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52章 主力来援

《晚清第一枭雄》 第52章 主力来援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10月11日,洪秀全、杨秀全抵达长沙,亲自指挥进攻长沙。

    此时,太平军的处境极为不利。

    先看敌军,清军绿营正规军已有五万人,另有数万临时招募的乡勇。将有向荣、江忠源、和春、张国梁等良将,兵有镇筸兵、楚勇等勇卒。

    清军指挥也改变了初期互不隶属、互不服气的混乱局面。之前,长沙城内“一帮办大臣、二巡抚、四提督、八总兵,副将、道府十数人”,堪称旷世奇闻。

    就拿巡抚来说,就有故湖南巡抚骆秉章、新任湖北巡抚罗绕典,唯独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却迟迟没有到任。

    随着形势的恶化、咸丰的催逼,已革职钦差大臣赛尚阿竭尽全力,试图戴罪立功,指挥军务颇为卖命。(新任钦差大臣徐广缙仍然不敢赴任。)

    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有左宗棠、敦嵩焘辅佐,总理民政、城防事务。

    提督向荣总揽前线军事,和春、常禄皆是向荣旧将,一向对其膺服,军令畅通。

    清军方面理顺了指挥关系,又仗着人多,很快便筑起了数道营垒、沟堑,将太平军包围在城南一隅。

    太平军三面受敌,一面临着湘江,处于兵法上所说的“死地”,形势十分不利。幸而太平军骁勇善战,筑垒固守,清军不敢十分紧逼。

    洪秀全、杨秀清一到长沙,立即召集众将商议,企图以郴州主力新锐之师,大举进攻长沙。

    杨秀清自恃太平军战斗力强,洪秀全则深信天父在天保佑。两人不顾敌强我弱,对长沙已是志在必得。

    众将都知道洪杨二人主张立即进攻长沙,纷纷附和二王。

    曾水源等先锋军急于为萧朝贵报仇,又师久无功,急于捞回面子。

    从郴州新来的太平军主力,如石达开等,对眼前的形势太过乐观,认为长沙与郴州、永兴一样唾手可得。

    曾水源说:“天军已在长沙城下苦战一个多月,清妖已经疲惫不堪,已然是强弩之末。天军主力来援,正可急攻猛打。”

    曾水源接替萧朝贵为先锋军主帅,连日苦战却毫无战绩。好不容易等来主力,岂肯放过这个机会?

    林凤祥也发话了,说:“西王功勋卓著,却被清妖偷袭,不幸薨于长沙。我们要为西王报仇血恨,尽快攻下长沙,把清妖全都宰掉。”

    萧朝贵对林凤祥有知遇之恩,也是林凤祥在太平军中的靠山。如今恩主已死,林凤祥血性男儿,是太平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岂能不为他报仇?

    石达开坐在位上,显得急不可耐,说道:“长沙为湖南省会,所谓名城巨邑,堪作天国之都。若能打下长沙,咱们就能安置军中的数万家眷,就能腾出手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此一战,非夺长沙不可。”

    石达开是诸王中最年轻的,也最好战。杨秀清令他呆在中军,护卫太平军主力。石达开颇不自在,早就盼着到战场上和清妖厮杀了。

    其他诸将全都赞成立即进攻长沙:

    “咱们有数千土营,又在永兴得到数百个红药工人,正可使出拿手好戏,‘穴地攻城’,从地下进入长沙。”

    “我看呀,咱们也无须挖地道,趁着夜色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即可。”

    “听说这长沙建于两千年前,里面珍藏了无数珍宝。咱们攻进长沙,正可拿取里面的珍宝进献天父,正可以长沙为小天堂,兄弟姐妹俱得享福……”

    底下倒有几个明白人,冷冷听着众将言语,却不肯附和。

    洪秀全见状,便点起名来,要他们发表意见。

    首先是李开芳,他在长沙城下顿兵已久,对敌我之势十分清楚。他说:

    “目前清妖人多,天军人少,应当速战速决,集中主力与清妖会战,先打垮清妖士气。蔡公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若能夺下蔡公坟,便能与妙高峰大营连成一体,成不败之势。

    “然而,天军数万人马局促在城南一隅,四面受阻。一旦迁延日久,粮草、弹药、盐油都成问题。因为,小人以为,天军应当分出兵马,开僻新的战场。”

    说到紧要处,李开芳戛然而止。他的一番话给众将泼了盆冷水,惹得大家议论纷纷。

    太平军中虽然粮食充足,但一向缺盐缺油。清军对其严密封锁,太平军缺盐缺油已久,士卒每天只能食用少量油盐,浑身无力。

    再说当前局面,太平军数万人马,全都局促在长沙城南,连营十里。三面临敌,一面临水,是名副其实的“死地”。若清军全力进攻,太平军势危矣。

    洪秀全对李开芳的建议不置可否,转而问起罗大纲。

    罗大纲不假思索,说道:“开芳说得在理。老夫前日与清妖交手数回,深知此次不同往日,清妖翻遍了家底,凑出这许多兵马。长沙城高墙厚,一时恐难攻克。老朽以为,咱们应当渡江而西,占据湘江西岸,与城南大营连成一片。”

    罗大纲直言西向渡江,说出了李开芳不敢说的话。

    洪秀全仍未表态,脸上却露出几分不悦。

    问到吴捷了。吴捷深知,当前形势利于敌而不利于我,太平军在历史上未能攻克长沙,此刻依然攻不下长沙。他主张放弃长沙,直奔岳州。

    可是,太平军上至诸王,下至士卒,无不盲目自信,无不渴望早日进入长沙。他擅自建言放弃长沙,岂不要激怒众人?岂不让别人误以为,他一贯标新立异,以邀王宠?

    吴捷在心里仔细掂量了下,说道:

    “愚以为罗大人说得有理。兵法云‘制人而不制于人’,当前天军营地局促,处处受制于敌。不如分兵到西岸,在西岸建立牢固据点,再登陆湘江中的水陆洲,将西岸、东岸的天军营地连成一片。如此,天军将夺得长沙战场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李开芳、罗大纲、吴捷三人都是太平军大将,已在长沙苦战多日,对长沙战事的认识自然更加深刻。

    众人听后,不免小声议论起来。

    洪秀全甚是不悦。再看杨秀清,显然也有些犹豫,既不想舍弃眼前的长沙,又担心战事不顺,将太平军陷入绝境。

    洪秀全说:“天军长途奔袭六百里,正是为了夺取长沙。目前长沙就在眼前,大军士气正旺,正可一鼓作气,直下长沙。西王之仇不可不报,长沙不可不夺。”

    洪秀全说完,众将纷纷大声附和起来:

    “天王说得对,必须为西王报仇,踏平长沙。”

    “就算清妖人多,可天军有天父保佑,历来能够以少胜多,永安、道州、郴州便是明证。就算长沙城高壕深,咱们也要勇夺长沙,再续辉煌。”

    “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天军结营在长沙城南,已经历时近两个月,坚若磐石。纵然清妖人多,却丝毫不能进犯天军大营一步。由是可知,天军大营牢不可破,清妖纵使人多也无能为力!”

    ……

    眼看群情激昂,洪秀全甚是得意。杨秀清见状,只好说道:

    “天军主力正在陆续抵达长沙,大军士气正高,人心可用,正可全力进攻长沙。预计到后日,后卫军便可抵达长沙。到时,全军聚齐,兵力雄厚,士气正旺,正可会攻长沙。土营刚刚成军,可让他们连夜挖掘地道,穴地攻入长沙。

    “罗大纲熟悉水战,着你与吴捷实地勘察渡江路线。万一攻城失利,就着你进攻湘江西岸,开辟新的战场。现在晚稻也成熟了,正好割取西岸的新稻,让将士们尝尝湖南的新米。”

    说完,杨秀清哈哈大笑,众将也跟着笑起来。

    吴捷觉得,杨秀清所作的部署,既迎合了洪秀全以及众将的心理,又切合当下战斗实际,确是当下不二之选。

    其实,依吴捷看,太平军应当趁清军齐集长沙之际,掉转方向,奇袭岳州。

    可是,太平军中妇孺老弱太多,清军又多骑兵,肯定会赶在太平军之前到达岳州。

    而且,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作为太平军领袖,为凝聚士气、打击清妖、号召全国计,太平军都应该与清军打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会战。

    历史,就这样沿着既定的步骤,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晚清第一枭雄》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晚清第一枭雄》 第52章 主力来援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 连载中图标 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
  • 战国红颜妃子泪 连载中图标 战国红颜妃子泪
  •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连载中图标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 战火青春 连载中图标 战火青春
  • 风流万岁爷 连载中图标 风流万岁爷
  •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连载中图标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 甘心 连载中图标 甘心
  • 异能美女养成记 连载中图标 异能美女养成记
  • 吾家爱女成长中 连载中图标 吾家爱女成长中
  • 极品天王的冰美总裁 连载中图标 极品天王的冰美总裁
  • 无尽攻略系统 连载中图标 无尽攻略系统
  • 倾君容颜 连载中图标 倾君容颜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