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汉时代周刊 > 第七十三章 流水线管理

《大汉时代周刊》 第七十三章 流水线管理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午后的东乡亭安静下来。

    村里的青壮年们正在作坊里工作,年老的佃户去田间操劳农事,连那些女眷也因为到了上缴刺绣的日子,三五成群的结伴走出村子,在村口的大树下排队等候。

    她们中有未出阁的姑娘,有嫁为人妇的小媳妇,也有为人母的老妇。排队的过程之中她们彼此闲聊,也和前来收走刺绣的钱管家唠唠家常。

    没有互相算计的斤斤计较,只有彼此信任的爽快。钱管家和女眷之间在闲聊中进行着工作,丝毫没有发现在村口不远处,车辇上的静安公主和赵启明等人正看着他们。

    “这是在做团扇?”灌英骑着马饶有兴趣问。

    “是团扇的一个步骤。”赵启明指了指那些谈笑中排队的妇女:“她们主要负责刺绣,还有西乡亭的一些妇女,侯府定期收走她们的刺绣,然后发给他们新的材料。”

    “这也属于刚才所说的流水线作业?”灌英见静安公主没在,短暂的恢复本性,挤眉弄眼的朝赵启明问:“那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一个作坊,启明兄不是说效率第一吗?”

    李敢似乎也有这样的疑问。

    于是赵启明解释说:“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但的确是因为追求效率才让她们在家工作。因为首先她们基本上都承担着家务,根本就不能去上班,而且在家他们反而产量更高。”

    “这是为何?”

    “因为就算去上班了,每天几个时辰也不一定能绣出多少,反而是在家里的时候,做晚饭等家里男人回家、收拾完院子稍作休息,甚至是睡觉之前,随手就能拿起东西绣几下,这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比在作坊里的几个时辰要多得多。”

    听到赵启明这样解释,李敢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而灌英点了点头,忽然看到静安公主撩起马车车帘,于是立即进入状态,认真朝赵启明行了个礼说:“小弟受教了,听启明兄一言,真是醍醐灌顶啊。”

    赵启明翻了个白眼,对这个精神分裂无语了。

    这时,静安公主也从马车走了下来。于是几个人下马,远远的继续观察。

    “钱叔。”排队的妇女中,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妇人,忽然朝钱管家问:“这眼看就要入秋了,秋冬季节团扇只怕不好卖,是不是再过一两个月就不用我们刺绣了?”

    听到这话,闲聊的大家都看向钱管家,似乎有着相同的疑问。

    可钱管家还没说话,旁边打下手的家丁就不高兴了,朝妇女们说:“你们真是没见识,以为长安城里那些公子小姐们,真的买团扇和羽扇回去扇风取凉吗?”

    妇女们于是都看向这个家丁。

    “买扇子回去扇风那是土鳖,是糟蹋东西。”家丁朝侯府的位置拱了拱手:“人家看重的是小侯爷的诗,谁真的敢拿扇子扇风使,就算只扇了一下,那也要被其他人嫌弃死。”

    妇女们被这个家丁夸张的表情和语气逗笑了。

    不过她们听到这番话也着实自豪。

    因为他们虽然不认识字,但也知道小侯爷名动长安是大文豪,而且离思诗句她们绣出来的,能被长安城的公子小姐如此对待,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忽然光荣起来。

    “秋冬季节不影响团扇的销售。”钱管家捋了捋胡须,难得没有批评过于张扬的家丁,朝妇女们说:“而且就算有影响,也仅仅只是北方,流金阁如今的生意最远做到了岭南,那里没什么秋冬季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即使寒冬腊月,依然可以照常做工。”

    妇女们高兴起来,纷纷讨论如果一直做到冬天,今年春节就能过的很好。

    正说着,村子里跑出一大群孩子,吸引了妇女们的注意。

    她们有些小声呼唤,有的大声斥责,孩子们却依旧嘻嘻哈哈,一窝蜂跑走,路过赵启明他们一行人的时候,远远朝这边看了看,似乎有些好奇,但也没有停下脚步。

    忽然间,某个孩子跌了一跤,手里滚出去一颗鸡蛋,趴在地上哇哇大哭,排队的妇女中跑过来一个,把孩子扶起来然后捡起掉在地上的鸡蛋吹了吹土,重新塞到孩子手上之后,朝孩子屁股上打了个巴掌,孩子就又生龙活虎的去追同伴了。

    看着孩子远去,当娘的大声叮嘱了几句,回过身刚巧看到了静安公主和赵启明几个人,想必是没怎么认清楚,只是朝这边欠了欠身,就重新回到队伍中,继续和大家唠着家常。

    看到这一幕的灌英眼睛发亮。

    静安公主也饶有兴趣的看了眼赵启明。

    “那些孩子居然人手一颗鸡蛋!?”李敢张着嘴巴,指着远去的孩子们大呼不可思议:“长安城里的人家也见过会这么过日子的,启明兄的这些佃户都这般富庶?”

    “青壮年在作坊里做工,工钱本来就不低,老一些的还能下地耕种,现在就连这些妇人都能靠手艺赚钱,每户都算得上有钱有粮,吃些鸡蛋无可厚非。”灌英装出一副好兄长的样子,微笑着耐心向李敢解释:“主要是刚才那个孩子娘。”

    李敢一脸迷惑:“那孩子娘怎么了?”

    “乡下人都缺少见识,看到穿得好的人就以为是大人物,哪怕站在他们面前的只是大户人家的下人,说起话来也战战兢兢。”灌英指了指正在和其他妇女唠家常的那个孩子娘:“那妇人看到了公主的车辇,也肯定看到我们几个的穿着,居然面不改色,还行了个礼,这不卑不亢的架势可不像个乡下妇人。”

    说完这话,李敢似懂非懂,但也和灌英一起看向赵启明。

    “的确只是个乡下女人。”赵启明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面朝着村口但显然也在等他答复的静安公主,然后说:“主要是最近来来往往的商号老板多了,村子里的人对穿着这方面已经见怪不怪,刚才估计是把我们当成进货的老板了。”

    李敢恍然大悟。

    灌英则若有所思。

    只有静安公主,这时别有深意的说了句:“只怕不仅是认错了吧?”

    赵启明看向静安公主。

    “看她们的表情。”静安公主看着村口排队的夫人们:“乡下女人什么样子我见过,因家务所累常常一脸倦容,又因为不能料理庄稼在家里地位不高,说话做事总是战战兢兢,而这些妇人不仅容光焕发,而且谈笑风生,全无乡下女人该有的疲惫和胆怯。”

    灌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十分好学的朝赵启明行了个礼说:“这也正是小弟不解之处。”

    赵启明挠了挠头,他还真没见过其他村子的妇人什么样,所以想了想之后说:“应该是精神面貌的问题吧。”

    静安公主看向赵启明。

    “这些妇女赚的钱不比瓷器作坊的青壮年少,在家里的地位自然就上去了,而且因为做的是手艺活,家里的男人怕她们伤了手不能做工,很多重一些累一些的活都不然他们做,这时间一长,因为在家里受重视,就不会战战兢兢不用做重活,当然也不会面露疲态了。”赵启明说完点了点头:“应该就是这么一回事。”

    灌英若有所思,似乎觉得的确有道理,不禁感叹:“这些妇人真该感谢启明兄。”

    “感谢启明兄什么?”李敢似乎还是没怎么明白。

    灌英于是又肩负起好兄长的角色微笑着耐心的向李敢解释。

    而静安公主远看着东乡亭,忽然说了句:“我朝地广,东乡亭这样的村子不止千万,但可惜东亭侯却只有一个。”

    赵启明看向静安公主,有点不明白。

    静安公主转过身来,笑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今天就到这吧。”

    “不去村子里了吗?”

    “东乡亭如何,方才所见已经一目了然。”静安公主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走上马车,临走时朝赵启明说:“今天没白来,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说完这话静安公主就走了。

    然后灌英复活,哈哈大笑着拍了拍赵启明的肩膀说:“终于可以能说正事了。”

    “恩?”

    “启明兄拿走的小册子到底什么时候还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汉时代周刊》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汉时代周刊》 第七十三章 流水线管理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我就是巨人 连载中图标 我就是巨人
  • 相宝 连载中图标 相宝
  • 修罗称雄 连载中图标 修罗称雄
  • 唯有牡丹真国色 连载中图标 唯有牡丹真国色
  • 趣味一班 连载中图标 趣味一班
  • 封狼居胥 连载中图标 封狼居胥
  • 红警之末世纵横 连载中图标 红警之末世纵横
  • 魔争 连载中图标 魔争
  • 透视村医在花都 连载中图标 透视村医在花都
  • 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 连载中图标 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
  • 蘑菇屋:我和虎鲸救了妹妹 连载中图标 蘑菇屋:我和虎鲸救了妹妹
  • 网游之逍遥美食家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逍遥美食家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