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正说着,诸国群豪面面相觑,有一部分仍在盘算如何近身嫣丫鬟,有一部分已经被道娲吸去目光。被道娲吸引目光的人,不是在乎道娲洞虚期的实力,而是注意到她的美貌,她和嫣丫鬟的关系。
嫣丫鬟嘴角一挑,脸红道:“嫣儿是被逼无奈的。其实嫣儿也想问一句,此时此刻,你不在你的圣地西华,跑来有鳛国,有何贵干?”
道娲轻声道:“我是来找你的。”
嫣丫鬟大怔,双眼未眨,讶道:“来找嫣儿?”
道娲点头道:“嗯,就是找你。”
嫣丫鬟听此一言,心想:“道娲乃是圣地西华最高祭司,从来不会轻易离开,只会在西皇山、中皇山、皇人山邻近出没1,眼下不远万里迢迢,来到谯明山,却是为了寻找嫣儿,这是为何?”
正眼看向眼前青靴女子,问道:“道娲掌门,不会是你的蛇雨村出了什么事了吧?”
道娲重重点头,说道:“琅嬛姐姐果然神机妙算,自从觉醒青丙上书以后,天下之事基本没有可以难倒你的了。琅嬛姐姐猜得没错,蛇雨村确实出了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适才匆忙赶来,为的就是找你。本来以为琅嬛姐姐会在边春山,路途遥远,不由连夜加速,从蛇雨村出发,途径众兽山2、厎阳山3、薰吴山4、大次山5、小次山6、鸟危山、鹿台山8、龙首山9、女床山10、高山、数历山、泰冒山、钤山,最终去到中州。那时正值响午,太阳强烈,我有些不适应,所以停留一会。”
嫣丫鬟手腕处、脚腕处铃铛清脆一响,一面青铜古镜飘至胸前,愕然问道:“究竟是怎样的事情,令得道娲掌门如此着急见到嫣儿?”
道娲神情逐渐严肃起来,说道:“我去到中州,在丰山雍和镇碰见蠢姑娘,蠢姑娘告诉我,你仍在边春山伺候太清掌门,所以我又立马离开中州丰山,一路北上而来,经过单狐山、求如山、带山,来到谯明山下。打算继续往北,前往涿光山、虢山、虢山之尾、丹熏山、石者山,最终到达边春山。我本来打算去到边春山以后,再拜访你,未料却在这里感应到你的气息,下来一看,竟真在此。下来以后,那人以为我是你的帮手,飞到半空偷袭,所以……能见到你,算是计划完成第一步。”
她的目光,微微偏移,转到躺在地上那具无名尸体。此时此刻,无名尸体浑身发黑,面目狰狞,像是经历了非常恐怖的虐待。
听完道娲陈述,嫣丫鬟缓缓皱眉,怔道:“蠢姑娘?她在中州丰山?”
黄尘洗洗,月光遥遥。
人影包围过来。
谯明山,孟槐石像底下空旷场地。道娲适才落地,身后一道剑光照亮半空,一个独眼地仙杀了过来。何罗殿不远处,南宫曼雅赫然暴怒,赤红仙剑一分为四,瞬间组成诛仙剑阵。诛仙古剑、戮仙古剑悬浮身前,绝仙古剑、陷仙古剑
(本章未完,请翻页)悬浮身后。孟槐石像地下空旷场地,独眼地仙飞到道娲身后,心想:“按照琅嬛福地划分标准,修真者有筑基、开光、融合、心动、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渡劫十二个修炼等级,渡劫期以后,修真者才可以渡劫飞升,踏入仙人境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仙修仙者。天仙修仙者又有散仙、真仙、玄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金仙六个实力悬殊的修炼等级。渡劫成功可以成为天仙修仙者,渡劫失败,即是无法扛过雷劫,则会逐渐进入地仙层次。老夫当年粗心大意,没能成为天仙,但在地仙里边,也算是佼佼者,她一个洞虚期修真者,挡在老夫面前,分明就是找死!”剑光发出杀气,大叫一声:“蝼蚁之辈也敢前来谯明山,老夫分分钟灭了你!”
他飞刺而来,手里剑光眼看就要刺中道娲,黄尘阒然起飘,两道凌厉剑气冲破虚空,却是南宫曼雅紧握陷仙古剑,已经发动诛仙剑阵。
紧随两道剑气袭杀过去,脱离而去的诛仙古剑、戮仙古剑一左一右,分从两边,也疾然冲向独眼地仙。
****#****#****#****
1《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五百里,曰皇人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2《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山,其上多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3《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四百里,曰厎阳山,其木多稷、枬、豫章,其兽多犀、兕、虎、犳、牛。
4《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四百里,曰薰吴山,无草木,多金玉。
5《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三百里,曰大次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乍羊、羚羊。
6《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四百里,曰小次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7《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西南二百里,曰鸟危山,其阳多馨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8《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二百里,曰鹿台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乍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鸠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9《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二百里,曰龙首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海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10《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西南三百里,曰女床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山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百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馨石、青碧。
《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鹉。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西二百里,曰泰冒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山经海图·西山经·西次二经》注: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山经海图·中山经·中次十一经》注: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鳝,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鵌,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羚羊,其鸟多蕃。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山经海图·北山经·北次一经》注: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