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秦汉戮 > 第122章 困襄国张耳失援

《秦汉戮》 第122章 困襄国张耳失援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战有一个时辰,不分胜负。雍齿见天将黄昏,正要收兵回城,只见东边尘烟翻滚,奔来许多人马,近了看时,旗幡上尽是田字,方知齐军杀到。当下大惊,道:“却不是我命苦,又遇上这狗*倒灶的事。”有心拼死一斗,无奈人马已显疲态,禁不得再战。

    正思量如何脱身,陈余、田横各引兵马杀到

    陈余持枪叫道:“雍公,你乃是明白之人,奈何要随张耳老贼?何不与我同保赵王,共享富贵?”雍齿本就乖觉,如何看不出形势?思忖道:“且莫吃这眼前亏,只须留得性命,日后再作道理。”便道:“大将军发兵既为赵王,何不早说?”下马受降。四将无有不从,都跟着归降。陈余道:“雍公既真心投我,可去说城中守将来降。”雍齿道:“这有何难?”独自来到城下,大呼强瞻名号。强瞻站城头问:“怎剩得一人归来?”雍齿道:“快放我入城。”强瞻即下城楼,让军士开了城门,放进雍齿。雍齿见着强瞻,劝道:“如今赵王将回,常山难存,我等已归顺了大将军,恐你不知,特来召唤。”强瞻听了,道:“你等今都归了赵王,我岂能落单?”正说间,只听城外金鼓齐鸣,喊声震天。雍齿急教军卒大开城门,放落吊桥,引强瞻来见陈余。陈余见已拿下巨鹿,如何不喜,邀田横并马入城。

    雍齿将众人都接到府堂上,分宾主落坐。左边一带,陈余为主,依次是夏说、张仝、雍齿、贲郝、戚逵、强瞻。右边一排,田横为首,依次是田巴、田吸、田解、华无伤。

    两边坐定,陈余说道:“明日便可进兵,去捉张耳老贼。”张仝道:“不知赵王何时到达。”陈余道:“赶在赵王来之前,我即已擒贼破城,岂不更好?”张仝道:“尚不知襄国城中兵马详情,断不可冒然进兵。且差几个人,连夜赶去探回虚实。”雍齿笑道:“襄国城中有多少人马,有谁人为将,雍某知道得一清二楚,何须探听。”陈余道:“你且说来。”雍齿道:“常山方立,万事皆要重新规画。无奈蒯彻、李左车等,皆不愿真心辅助,虽随左右,却未肯多出一计,故而至今仍未将诸事安排停当。现襄国城中,大概聚集了三万人马,交丁复一人统管。另外几员将,许瘛、程黑、赵将夕三人,都叫去镇守番吾了。张耳凡事皆听贯高、赵午两个,身边有那李齐护卫。”陈余道:“丁复弓马娴熟,武艺精通,不可小觑。你与他相处甚久,能否说得他阵上倒戈?”雍齿道:“这个却难。他如今深得张耳器重,正思量着报恩呢,如何肯听我劝?”陈余道:“凭他一个丁复,谅也难撑这危局。”

    正议间,忽报襄国城内李左车使人到,密书约降。陈余拆封阅之,书略云:“左车百拜大将军足下:张耳为赵之旧臣,日食赵禄,不思报国,反背信弃义,夺故王之地。臣虽痛心疾首,日夜不宁,却苦于无计。幸大将军仗义讨逆,天下注目,王上归期可待。然张耳门客众多,非等闲之辈,将军不可小视。为将军之计,当先遣精兵,星夜倍道,至襄国城下,与左车约好时日,内外夹攻,襄城可下也。书到之日,望将军速行,若迟疑不定,时必去也。”陈余大喜,即欲依计行事,田横劝道:“只恐有诈。”陈余道:“李左车与我故交,非比常人。”遂派细作潜入城中,与李左车会着,约定次日三更,开东、南二门接应。细作携书而归,交予陈余。陈余看毕,便留田横与戚公相恃,自与彭越各引五千精兵,连夜悄至襄国城下。其夜月色甚明,陈余与彭越分兵:自引兵取城,彭越在后接应。陈余将人马扎住,先引数骑往城下观之。时候方至,城头举火,吊桥落下。陈余大喜,当先拍马入城,直往王府来捉张耳。

    张耳既遣戚公拒敌,又恐有失,便分派部将贯高、张午在城外巡视。不料城中忽然生变,陈余已引军杀入城来。张耳急上马出来看时,正与陈余迎面撞见。陈余见是张耳,急唤手下道:“老贼在此,有擒到者,赏万金,封万户候也!”左右听到,各持兵器,争先来拿张耳。正在危机间,一将如风赶到,所过之处,无不中枪倒地。众人视之,乃李齐也,救了张耳,投南门而去。方至门口,夏说引军到,截住李齐交手,张耳只得单骑至城边,喝开城门,夺路逃走。转出城门,望见一派火光,彭越拍马横钺,挡住去路。张耳大惊,却不敢回城,贯高、张午闻到城中杀声,引兵接应,便与彭越交战。约战三、四十合,二将力怯不敌,各带重伤,冒死相拼。正好李齐杀败夏说,出城看见,挺枪出马,敌住彭越。二将遂退,保张耳而走。李齐与彭越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陈余兵至,见到二人争斗,乃谓左右道:“李齐,勇将也!若不能收服,应尽早除之,免得为张耳留一勇士。”便暗拨五百弓弩手隐于门旗之下,自拍马向前唤道:“彭将军速回,待我说降来将。”彭越酣战之间,正暗暗赞叹李齐之勇,闻到此言,急勒马而回。陈余谓李齐道:“李将军为赵旧将,何必跟随张耳?不如缴械归降,仍为赵臣。”李齐横眉怒道:“汝不过一介书生,怎敢惑言勇士?吾李齐一生,最恨便是汝辈小人!”言毕,骤马挺枪,来杀陈余。陈余急退,身后弓手突出,乱箭齐发。李齐身单力孤,竟死于箭下,彭越远远望见,连唤可惜。

    陈余胜后,引军入城,凡有相拒者。陈余皆唤道:“汝等素为赵王臣子,何不降之,共事赵王?”常山军将士多是陈余故部,一闻此言,尽皆降了,襄国遂定。李左车引众来见,陈余大喜,重金赏之,共理城中事物。

    张耳往南败走近百里,见追兵已远,方才住马喘息。散兵寻至,不足百人。张耳见国已失,遂与手下商议后事。张午道:“河南王申阳历为大王部将,且素敬大王,不如住彼处依之。”贯高道:“申阳非成事之人,不宜依附,况主臣有别,岂可倒置?人皆言汉王尊贵,大王与汉王微时有旧,何不投之暂且安身?”张耳道:“汉王虽与我有旧,然势弱,难成事。项王素强,又立我为常山王,不如投项王?”左右皆然,唯谋士甘公道:“项羽悍而无理,粗而不仁,投之乃自取其祸。吾闻汉王入关时,五星聚于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故臣以为,楚虽强,后必属汉也。大王既与汉王有旧,正好相投。汉王方弱,必重我也。鲍叔曾言:‘大国喜怒无常,小则不敢慢我’,所以齐桓有难,去大国而从莒,大王亦当效之。”张耳称善,遂率众取道往汉中来投。行至河南,河南王申阳接着,暂留洛阳居住。

    却说陈余得了襄国,复遣人招降故旧。戚公方拒田横,闻张耳败投河南,便引军降了。陈余见路上无碍,遂将田横接入城中,厚礼谢之。安顿已毕,陈余亲至代郡迎回赵歇,拜为国君,共回邯郸。赵歇感其德,以代地相赐,立陈余为代王。陈余见张耳未除,不敢就位封国,遂与赵歇道:“大王国乱初定,势力尚弱。臣请留赵辅王,以防他人乘虚来图。”赵歇从之,复拜陈余为大将军,号成安君,独掌赵国国中大小事物。李左车因功高,得封号为广武君。陈余又使夏说为代国相国,赴代打理国中之事。田横见赵国已定,遂别陈余,引军回齐。

    齐王田荣得彭越,视其体魄雄伟,气势盖人,甚为喜爱,待如手足,便与之议计道:“项羽粗暴,独霸天下,如亡秦再生。彭公功劳卓越,却不在王候之列。闻公素为梁人,今大梁已为项羽并为西楚,岂忍坐视!项羽虽强,将军神勇,正是对手,更兼熟识地理,若敢引一支军,往大梁略之,寡人将以三齐之众为屏藩,共伐西楚。”彭越道:“既然大王看重,彭越敢不效犬马之劳?”田荣大喜,遂以将军印相赐,更助兵万人足之,彭越遂引众由济阴南下,来夺大梁。

    却说项王居于彭城,先时闻田荣并吞三齐,自立为齐王,便欲起兵来伐。范增阻道:“西楚初立,人心未定,不可轻动刀兵。”项王从之,按兵未动。及闻陈余夺了常山国,田荣遣彭越来略大梁,项王大怒,聚将商议,欲举兵先击彭越,再伐齐、赵。殿下一人,厉声道:“彭越小丑,何劳大王亲征。臣不才,愿率一支人马,亲斩彭越,献首级于殿上。”项王视之,乃萧县县公候角也。项王大喜道:“既萧公愿往,寡人当静待佳音。”萧公领了将令,引本部人马,径往大梁而去。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秦汉戮》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秦汉戮》 第122章 困襄国张耳失援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最强升级王 连载中图标 最强升级王
  • 大神,别追我 连载中图标 大神,别追我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连载中图标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相互吸引 连载中图标 相互吸引
  • 宅女穿越:王爷宠上瘾 连载中图标 宅女穿越:王爷宠上瘾
  • 一幕倾心 连载中图标 一幕倾心
  • 宠爱百分百:王... 连载中图标 宠爱百分百:王...
  • 鬼祖宗 连载中图标 鬼祖宗
  • 网游之逆天盗贼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逆天盗贼
  • 网游之时空法师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时空法师
  • 封霜 连载中图标 封霜
  • 虚境调查员 连载中图标 虚境调查员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