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签押封神榜
“封神杀劫将至,为师的希望你勇敢面对,进入那杀劫走上一遭,一来在红尘之中磨砺,对修行有益,二来量劫既然起兮,便无可避免,躲也躲不过,倒不如主动进入一搏天命。”
“是,弟子谨遵老师吩咐。”玄灵圣母恭敬应声。
天地悠悠,时光如怅,甲子岁月一晃而过,这日,盘坐在道台上面的李仇,双目猛地一开,沉吟自语:“甲子岁月过去,距离百年之期不远了,诸圣急着签押封神榜了?”
说到这里,獒裂天周身混元金光一闪,消失不见了般。
不久之后,混沌紫霄宫内,大殿空旷,六圣在场,獒裂天同样也都降临,老子抓着封神榜,沉声道:“谁先来?”
“贫道不立教,没有弟子,自然无法签押此榜!”
女娲仍是第一个开口。接引蓦然双手合十,表示自己最后去签押。
老子早就签完了,上面‘太上老君’四个大字,表明签押封神榜的事情,和他人教无关了!
于是,只剩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以及李仇三人,通天性格直爽,知道躲不过索性第一个走上去,指间儿凝聚圣道力量,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不多时,五六十个弟子的名字,写了上去,却是截教外门之中一些根基浅薄,修为弱小,资质不好的弟子,上了榜。
“师弟签好了,该师兄了吧?”通体看向了原始天尊。
“哼!”元始天尊一声冷哼,大袖一甩,也走上前签上了数十个名字,众人还以为原始天尊多大气呢。
刚要刮目相看,可忽然间,都是脸色一阵儿僵硬,只见元始天尊签下的名字,赫然全都是阐教一些仙禽灵兽、道童、杂役的大名?
至于说阐教十二仙,却是一个都没有,简直岂有此理?
“原始,你还要不要面皮?你!!”通天教主大怒道。
“道兄,我等皆签押过封神榜,却是该你了!”元始天尊却是不理会通天教主和其余诸圣的鄙夷,看向李仇说。
李仇故作沉吟,笑道:“贫道只要一弟子,修行功德!”
(本章未完,请翻页)“唯一的亲传弟子龟灵圣母,前世更是四足擎天,今生天皇之师,舜帝之师,功德广大,却是不应上榜封神!”
“本来还不知如何是好的,但见了太上道兄手段,贫道才豁然开朗,不如就由我自己上榜吧?”
说到这里,李仇轻轻一笑,目中闪着深邃,蓦然露出果断之色,头顶浮现了斩尸之刀,此刀磅礴,向下轰然一斩。
嘭!一道巨响,在老子等诸圣瞳孔狠狠收缩时,獒裂天赫然以混元大罗金仙的道行,临场斩尸,一道妖光喷薄而出。
“嗡嗡!轰!”此光诡异而多变,落在紫霄宫大殿,陡然化作一个妖气缭绕的道人,微微稽首:“贫道长生!”
李仇咧嘴一笑,也不与他计较,于是写了长生后,而,接引道人有样学样,也是刷刷刷,在封神榜上,写了少数几个根基浅薄的西方教弟子,于是乎,众人就算都签押了,可还差呢?
“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如今才一百多位,距离圆满,还差太多,如何是好?”
老子抓着封神榜沉声问着。
诸圣皆沉默,面色一个个阴沉,獒裂天却笑道:“依贫道之见,不如剩下的名额,不签,等来日量劫中,各凭手段。”
“道兄此言大善。”老子等人想了,也只能点头同意了,不然的话,谁也不愿意签押,又能怎么办?
“嗡!”恰在这时,鸿钧道人出现,目光冷漠,仿佛天道附体一般,平静的看着诸圣和獒裂天,沉声问:“如何了?”
老子当即打开封神榜,给鸿钧禀报一番,说了自己等人商议的决定,鸿钧听了,也是点头称善,于是,众人都离开。
天地悠悠,时光如怅,在三界平静时,量劫,渐渐来!
“嗡嗡!”笼罩洪荒的劫煞气息,越发的明显了,随着夏桀的荒淫无道,人族夏王朝,终走向末路,湮灭在历史中。
商灭夏,立都朝歌!成为新的人族共主,当然,在大商这个共主之外,仍旧有着林立的诸侯国,那是众多部落形成。
九州诸侯国,数目近乎八百,敬服于商的强大,遵其为共主,其君主为天子,然而,各自,也都不断的发展势力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其中,尤其是以东西南北,四大诸侯为首,渐渐地,在那岁月里,一代代传承着,终于这年,年少的王子、子辛,在朝歌登基。
自号纣王,有闻太师、首相商蓉、亚相比干、皇叔机子等一众老臣进行辅佐,江山仍然稳固。
“嗡!”
只是,心有雄图,少年智高的纣王,和一众商王朝的肱骨老臣们不知,随着劫煞弥漫,商的大难,快来了。
纣王又能否在一众大臣的辅佐下,带领大商,在这封神量劫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此事希望渺茫,然,未来的事儿,谁又知道呢?说不定有一线生机呢,或许,或许吧!
大商纣王登基,睿智的少年天子,意识到东西南北四大诸侯越发壮大,心中起了警惕和担忧。
其中尤其对西伯侯姬昌,更是忌惮,西岐兵力,不一定强过其他三大诸侯,但有一点,十分的可怕,却是姬昌贤德之名,传遍八百诸侯国。
这种贤名,给姬昌带来巨大声望,这声望开始还少,但越来越多时,时至今日,好似隐隐形成一种共识。
似不论哪路诸侯攻取西岐,就是逆天而行,就是罪大恶极的叛逆一般。
刚登基之日,夜朝歌城,龙德殿,纣王穿着帝王服袍坐在龙椅上,下方闻仲、商蓉、比干等重臣,纷纷踏立。
“寡人登基,初掌天下,然,四大诸侯隐隐扩张,南伯侯鄂崇禹有勇无谋,不足为虑,北伯侯兵强马壮,不容小觑。”
“东伯侯姜桓楚老谋深算,不知隐藏多少武者高手,更有西伯侯姬昌,贤德之名,传于世人,隐隐地都已有不臣之心。”
“鉴于此种形势,天下乱将起,该当如何应对,寡人愚钝,还请诸位爱卿教我。”
纣王英武,剑眉星目,此时望着下面闻仲、比干等重臣,却是极为客气,郑重问。
“大王英明啊,竟能把天下形势,分析如此透彻,老臣深感欣慰。”
听到纣王询问,太师闻仲率先走出,看着纣王沉声道:“政事有商蓉老丞相在,臣不便插手太多,只是统军、练兵、训练将士方面,大可交给老臣,镇守朝歌足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