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9 道人

《三国之最风流》 9 道人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在微博上传了几个汉代的画像、摹本,童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计传了亭长、住宅样式、轺车、博戏、市集、老者等几个图。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woshizhaoziyue

    ——

    路上的对话只是士子间最寻常不过的交谈。也就是荀贞出身荀氏,否则秦干、刘儒两人也不会自降身价,和他一个“亭长”平等对话。

    来到南平里,三个人在里门口处等了一等,待杜买找来本地里长,把车、马留在里门外,继续前行。

    荀贞观察里,见道路、大小、房舍布局和“大王里”相仿,不过热闹很多,不像大王里清清静静的。不时有人出出进进,路边种的有树,小孩儿们在树下玩耍。

    秦干说道:“去年大疫,死者枕藉。前任亭长郑铎施药及时、救治得力,在今年的考课最为优异,被拔擢入了县。吾很长时间没来过繁阳了,今日一看,当称得上优异二字。”

    刘儒说道:“是啊。前几天我还听廷椽胡公说起繁阳,说巡遍县,诸乡、里病故者甚众,唯繁阳亭百姓安居,好像没有受到去年疫病影响似的。郑铎以亭长之职,拯救生民,功劳大哉。”

    刘儒勉励荀贞,说道:“郑铎仅略识字,就能做出这样的成绩,荀君出身名门,有异常人之志,定能远胜於他。”

    他们都穿着官袍,佩戴着印绶,来往的里民无不退让行礼。

    秦干指了指在树下玩耍的孩童,说道:“郑铎虽有救治生民的功劳,但不足‘教化’。如今已是九月,农忙早过,怎么还有这么多的孩童没有入学呢?”

    里长陪笑说道:“郑君在时也屡次督促,但乡下人只能看到眼前小利,指望孩童能帮手养家畜、整菜畦,换些钱财,或拾粪柴、挖野菜,聊补家用,故此肯送孩子去上学的不多。”

    秦干说道:“谚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就算钱财再多又如何?为人不知圣贤之言,如何立足世间?钱财总有用完的一天,只有经书才能受用一生,泽被后人。”

    里长说道:“是,是。”

    秦干公私分明,闲谈时谈笑风生,说到公事不容情面,正色对荀贞说道:“卿以冲龄,自请从仲通先生读书的故事,吾久闻矣。卿既好学,又慕仇季智之德,当知教化之重,以后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荀贞应道:“是。”

    自里门入内,一路行来,他说话不多,但观察得很仔细,早已看出里内民口虽众,经济状况却与大王里基本相同。进出的里民大多面有菜色,敝衣绳履,强一点的,也就是多个帻巾包头、衣服上少几个补丁而已,孩子们脏兮兮的,衣不蔽体,穿鞋的都没几个。

    他心道:“连年灾、疫,兼并严重,朝廷却依然急征暴敛,地方凶猛如虎,百姓辛劳一年,所得不足糊口,民不聊生。有钱的富人良田千顷,奴婢、徒附万计;没钱的穷人卖田卖宅、卖妻卖子,什么都卖完了,再卖自己。连饭都吃不上,又怎么会入学堂、读经书呢?”

    他穿越后,为了熟悉时代情况,去过邻近乡里调查研究,所闻所睹,触目惊心,老百姓生活之困苦,超出想象之外。有时半夜从噩梦醒来,他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庆幸:幸亏穿越在了荀氏,家有良田宅院,不愁吃喝,要不然,恐怕早饿死路边了。

    十余年间,两次大疫。

    十余年间,各地水灾、大旱不断,七州蝗灾几乎波及天下,无数百姓抛家弃舍,迁转流离。

    相比外郡,颍川还算好的。荀贞听游学外地的族人回来说:“比岁不登,百姓饥穷,流离乡野,饿殍道边,仿佛二十年前。”

    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的水灾、蝗灾,影响到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郡县,几十万户百姓倾家荡产,流浪在外,死者道边,枕藉相望。於今的情形竟与之相似,可见天下的黔首困苦到了什么程度。

    荀贞惧怕黄巾起义,因为他怕死,他怕死,是因为他至少有的吃、有的穿。

    可是,在越来越了解时代情况后,在见到越来越多的百姓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而富人、贵人却连栋数百、锦衣玉食后,他不能不想:“老百姓怎么能不起来起义、造反呢?”

    荀贞听城的孩子们唱过一首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很多年前,在他穿越之前,上学时读过这首民谣,但当时并无什么感触,而今听来,感同身受。他分明从听出了时代的黑暗和百姓的不甘。

    他依然保持着恭谨,落后秦干、刘儒两人半步,一边回忆往日的听闻目睹,一边听着秦干的指令,口诺诺应是,心里却不免叹息,想道:“秦干素有干吏之名,不是没有能力的人。他师从郑玄,难道不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么?我看不是这样,应该是因为他生於斯时、长於斯时,从小到大,老百姓过得都是这样的日子,故而习以为常。”

    ……

    在里长的带领下,诸人很快到了王屠家外。

    王屠卖肉为生,生活条件比寻常百姓好得多,左右十几家,数他家的宅院最为高大。

    里长上前敲门,开门的是王屠女儿,见是荀贞领着官人们来到,忙不迭地素拜行礼。“素拜”,是女子的礼节。男子下拜,要双手触地,而女子通常不必如此,称为“素拜”。

    王屠女儿年纪不大,十三四岁,大概哭了一个晚上,双目红肿。昨天在亭里时,荀贞没注意她,此时看来,她个子虽不高,皮肤有点黑,但眉目清丽,是个美人胚子。

    秦干请她起身,叹道:“年弱失怙,着实可怜。吾乃县贼曹,为乃翁的案子而来,你母亲在不在家?”

    “在的。”王屠女儿年龄小,见识少,低着眉,不敢看人,小声地回答道,“请诸公进来吧。”

    荀贞请秦、刘先行,步入门内。

    王家的院子比许家大很多。王屠专卖狗肉,他家的院子从隔开,一边住人,一边是狗栏,见诸人进来,狗吠大作。不但吵人,味道也很重。

    刘儒微微蹙眉,用袖子掩住口鼻。

    王屠的女儿局促不安,抓着襦衣的边角,对着狗栏小声地说了几声:“别叫了!别叫了!”却毫无作用,她更加彷徨无助。秦干说道:“莫理会犬只了,带吾等进屋。”

    当下,在一片狗叫声,王屠的女儿头前领路,将诸人引到了堂屋门口。她犹豫下,站定脚步,可能是不知道应该直接带人进去,还是先通报一声。

    离得近了,荀贞听见室内似有男子声音,问道:“有别的人在?”

    “请了原师,正在治病。”

    “原师?”

    杜买总算找到了说话的机会,抢在里长之前说道:“便是原盼了!……”问王屠女儿,“是原盼么?”

    王屠女儿垂首答道:“是。”

    秦干问道:“原盼是谁?”

    “本地最有名的太平道人。”

    秦干、刘儒不约而同皱起眉头,对视一眼。荀贞默不作声,视线越过王屠女儿,往屋内瞧了瞧。屋门掩着,瞧不清楚。

    秦干问王屠的女儿:“你母亲骤得急病,应是忧伤过度、伤了内腑的缘故,为何不请个疾医来看?”秦汉沿用周制,将医学分为四科。疾医管内科。

    杜买笑道:“秦君常在县,有所不知。这个原盼,听说是‘大医’张梁的弟子呢!在去年的疫病治好了不少人,颇有灵验。”

    王屠女儿怯生生地说道:“前几天阿翁感染风寒,也是请了原师来治,次日就好了。”说起她的父亲,眼圈一红,又差点掉下泪来,楚楚可怜。

    里长也附和说道:“是啊,是啊。原师的符水比药管用多了,只要虔诚信仰,不管得了什么病,都是一吃就好。”

    秦干冷笑两声,说道:“装神弄鬼,也就骗骗愚夫愚妇!”

    刘儒也是冷着脸,说道:“可恨朝廷不听忠言,放纵不管,任此辈哄骗世人。”

    杜买、里长不是傻子,听出了秦、刘二人话的意思,都是呆了一呆,想道:“秦、刘二君好像对原师非常不满?奇哉怪也,却是为何?莫非原师得罪过他们?”

    秦干号称能吏,乃郑玄门徒,眼光见识俱有;刘儒是刘家子弟,他的族人刘陶曾为杨赐的椽吏,杨赐上书天子请求禁太平道的事情,他不但知道,且深受影响,以为然。有这样的背景,两人对太平道深恶痛绝不足为奇。

    荀贞心道:“昨晚才刚想要摸一摸本地太平道的底儿,今天就碰见‘本地最有名的原师’。机会难得,不可错过。”问秦、刘二人,“……,秦君、刘君,要不要进去看看?”

    “也好。”

    里长推开门,秦干昂首直行,余下诸人鱼贯跟随,一行人来到室内。

    ……

    室内有两个人,一卧一站。

    站的人拿根九节杖,绕床疾行,一边疾走,一边念念有词。外边院骤起犬吠,他却充耳不闻,丝毫不受影响。

    床上躺着的人盖着被褥,闭着眼,可能睡着了,一动不动。

    拿九节杖的人声音时高时低,似吟如唱,度太快,听不懂吟唱的什么,明知荀贞等进来,却恍若无人一般,过了好一会儿,才算施法完毕,停下脚步,从袖取出两页黄纸。

    荀贞眼快,瞧见上边曲曲折折的画了些甚么,应是“符”了。那人说道:“拿个碗来。”

    王屠女儿早备下的有,捧了个陶碗过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案上。

    那人将符点燃,丢在碗,等燃尽成灰,递将过去,说道:“这符有大/法力在,可辟邪除祟。添些水,喂你母亲饮下。等她醒来,再教她叩头思过,想想都做过什么错事,向我师忏悔,这病就能好了。”

    王屠女儿唯唯诺诺的,原师说什么,她听什么。

    秦干听了几句,忍不住,直言质问,说道:“用这符水治病,你有几成把握?”

    原师慈眉善目,尽管是被请来治病救命的,对待王屠女儿的态度却不倨傲,此时见问话的是官吏,也不谄媚,和和气气地说道:“只要诚心,什么病都能治好。”

    “吾认识一人,去年染上伤寒,一样请了你们来治,却没能治好。”

    “没能治好,自是因他心不诚。”

    “那么这诚与不诚,如何判断?”

    “举头有神灵,诚或不诚,神灵自知。”

    荀贞心道:“病好了是因为心诚,没治好是因为心不诚。诚或不诚,全由神来判断。虽然谬论,却难以驳斥。”又想,“死了的便死了,病愈的却定会成为忠诚信徒,也难怪太平道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秦干满脸厌恶,挥袖说道:“去,去!”

    原师的修养甚好,也不恼怒,又对王屠女儿交代了几句,说道:“事已毕,俺就告辞了。告诉你母亲,不要太伤心难过了,死者已逝,生者还要生活,不能沉湎过去,总归要向前看的。况且,县君神明,定不会使贼人逃脱。……,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俺。”

    他向秦干等人作了一揖,便要离去。

    王屠女儿请他留步,取了十几个钱过来。他不肯接,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俺不是为钱而来。你阿翁已遭不幸,你母亲又卧床不起,帮你们是应该的事情,这个钱,俺不能拿。”坚辞不要,分不取。

    荀贞以往也听说过很多类似的事例,太平道的人治好了患者的病,却因为患者家贫困而不肯要钱,很是慈悲善良。想想也是,太平道如无独到之处,不是行事慈悲,兼且劝人向善,朝廷又怎会一直置之不管?不是体贴民意,百姓又怎会纷纷信仰入教?

    秦干、刘儒冷眼相看,不为所动,等原盼离开后,秦干叹道:“此辈外仁内猾,今朝廷纵之不管,日后必成祸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国之最风流》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国之最风流》 9 道人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重生之恰恰年华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恰恰年华
  • 总裁掠爱成婚 连载中图标 总裁掠爱成婚
  • 重生之陈泽的平凡人生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陈泽的平凡人生
  • 朕不做老攻好多年[快穿] 连载中图标 朕不做老攻好多年[快穿]
  • 萌妻出没,闷骚老公求抱抱 连载中图标 萌妻出没,闷骚老公求抱抱
  • 吃掉地球 连载中图标 吃掉地球
  • 北辛 连载中图标 北辛
  • 重生都市至尊 连载中图标 重生都市至尊
  • 闯入贵族男校 连载中图标 闯入贵族男校
  • 阴阳玄咒 连载中图标 阴阳玄咒
  • 太子殿下,求你别宠我 连载中图标 太子殿下,求你别宠我
  • 破天逆狂 连载中图标 破天逆狂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