品,这绸商会馆便是个交易联络住宿之处,平时人来人往,最是热闹。刘启霖听孙祚鹏这样一问,打哈哈道:"孙哥,你哥子在装傻,麻你兄弟不懂时事吗?现在南北军兴,路途阻隔,那南京来的商人要到上海坐船取道天津才进得了北京,这样一来,成本上去了,售价高了,就算把货运来了,哪里脱得了手!原来战事未兴之时,走津浦铁路一下就到了天津了,又快捷又方便,成本唉!"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道这战事何时结束?"</p>
孙祚鹏本是无话找话说了那么一句,谁知引出刘启霖这一大番话来,加之受了沈姨太一顿排比,心中办事本身就不快,此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对刘启霖说道:"这事本身就是你们南军不对,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我告你,老刘!战事快结束了,大总统不但派李纯第五师进驻江西,还派了"。刘启霜本身是要套孙祚鹏话的,听他欲言又止,忙说道:"孙哥,对不起!莫谈国事。走!今天你我兄弟喝一台,算是我给你哥子赔礼了。"说着也不管孙祚鹏答不答应,就硬扯着孙祚鹏进了会馆后院的花厅,吩咐厨房立即上酒上菜。三杯酒下肚,刘启霖故作不解的问道:"孙哥,今天咋火气那么大呢?是哪个惹到你了?我们孙哥这样的人,也有人敢来动土?"孙祚鹏苦哭一下,就把今天沈姨太为给素梅找房子,自己一句话没有回对,挨了一顿训斥的事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刘启霖。刘启霖道:"这是何等女子?值得沈姨太如此上心?"于是孙祚鹏便把自己在总统府听来的一鳞半爪的东西加油添醋地说给刘启霖,临末了还说道:"这女子不但天姿国色,而且乃是妙手空空儿、独臂神尼一流的人物,此去南方,可能要取几个督军的人头呢!"</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