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禹铸九鼎
这是天数有定,唯有九州鼎出现,才能彻底稳定人族天地主角的气数,虽然替禹惋惜,但玄灵圣母不得不如此说。
“什么,鲜血浇铸九鼎,化作鼎魂?这”
禹听了身体轰然一颤,脑海中好似有天雷炸响,一瞬间,冥冥中他仿佛大彻大悟,知道了,这就是自己在这人族,最后的使命一般。
“既是为我人族虑,千秋万代长远计,此事,禹义不容辞!”好一阵沉默之后,禹的目光,慢慢坚定了起来,道。
“嗯,希望你不后悔!”龟灵圣母叹息,终究点头,而后探手一挥,一道光芒飞射入禹的脑海,其内是铸九鼎之法。
禹恭敬的拜了拜玄灵圣母,转身走了,他脚步坚定!
没有人想死,也没有人想化作鼎魂,失去自由,但有的时候,有些事情,该轮到你了,你就不得不去,禹就是如此。
这一刻,他想起了典籍中记载着的,妖庭屠人时,无数英勇赴死的武者们,他们的悲壮,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
对于那些隐秘,身为共主,他还是知道的,若是没有先辈族人的热血,也就没有今日人族的辉煌,更无三皇五帝?
先辈的热血和牺牲,是要铭记的,是绝不能忘怀的,先辈那份血性,更是不可磨灭和遗弃的。
这般想着禹的眼中露出坚定之芒,喃喃自语:“如今,该轮到我大禹去牺牲了!”
数月之后,人族部落之内,骤然飞起九尊巨大的鼎,那鼎的气势磅礴,惊天动地时,让苍穹色变,无穷功德在汇集。
“今日我人族,禹愿以自身精血,浇铸九州鼎,神魂不入轮回,化作鼎魂儿,永世镇压九州,保我人族山河永固。”
“血铸九鼎,身化鼎魂!”陡然就在所有人族和大神通惊讶之际,禹飞天而起,他仰天大笑。
那笑声悲壮而豪迈,却蕴含无悔,身体轰然炸开,那爆裂之声的背后,是无尽滚热的鲜血。
这血分为九分,分别融入九尊大鼎之内,其魂,融入最中央的一鼎之中,禹死了。
“不,共主,不要弃我等而去。”这一刻亿万人族有感,一个个顶礼膜拜,无尽信仰统统融入九州鼎。
嘭,在那天轰地鸣,九鼎散出万丈光辉,分别落入东方大地一块土地之中时,洪荒东方,最中央之处。
最肥沃的一块儿土地上,也是人族密集之地,骤然掀起了一层九州结界。
“嗯,大禹王以血浇铸九州鼎,果然悲壮!”这一幕自然引起三界大神通的注意,一个个纷纷感慨,叹息不已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哼!大禹治水和九鼎功德,都便宜了这青莲道人!”诸圣却是各自冷哼一声,对于禹的死,仿佛不置可否,面色阴沉。
天降功德,其中八成,融入九州鼎,让九州结界,越发璀璨,防御力大增,而剩下的二层,却是归属于玄灵圣母了。
“唉,一切都结束了,该回去了!”玄灵圣母叹息道。
悲痛之余,她不理会禹死后,人族内部发生的纷争,不理会最终人族共主之位,归属于谁,而是独自驾云,离开了。
她要回九山,闭关修炼,争取早日突破、斩尸!
岁月就这么缓缓流逝,人族大禹王陨落后,又是一个甲子过去了,在那岁月里,那年,那天,淮水流域。
这一次白袍男子独自来得,他放出一只奇特小兽,啊呜一声吞了灵宝所化囚封巫之祈的井,而后带着水妖巫之祈,离开淮河。
“嗡嗡轰”此时玄灵圣母有感,却忙于闭关,没太在意,还以为巫之祈自己待不住,打破那枯井囚封。
岁月悠悠的飞逝,大禹王陨落已过去了太多年,经历了一番角逐之后,夏王朝兴起。
成为了新的人族共主,禅让制也被废除,变成了父传子,子传孙的家天下,人心也在变。
慢慢地太多人族,在那岁月里失去了淳朴的本性,虽然大多数还都善良,可却潜移默化中,在那岁月里,生而好利。
“嗡!”这年,这天,一股微弱的劫煞气息,从九霄之巅开始扩散,弥漫整个三界,天机陡然微微混乱了起来一般。
天发杀机,这是量劫将至的前兆啊?大神通眼皮狂跳!
“量劫,又要来了么?”
这一刻,各自道场中的诸圣身体轰然一震,皱起了眉头,下一瞬,苍老的鸿钧之声传入了诸圣的耳中:“封神杀劫将至矣,尔等速速来我紫霄宫!”
“嗯,是老师的声音?”三清、接引等众圣身体纷纷一震,眼皮微微跳动着却不敢怠慢,起身踏入苍茫混沌内。
同样是在这一刻,九山道场,李仇猛地双目一开,目中露出混元之意,更有血色的光。
遥望苍天,似看到诸圣急匆匆直奔紫霄宫,又似看到那弥漫三界的劫煞气息一般。
“封神量劫,终于来了么?”低声自语时,李仇双眼一眯,眼中露出诡异之光。
苍茫混沌,紫霄宫屹立,大殿中央,诸圣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默,等待之中,没有人率先开口。
终于许久之后,虚无扭曲,道韵流转着苍老的鸿钧,身影出现在紫霄宫道台上。
他的气息飘渺,眸光深邃,冷漠如天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页),让诸圣看不透其内心想法,只能身体一震,纷纷恭拜:“弟子拜见老师!”
“嗯,尔等,却是来了!”
鸿钧脸色平静,淡淡点了点头看向老子等人沉声道:“为师的今次召集尔等来紫霄宫,却是因着量劫再起,此乃封神一役,神仙杀劫尔。”
“现如今是人族大兴,那么,敢问老师,此次量劫,应在何方?”诸圣面面相觑一番,心中各有算计,元始天尊问。
“嗯!”老子、接引、女娲等人,也纷纷望了去。
听了元始所问,鸿钧目光一沉,郑重道:“此次封神量劫发生在人族内部,但,却是要应在尔等诸教派的弟子身上。
夏灭商兴,然而王朝更替不可避免,商发展到极致,却是合该有天命之主诞生。
更有应劫人出世,持封神榜,打神鞭辅佐人王,主运朝更迭,彼时众仙犯杀劫,合该归于神道。
“什么?这是让我等弟子应劫,封神?”
诸圣听了,除老子和女娲脸色平静之外,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皆神情一变。
“老师,如何度过此次杀劫?”通天教主急忙焦急的问。
鸿钧却是微微摇头,沉声道:“封神劫中,诸教弟子分为三等,根基深者成其仙道,根基浅薄者,成其神道,上榜封神,入三十三天供昊天、瑶池驱使,最后一等,身化飞灰。”
说完鸿钧大手一挥,手中出现两件宝物,极其神异,其中一个乃封神榜,另一个是打神鞭,此鞭呈黑色,非金非玉。
“这封神榜和打神鞭,老子保管,尔等商议一番,百年之内签押封神榜,来日应劫人出世之时,此宝再交给他吧。”
鸿钧见了老子等人望来,平静的开口,探手一抛,而后自己的身体就缓缓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在紫霄宫一般。
“嗯!这?既然老师吩咐了,众位道兄,哪一个先签押封神榜?”老子手中握着封神榜、打神鞭,脸色一阵儿阴沉。
“贫道久居混沌娲皇宫,不立教,不染因果,门下亦是没有弟子,无法签押封神榜!”女娲神情一动,淡淡的开口。
“哼!”老子等人面色阴沉,一声冷哼,却也拿女娲没有办法,毕竟,事实上就是如此,女娲是唯一不立教的圣人?
带着一股郁闷,众人都望着老子手中封神榜,准提圣人忽然间忍不住道:“我西方教弟子不多,且不出灵山,在那八德池边沐浴功德,算是根基深厚,功德广大,不当上榜。”
“什么?准提师弟之意,莫非你西方教一个也不签?上榜封神者难道都是我等教派?”
一听这话,三清目光一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