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三国幼麟传 > 第176章 都督的人选

《三国幼麟传》 第176章 都督的人选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步骘马不停蹄,领着那几名受了拷打的吴国士卒返回营中拜见孙权。


    孙权听闻曹操兵临濡须口、江夏一带,自是大受震动。


    “曹操当真可恶!竟然落井下石!”


    其实孙权自己也知道,他与刘备在夷陵猇亭一带对峙得实在太久了,以曹操之深谋远虑,怎么可能不抓住这次机会呢?


    他知道曹操肯定会有所行动,但着实没想到行动来得这么快。


    步骘心道落井下石的又何止一个曹操,当下将蜀军对于议和的新条件重新复述了一次。


    孙权闻罢,登时勃然大怒,重重一锤案几,本能得就想拒绝。


    但是他还能拒绝吗?


    议和倘若不成,他将损失这许多心腹重臣兵将,里面有好些将士是宗室、贵勋、世家子弟,他若见死不救,回去后那些勋贵世家还不得把天给掀了?


    再者,他自忖虽然留下了足够的兵马守备濡须口、江夏一带,不虞魏军攻打;但若是主君的命令长期不能传达,终究会造成守备方军心涣散,后果实在难言。


    再次,江东之地看似平和,实际上也是危机汹涌,不服管教的士族并未只有一家两家,时局艰难,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虎视眈眈。


    思虑良久,孙权终于强忍怒气,缓缓点了点头。


    步骘得了他首肯,便赶在天黑之前,再次启程前往汉军营寨回复。


    因为曹操出兵的缘故,孙权急着完成议和,他得了便宜行事的特权。


    邓芝得此前得了刘备和法正的明示,于是二人东西昭穆而坐,逐条审核合约,最终花了一夜时间,将议和的条件细细定下。


    法正心系最终结果,浅浅睡了一会儿后,就强行起床,与刘备二人端坐主帐中闲聊静候。


    他们一边在等候尚在谈判的邓芝,一边品评此次大战中,各位年轻将领的表现。


    谈到关平时,法正赞其“百战之身,治兵严谨,才堪大用,不亚魏延”;谈到张苞、关兴时,法正则称其二人“堂堂烈烈,勇猛精进,冲阵之士,陷阵之才”;谈到句扶、王平时,又赞曰“忠勇而严整,警朗而果敢”。


    待聊到姜维时,法正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给出了“智勇兼备,名将之雏”的评价。


    刘备捻须思索半晌,方缓缓颔首。


    两人聊着聊着,就谈到大军撤退后,治理守备此地的人选。


    无论如何,荆州的巫县、秭归二地还是牢牢控制在大汉手中,这是大汉再次东征的跳板,也是扼守孙权西进的堡垒,绝对不容再有闪失。


    但闻法正道:“秭归、巫县毕竟偏僻狭小,坚守之军资所出,不得不仰仗巴东郡,故臣建议将巴东郡、巫县、秭归三地合并,设置都督府统一管辖。”


    刘备深觉有理,便问道:“不知对于都督之人选,孝直可有推荐?”


    法正躬身答道:“倒是有个人选,正是李严李正方。此人智勇双全,初仕荆州牧刘表时,便为秭归县令,以才干著称,对荆、益二州诸事皆称得上熟稔。有其坐镇,可保此地万无一失。”


    “李严吗?”刘备闻言,皱眉沉思。


    李严这个人属于东州派的一员,称得上鼎鼎大名。


    他是昔日刘璋麾下第一批率领部下投降之人,刘备立即任命他为裨将军。蜀中平定后,又被委任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此人有极强的统兵之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一举击溃高定叛军。


    次年,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兵锋直指犍为资中县。


    当时刘备与曹操正大战于汉中,无暇分兵支援。李严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最终斩杀首脑马秦、高胜诸人,其余叛匪皆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由是,李严因这两桩大功被晋升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郡守如前。


    除此之外,刘备还知道此人极有政才。


    在蜀中时,李严是编纂《蜀科》的五大重臣之一;犍为太守任上,他又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以致“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连诸葛亮都夸赞其才。


    但刘备也风闻此人有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与同僚的关系不太融洽。


    但瑕不掩瑜,无论如何,就新任巴东都督一职,以李严之才,确实是绝对可以胜任的。


    两人谈着谈着,不觉东方鱼腹渐白,终于迎来了满面红光的邓芝。


    刘备瞧他严肃的脸上竟然挂着笑容,便知道这次谈判己方必定大获全胜了。


    邓芝先朝二人行了个礼,面有喜色道:“都答应了,吴侯都答应了!”


    “不急,慢慢说来。”


    邓芝郎声道:“吴侯同意归还原原属君侯麾下的两万将士及其家属,并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中不愿投降的汉臣;吴军还将赔偿我方军粮六十万石,首批拨付十万石,剩余五十万石待主公返回益州后再行拨付;此外,南郡夷陵、武陵郡五溪是为中立地带,双方不得加派一兵一卒驻守;至于孙夫人,吴侯声称孙夫人好不容易回家团聚,须在吴地再待上一段时日,最晚将于今夏送达蜀中。”


    稍稍喘了口气,邓芝又道:


    “鉴于吴侯有背信弃义的前科,臣提出分开交割:吴军每归还我方一万百姓,我方即遣返两千俘虏;同时,我军扣押了五名吴军高阶将领入蜀,吴军每交割十万石粮草,我军便放回一名。”


    刘备闻言,不住颔首道:“伯苗你做得极好。”


    但旋即又叹了口气,迟疑道:“若按照每户五口计,只怕人数不下十万。涉及这许多的人口,交割运输一事却是十分棘手。”


    法正道:“主公勿虑。因君侯所统士卒多居于南郡江陵左近,为方便交割,我军可于黄权部江北大营之下再设一营,专用于人员交接。按照伯苗之法,每日交割一成,分十天交割完成,如此分层叠进,又有黄权监视曹操,可保万无一失。”


    刘备拍案而起,赞道:“此计大妙!”


    三人定下最终方略,邓芝正要回去答复步骘。


    法正忽拉住他,面有难色道:“自古乡土难离,猝然离开家乡,臣只恐荆州百姓心中不服,路途中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反为不美。”


    刘备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云长麾下王甫、赵累、廖化诸人与这些百姓相熟,倒是可以请他们参与交接,并妥善安抚。”


    法正却摇头道:“臣以为,安抚荆州军民最佳人选乃是关君侯。君侯久镇荆襄,善待士卒,对百姓多有恩惠。且吕蒙攻心计后,众士卒弃君侯而去,心中必怀惭愧之意。此时若由君侯亲自出面安抚,必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此必使百姓倾心,军民安乐!”


    刘备意动,只是沉思片刻后,旋即摇头道:“云长为人要强,性子刚烈,叫他如何能面对以往那般旧人?不妥、不妥。不如请马良一并前去安抚一番,也便是了。”


    这时,帐帘忽被掀起,现出关羽高大的身影。


    但见关羽大步而前,正色道:“方才已知晓和谈结果,正要禀报兄长知道,还请兄长以大局为重,不必以某为念,安抚之事,某责无旁贷!”


    前几日听到糜芳临终一番话后,关羽着实颓唐良久。但今日前来,重又恢复了往日沉稳气度。


    刘备见状,不由暗自欣慰,心道让他去见见旧人,或许不无裨益,当即欣然同意。


    法正嘴角微微上扬,笑道:


    “君侯既然愿意出面,自然是极好之事,只是君侯身份贵重,只身前往江北只怕于安危有碍。除了要加强君侯身边护卫之外,臣提议请吴营中一位与君侯身份类似之人陪同。”


    “身份类似之人?”


    法正冷笑道:“正是东吴都督,陆逊陆伯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三国幼麟传》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三国幼麟传》 第176章 都督的人选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我在聊斋世界封妖驱鬼 连载中图标 我在聊斋世界封妖驱鬼
  • 万古最强剑修 连载中图标 万古最强剑修
  • 玄医 连载中图标 玄医
  • 黑雾之主:从无限活化开始 连载中图标 黑雾之主:从无限活化开始
  • 盖世丹帝 连载中图标 盖世丹帝
  •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连载中图标 神明非要逼我谈恋爱
  • 甜妻似蜜,首席慢慢爱 连载中图标 甜妻似蜜,首席慢慢爱
  • 重生之商界霸主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商界霸主
  • 总裁,有话好好说! 连载中图标 总裁,有话好好说!
  • 寒门枭士 连载中图标 寒门枭士
  • 上尊(合作) 连载中图标 上尊(合作)
  • 苦难与期盼 连载中图标 苦难与期盼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