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三国幼麟传 > 第205章 绿沉枪

《三国幼麟传》 第205章 绿沉枪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传说姜维也是听说过的,此番再闻赵云提起,旋即联想到温侯当年凭借长戟快马驰骋中原无敌手的情状,不由悠然神往。


    但闻赵云又道:“昔日少年时,老夫曾与河北文丑一战,五十余合未分胜负……这一战,老夫所获匪浅,故而以弱冠之年即迈入一流之境,本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可惜从此之后,再也不曾在战阵上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哎,此事,说是幸运也是幸运,说是不幸也是不幸。”


    姜维问道:“关、张皆万人敌,难道不算旗鼓相当的对手吗?”


    赵云摇头道:“大抵一流的武艺,都是从战场杀伐之中得来的。唯有死生之间的灵光乍现,方能引人得窥门道。切磋比武么,总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姜维恍然大悟:“原是如此。维受教了。”


    赵云顿了一顿,重新正视姜维,道:“伯约你的枪路和老夫的很像,偏于先防守,再反击;能胜,但不能速胜。若再要有进益,须在‘气力’二字上多下功夫。”


    姜维知道赵云这是要指点自己了,当下抱拳道:“还请将军指点!”


    赵云笑了笑,转身朝着赵广道:“将为父所藏宝枪取来。”


    赵广应了一声,抱拳而去;不一会儿脚步声复起,赵广面色微红,双肩扛着一杆长枪回转。


    姜维瞧他行进之间步履阑珊,便料定这柄长枪必定极其沉重。


    赵云单手接过长枪,轻轻耍了个花枪,随后将枪柄顿于地面。


    在姜维看来,这一下顿地也不如何用力,但脚底却传来一阵震动;凝神望去,被枪尾触到的地砖居然裂了一块,枪尾亦入地三寸,不由愕然。


    赵云目视枪身,缓缓道:“此枪名曰‘绿沉’,取用天降陨石寒铁铸就,重六十八斤,乃是公安公(刘璋)府库所藏宝物。主公入蜀后,蒙其恩德,将之赐予老夫……”


    说到这儿,他拿手掌轻轻摩挲枪身,脸上现出追忆之色,良久方继续道:


    “老夫若能早些得此宝物,便能将此大巧不工之器融入自身枪法之中,以器代势,进而弥补‘不能速胜’这一缺陷,未必便没有机会臻至绝顶。只是……我俩见面之时,老夫已经年近五旬,武艺之道,大抵止步于此了……”


    姜维能够听出赵云的不甘和无奈。身为一名武人,一辈子最大的追求,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便是武道的极致。


    他的感慨,大抵就在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之计在于少年。古人五十,是知天命之年,逝者如斯,少年不再,纵然空怀宝器,却是天不假年,再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力了。


    姜维正待安慰两句,却见赵云左腿一踢枪尾,右手发力,将长枪直直抛来。


    这一下来势颇急,两人只隔了不过两丈,姜维大惊之下,慌忙伸手去接。


    饶是他已经得知此枪重六十八斤,仓促之间做好了架势准备,但长枪本身的重量加上赵云推枪之力,仍是让他大吃一惊,“腾腾”后退出数步方才止住。


    入手处,只觉枪身既沉且凉,粗糙不堪;细眼望,但见枪身长一丈一,枪头长一尺三寸,竟是比寻常长枪长出了许多;枪体材料因为是天降陨铁之故,黑色的表面隐隐泛着暗绿色的金属光泽。


    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条不甚起眼、又黑又粗又长的铁棍而已。


    正端详间,赵云笑道:“今日便将此枪赠你了。”


    如此宝枪,赵云说送便送了,姜维受宠若惊,正要推辞。


    赵云却上前一步,摆手打断道:


    “老夫年事以高,自己怕是无福消受了;统儿、广儿天资有限,也非宝枪良主。纵观尔等年轻一辈,论人品,论武艺,论资质,也唯有伯约你才有资格拥配此枪。”


    顿了一顿,又道:“更何况,老夫也想看看,以你我之枪路,辅以此等宝物,究竟能否突破瓶颈,得窥绝顶之境……还望你勤加练习,早日将此大巧不工之物融会贯通。如此,也算了了老夫一桩心愿。”


    姜维听出来赵云选了他作为绿沉枪之继承人,一是因为他入蜀以来表现出来的人品、才华已经深得认可;二来是因为赵云亦寄希望于他可以精研苦修,将这一路枪法发扬光大。


    这时,边上的赵氏兄弟满脸笑意,齐齐上前恭贺,丝毫不因父亲将如此至宝传于他人而耿耿于怀。


    姜维登时感动不已,只觉赵云一家高风亮节,令人钦佩;而赵云对于自己之厚待,更令他生出无以为报之感。


    他强忍心中激动,双膝跪地,真心实意道:


    “小子初见将军时,便已存说不出的钦佩仰慕;又蒙将军厚恩以待,实在无以为报……今日小子诚心诚意,恳请拜将军为师,日后自当恪遵教诲,严守规矩,孝敬师长,还望成全!”


    说罢,以额触地,不住磕头。


    待他磕到第六个时,赵云面上现出欣慰的笑容,上前将他扶起,笑道:


    “晚年能得遇如此佳徒,老夫何幸之有也!”


    姜维知道赵云这算是答应了,大喜过望,当下改口称呼:“师傅!”


    在一旁观礼的赵氏兄弟对他在荆州的壮举,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含笑相视,心中皆道,能与如此人物成为师兄弟,实乃幸事。


    两兄弟喜形于色,齐齐上来见礼,口称“师兄”;姜维不肯托大,也称二人为“师兄”。


    三人谁也不愿退让,只不住作揖推让。


    最后还是赵云出面,问清三人年纪,时姜维十九岁,赵广十七岁,赵统十五岁,最终定下以姜维为兄长。


    三人定下名分后,其乐融融,亲近之意更显。


    时小白正在马厩之中风流快活,不时传出欢快的嘶叫声,整整一日都没有出来的意思。


    而姜维拜师已毕,便不再催促,索性留在赵云府中与赵氏兄弟练习武艺。赵云亲自从旁指导。


    三人自然也免不了比试切磋一番,这也是他第一次与赵氏兄弟比武。


    几番交手下来,姜维发觉赵氏兄弟的招式练得十分纯熟,法度严谨,可见平时练功必然十分努力;但也因为过于一板一眼,以致拆招之间缺乏灵活。


    他二人的武艺根基扎实,比糜威稍强一些,比之张苞、关兴则大大不如。


    但胜在二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当做具体命令的执行者,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抵天赋这种东西能够遗传,但不能尽传,赵氏兄弟没有遗传到乃父在武学一道的惊才绝艳,却传到了乃父人品习性。


    时光匆匆,一昼之日,倏忽即过。


    期间,赵云还细细点拨一番绿沉枪的练习要点,着姜维回府后好生练习。


    一直呆到晚膳后,马厩方向终于传来小白高亢入云的嘶叫,那是一种极度畅快后的宣泄。


    四人便前往马厩查探,竟见厩中所有母马围绕着小白转圈;而小白两股战战,但依旧作出一副奋蹄扬鞭、还欲再战的模样。


    赵云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来:“你这匹马儿倒是强健。”


    姜维一脸羞赧,默默牵起连站都快站不稳的小白,准备告辞离去。


    时天色不早,赵云也不留他,亲将他送到门口,嘱托他好好练武。


    临分别前,忽想起一事,又嘱托道:


    “黄汉升(黄忠字)有百步穿杨之能,但其子嗣早亡,无人可继承其衣钵。如今因他年事已高,正欲寻一传人。伯约身边若有善于射箭的年轻人,还须帮他引荐一二。”


    这是师长的嘱托,姜维不敢大意,抱拳应允下来。


    而后手持绿沉枪,牵着步履蹒跚、无精打采的小白,在赵氏父子的目送下告辞离去。


    但此时在姜维心中,最要紧的还是明日去拜见诸葛亮一事。


    今夜必须好好准备一番,差不多也应当将“大发明家”马钧和思忖良久的“北伐筹备三策”合盘奉上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国幼麟传》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国幼麟传》 第205章 绿沉枪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我在聊斋世界封妖驱鬼 连载中图标 我在聊斋世界封妖驱鬼
  • 万古最强剑修 连载中图标 万古最强剑修
  • 玄医 连载中图标 玄医
  • 黑雾之主:从无限活化开始 连载中图标 黑雾之主:从无限活化开始
  • 盖世丹帝 连载中图标 盖世丹帝
  •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连载中图标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 大神主播 连载中图标 大神主播
  • 地球不是圆的 连载中图标 地球不是圆的
  • 娘子悦来 连载中图标 娘子悦来
  • 精灵紫冰国女皇传 连载中图标 精灵紫冰国女皇传
  • 主宰虫族 连载中图标 主宰虫族
  • 头顶青天 连载中图标 头顶青天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