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把握,且得一试才知。
郑氏听说三位大夫要给儿子扎针,忙叫宛筠等过来伺候。
这针灸,自然不能三人同时下手。
因着三人平日里就各有擅长,故而,便推举了一位于针灸之术上还算擅长的,替陆铭施针。
老大夫将银针放于火上略略炙烤之后,便陆续扎进了陆铭身上的几大要穴。
也不知是正好碰正了,还是老大夫真有过人本事,这几针下去,陆铭的脸色,竟然奇迹般地,转好了。
这可乐坏了一屋子的人。
甭管是为陆铭高兴,还是为了自己而高兴,总归,大家脸上都是发自内心地欣慰笑容。
郑氏见老大夫扎针有效,也不催着芳翠去永宁侯府请人了。
老大夫又扎了几针,陆铭的脸色竟然越来越好,呼吸也越来越平稳了。
郑氏喜得当场厚赏了扎针的老大夫。
那老大夫脸色却有些奇怪。
他总觉得,这陆家大少爷好像有些古怪?
他自己的针灸水平,他自是知道的,要真有那么神,岂不早就将这位陆大少爷治好了?
从前他也不是没替陆铭扎过针,可是并没有这么显著的效果啊?
难道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正好碰正了?
其他两位大夫见扎针的大夫脸上有些犹疑,稍一细想,便知他在想些什么,遂小声劝他,“叶老别多想,您忘了,听说那顾家二xiǎo jiě,曾替大少爷施过飞云针法,想来,应是因为那个,大少爷如今身上的经脉不再阻塞,所以,您施针过后,才会效果显著的。”
话虽这样说,但他二人心中其实也有些怀疑。
郑氏她们不是大夫,可能并不会多想,但是,他们却不同。
叶善青的怀疑,他们心里也有,也明白,事情绝对不会是他们安慰叶善青那样简单。
其实,方才在替陆铭诊脉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陆铭的脉象跟平时有些不太一样。
从前,陆铭也这样发过病,每次也都这样凶险非常,但是脉象却跟今日不同。
总觉得,陆铭今日,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严重似的?
但这话,几位大夫都不敢说。
首先,这只是他们的猜测,并无拿得出手的佐证;其次,郑氏拿陆铭,那乃是眼珠子一样重视的,他们要是敢这么说,郑氏非活撕了他们不可。
所以,几位大夫虽然有些怀疑,但都没说什么。
甭管怎么说,陆铭的症状有所缓解了,都是事实。
这就行了。
见山楼这边折腾了这么大动静,府里其他地方,不可能不知道。
陆铭这边才确定情况好转了,陆敏便带着丫头过来了。
她跟陆铭是一母同胞的姐弟俩,感情一向好,每次陆铭病了,别说郑氏急的不行,她也是忧心如焚。
不过,她跟陆铭如今都大了,很多时候,见面也不方便,所以虽然住的不远,但常见面的时候,却不多。
郑氏虽娇惯儿子,对女儿的规矩,却很是重视,从不让女儿逾矩半分。
陆敏也很是守规矩,跟世家千金的礼教相悖的事情,她几乎从来不会做。
但今夜听说陆铭病危,她实在是担心,所以便起身穿好了衣服,带着丫鬟婆子过来了。
郑氏听说女儿来了,忙迎了出去。
“你怎么过来了?”郑氏将女儿挡在外堂,不叫进去。
陆敏向郑氏身后看了看,焦急问道:“娘,弟弟怎么样了?”
“已经没事了,叶大夫替铭儿扎了针,这会儿已经缓过来了。”郑氏知道女儿担心,也没忍心过多苛责,赶紧将陆铭好转的消息,告诉了女儿。
“那就好。”陆敏闻言,重重地松了口气。
“铭儿这边没事了,这么多人伺候着呢,娘也在,你快回去吧,你一个千金xiǎo jiě,这时候出来,给人看见了,多不好。”郑氏催促女儿回去。
陆敏张了张口,想说要进去看看陆铭,但话到了嘴边,又有些说不出口。
正犹豫着呢,外面有丫鬟进来报说,老太君跟护国公夫人林氏,和三夫人蒋氏来了。
郑氏跟女儿闻言,只好先放下话头,赶紧迎了出去。
这么晚了,将大家伙折腾起来,要是一般人,肯定觉得过意不去。
但郑氏却没有。
这一切在郑氏的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
陆铭之所以会这样先天不足,还不是因为当年她怀胎的时候,丈夫在战场上差点儿死了,她受了惊吓所致。
若非动了胎气,怎么会将陆铭生成这样?
所以说,这都是护国公府欠他们娘们的!
若是她们老爷不死
一想到这个,郑氏心里便如烈火烹油一般,难受得紧。
她赶紧摇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老太君也来了,她可以叫林氏没脸,但却不能叫老太君也没脸。
她知道,现如今他们娘仨所享受的尊荣,除去他们战死功臣眷属的原因,就是老太君的劲头在了。
老太君心疼他们孤儿寡母,所以事事迁就,她明白。
郑氏母女在院中迎到了老太君魏氏等人。
老太君一脸忧急,脸色十分难看,见到郑氏忙问她,陆铭怎么样了。
“幸好叶大夫医术高超,铭儿这会儿已经勉强稳定下来了。”郑氏说着,眼泪刷地一下,便落了满脸。
她也是真难受。
陆铭每次这样发病,她都跟去了半条命似的。
若是可以的话,她恨不能代替儿子受了这些罪。
可她做不到。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受病痛折磨。
魏氏听说陆铭的情况稳定下来了,也是松了口气,“多亏了叶大夫。”
“可说不是呢,这幸亏叶大夫医术高超,否则的话,铭儿”
郑氏说着,便哽咽了,否则什么,似乎再也说不下去了。
魏氏见她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温言劝了几句。
林氏跟蒋氏也纷纷劝解郑氏,叫她放宽心。
郑氏哭了一会儿,又听了三人的劝,似乎好多了,这才想起将魏氏等人迎进去。
魏氏等只以为她担心儿子,所以一时忘了规矩,也都没有多想。
况且这种情况下,便是多想了,谁也没法苛责她。js3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