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混在三国当军师 > 第二百一十章 群臣劝谏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二百一十章 群臣劝谏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董卓做事向来果决,既然同意迁都,便不再犹豫,当即动身。他先命人抬着尚还不能下床的吕布回了雒阳,自己则带着其余众将随后离开。</p>

    </p>

    走时还把关上的军队也抽调了个干净……</p>

    </p>

    当然,也不是一个人都没留,几百人还是有的。</p>

    </p>

    陪伴这几百人的,还有大量的草人、纸马、木桩。</p>

    </p>

    反正关外诸侯也看不清关上虚实,更看不见关里啥样,所以就算董卓只留几百人守关,关东诸侯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p>

    </p>

    而这几百士兵的指挥者,就是赵岑。</p>

    </p>

    赵岑这个人,原本只是董卓麾下诸多将领中的一员,凭着这些年来的打拼,积功升为都尉。原本他年纪轻轻就升此高位,董卓还是很看好他的。只不过自从赵二得罪了董卓后,董卓恨屋及乌,连带着把赵岑也厌恶上了。从那以后,董卓这边有什么吃亏背锅的活儿,都会交给赵岑来干。</p>

    </p>

    偏偏赵岑这人对董卓还有几分忠心,即使董卓再看他不顺眼,赵岑也默默承受着。在来虎牢关之前,赵岑甚至还打算举荐自己一个远房亲戚,名叫赵云的人为董卓效力。然而董卓一听那人姓赵,想都没想就拒绝了。</p>

    </p>

    结果董卓刚拒绝完他,赵岑尚未离开,不巧又有几个人凑了过来,说要向董卓举荐人才。他们这几个愣头青丝毫不会察言观色,大大咧咧地举荐道:</p>

    </p>

    “我在南阳有位亲戚叫黄忠!射术高超!”</p>

    </p>

    “某在颍川有个亲戚叫徐福!颇有智计!”</p>

    </p>

    “俺在谯国有一亲戚叫许褚!拥有神力!”</p>

    </p>

    “咱在巴郡有家亲戚叫甘宁!精于水战!”</p>

    </p>

    “魏延!”“庞德!”“高览!”“臧霸!”…… </p>

    </p>

    董卓气得一拍桌子,一通大骂把他们轰了出去。</p>

    </p>

    董卓撤走后,关东十八怂们看到董卓终于不再开关挑战他们了,居然还松了一口气,觉得可算消停下来了。</p>

    </p>

    于是众诸侯趁机在这边开起了宴会,成天花天酒地,吃喝**,还找了不少妓~女过来歌舞助兴。 </p>

    </p>

    竟也没想着派人去侦查下,更不敢去攻打关隘——开什么玩笑,攻击方兵力还不如防守方,打毛线啊!</p>

    </p>

    赵二倒是知道董卓已经撤了,但问题是,不是说自己说一句他们撤了,就可以让大家相信的。你得有根据才行,你不能说我看过三国演义,知道他们撤了。</p>

    </p>

    当然,赵二也没打算让他们相信。诸侯们愿意在这里耗着,就让他们耗去吧!自己不掺和,反正时间长了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也影响不到他。</p>

    </p>

    不过,赵二不告诉其他诸侯,不代表他也要跟他们一起在关前共同腐化,虽然那些妓~女活儿是不错。</p>

    </p>

    于是他借口巡逻河道,保证水路畅通,便带着部分部队上了船,从水路朝雒阳进发了。</p>

    </p>

    虎牢关只能挡陆上,黄河可不是区区一座关卡能挡住的。</p>

    </p>

    至于刘关张他们,赵二只跟他们说自己去敌军背后打秋风去,如果他们愿意跟来就来,不愿来可以继续陪诸侯们聊天联络感情。</p>

    </p>

    刘备当然更愿意联络感情,最近他经常往公孙瓒帐篷里跑,跟他的老同学拉扯得好不热乎。</p>

    </p>

    太史慈和关羽觉得无所谓。只有张飞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自告奋勇跟着赵二一起去了关内。</p>

    </p>

    由于此次是去打劫,所以他除了带兵外,还携带了大量的空船,用来运输战利品之用。</p>

    </p>

    再说董卓这边,他一回雒阳,便召集文武群臣,开始商议迁都。</p>

    </p>

    在朝堂上,董卓对群臣说道:“诸位,这大汉自光武皇帝迁东都雒阳,已历近二百年,气数已衰。你们看这天下,群贼四起,天灾频繁,疫病丛生。民不聊生!这就是证据啊!”</p>

    </p>

    群臣一听,呀!怎么着,你这逆贼终于要篡位了吗?好你个董卓,终于忍不住了,要露出狐狸尾巴了!</p>

    </p>

    董卓压根不知道他们想啥,而是继续说道:“据本相观瞧,这旺气其实在长安,只要迁都长安,这大汉王朝的旺气就可以又回来啦!到时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啊!所以,本相打算奉迎天子一起去西边。”</p>

    </p>

    群臣一听,这才放下心来。哦,原来你不是要篡位啊,只是迁都而已……嗯,这样倒是好接受多了!</p>

    </p>

    “而你们呢……最好尽快去收拾行装,不然可就来不及啦!呵呵呵……”</p>

    </p>

    虽然大部分臣子因为“拆屋效应”,而一时没反对。但总有比较聪明的人,或者是不服气的人站出来反对。</p>

    </p>

    有大臣质疑道:“雒阳身为帝都,乃龙气所在,贸然迁都……不详啊!”</p>

    </p>

    董卓微微一笑,心说老夫早有准备。于是从自己桌案上拿起一册书,说道:</p>

    </p>

    “诸位请看,此书是《石包谶》,根据上面的解释,宜徙都长安,以应天人之意。”</p>

    </p>

    《石包谶》是汉朝时流行的一部书,简单来说就是个写风水算命之类内容的书。</p>

    </p>

    司徒杨彪同样反对迁都,他一听,啥?迁都?还让我们赶快收拾东西?你当这是吃饭换衣服这种小事呢!就算是平头老百姓要搬家,还得商议一段日子呢,毕竟破家值万贯。这可是首都,天下之都城!你倒好,说迁都就要迁……太胡闹了!</p>

    </p>

    于是劝止道:“相国,移都改制,乃是天下大事。商时盘庚迁亳,上至公卿、下至百姓皆怨声载道。本朝王莽篡政时,关中遭到毁坏,故光武皇帝不得已而迁都雒邑。至今历年已久,百姓安乐。今无故捐宗庙,弃园陵,恐百姓惊动,必有糜沸之乱。且《石包谶》乃妖邪之书,岂可信用!”</p>

    </p>

    董卓反驳道:“关中肥饶,故秦得并吞六国。现在关东贼寇四起,天下播乱。而长安有崤函之险,且更靠近陇右,木石砖瓦,即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又杜陵南山下有武帝故瓦陶灶数千所,并功营之,可使一朝而办。汝等休再乱言。”</p>

    </p>

    有个叫罗本的大臣站出来冷哼道:“哼,相国说得容易!现如今关中残破零落,长安已是瓦砾之地,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p>

    </p>

    此话一出,群臣沉默,心说这是哪里跑出来的猪队友?董卓派的托?</p>

    </p>

    再看董卓表情,一片铁青,心说你这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老夫在长安呆多少年了!长安什么样我不比你清楚?现在长安城繁华着呢!还瓦砾之地……瓦砾你个头!</p>

    </p>

    长安城被烧成废墟都是二百年前的事了,该重建的都早就重建起来了,也就是没有重建皇宫而已!要照你说的,长安还是一片废墟,那京兆尹是在废墟里办公么?历朝皇帝年年前往长安废墟里祭祀宗庙么?</p>

    </p>

    不长点脑子!就这德行,还来朝中做官?我手下小兵卒子都比你强!呸!</p>

    </p>

    当即下令把他轰了出去,而群臣则没一个替他求情的。</p>

    </p>

    杨彪略过了这个小插曲,继续劝道:“天下动之至易,安之甚难,愿明公深思!”</p>

    </p>

    董卓听到这里也懒得反驳了,心说老夫只是在通知你们,又不是来听你意见的!当即气道:“你敢阻拦国家大计么?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p>

    </p>

    没等杨彪回答,太尉黄琬又开口了,他支持杨彪道:“此国之大事,杨公之言难道没有道理吗?”</p>

    </p>

    董卓气得拔出腰间佩剑,眼看就要动粗。</p>

    </p>

    司空荀爽看了大惊,他今年六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受不得刺激,生怕董卓在这里就把他俩砍了,连忙上前打圆场道:“相国岂乐此邪!山东兵起,非一日可禁,故当迁以图之,此秦、汉之势也。”</p>

    </p>

    意思就是董卓您说得对,应该迁都没错,您就别动怒了。</p>

    </p>

    董卓这才稍稍消了气,当即也不再跟他们废话,省得他们再冒出什么蠢言蠢语。即日罢杨彪、黄琬为庶民。而司徒一职,则改由王允担任。然后径直出了宫殿,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没必要再跟蠢人浪费时间。</p>

    </p>

    他出门上车,发现有二人望车而作揖,董卓定睛一看,原来是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心说这不是当初劝我放过袁绍的那两个混蛋吗?当初就是听信你们谗言,才有了今天的祸事,你们不趁早躲起来,反而找shàng mén来了,来送死么?胆子也忒肥了!</p>

    </p>

    于是面色冷淡地问他们:“何事?”</p>

    </p>

    只见周毖躬身行了一礼,微笑着说道:“今闻相国欲迁都长安,故来谏尔。”</p>

    </p>

    他自认口才非凡,来之前又早已打好腹稿,觉得自己肯定能劝动董卓不再迁都。</p>

    </p>

    董卓心说,你以为我还会像过去那样听信你们的?把我当傻子么?大怒道:“老夫初始听你两个的,保用袁绍。现在袁绍已反,你们肯定是跟他一党的!”</p>

    </p>

    周毖一捋胡须,微微摇头,不缓不慢地说道:“相国此言差矣!昔日……”</p>

    </p>

    董卓此时正在气头上,哪有空听他胡扯:“来人,把这两个叛徒给我推出都门斩首!”</p>

    </p>

    周毖这下慌了,连忙叫道:“相国,你听我解释!”</p>

    </p>

    “老夫不听!”</p>

    </p>

    “听我解释!”</p>

    </p>

    “不听!”</p>

    </p>

    “昔日……”</p>

    </p>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p>

    </p>

    ……</p>

    </p>

    将两人斩首后,董卓便下令迁都,限来日便行。</p>

    </p>

    --</p>

    </p>

    注:赵岑是罗贯中虚构人物。</p>

    </p>

    另外继续吐槽下罗贯中,他在写群臣劝谏董卓这段剧情上,错误相当集中。首先是误把荀爽的司空写成了司徒。偏偏杨彪此时也是司徒,罗贯中也这么写了,造成了两个司徒同时劝谏董卓的场景。还有杨彪在劝谏时,只在介绍迁都历史时提了句关中在王莽时期被毁,黄琬只是附议。而罗贯中擅自给他们改词,让杨彪说现在关中残破,让黄琬说长安现在是荒地。事实上长安早在东汉建立后就已经着手重建,昔日繁荣早已恢复。杨彪当过京兆尹,黄琬当过右扶风,他俩不可能不知道长安什么样。这明显是罗贯中自作聪明给他加台词,结果无意中把两人给黑了。</p>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混在三国当军师》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二百一十章 群臣劝谏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最强升级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强升级系统
  • 穿梭诸天 连载中图标 穿梭诸天
  • 武夫人的逆袭 连载中图标 武夫人的逆袭
  • 极品护花保镖 连载中图标 极品护花保镖
  • 萌婚蜜袭:宝贝,抱紧我 连载中图标 萌婚蜜袭:宝贝,抱紧我
  • 嫩妃火辣辣:邪王,硬要宠 连载中图标 嫩妃火辣辣:邪王,硬要宠
  • 算卦我靠玩微信 连载中图标 算卦我靠玩微信
  • 诸天斗战系统 连载中图标 诸天斗战系统
  • 豪门蜜恋:宝贝,别调皮! 连载中图标 豪门蜜恋:宝贝,别调皮!
  • 神隐天尊 连载中图标 神隐天尊
  • 娇宠记 连载中图标 娇宠记
  • (娱乐圈gd)之不一样的她 连载中图标 (娱乐圈gd)之不一样的她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