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武举制与兵王选拔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百四十六章 武举制与兵王选拔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茹瑺、徐辉祖等人自不会有意见,眼下京军的训练似乎到了某种瓶颈,引入新的训练项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朱允炆看向茹瑺,严肃地说道:“广西战事敲了警钟,我们就应该听进去。军士整训要跟上,武将选拔也不能拖延,现命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合议,尽早推出《武举法》,让武举规制确定下来,推行于全国。”

    “兵部负责引试、解试、省试,朕负责殿试,今年十月开首次武举殿试!时间虽紧张了些,但总比耽误一年的好。”

    茹瑺深吸了一口气,皇上终于还是要推行武举制了。

    事实上,明代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便确定了科举与武举制度,只不过朱元璋治国“重文轻武”,武举制度连走个形式都没走过。

    这也不怪朱元璋,明代初期嘛,优秀的武将一抓一大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厉害人物!

    用得着靠武举去选人,开什么玩笑!

    至于洪武后期,开国武将都是死了差不多了,剩下的蓝玉与一干新秀,也被朱元璋一刀送走了,这个时候的武举制度更是没半点用处。

    就算是开了武举的场子,估计也没人敢去,入场券上都写着“鬼门关”三个字,谁敢?

    朱元璋不需要靠武举来选人,但朱允炆需要啊……

    他爷爷的把有经验的武将砍了九成,当孙子的只能用武举的办法补窟窿。

    朱允炆真的很无奈,手里能拿出来的武将真的没几个,朱棣擅长的是大规模骑兵作战,让他去山里打游击打林战,未必合适,除了朱棣,还有几个能用的武将?

    武定侯郭英在大同走不开,平安在北平更是不能动,盛庸去了大宁,瞿能盯着山海关,耿炳文在济南,张玉与朱能又在海上……

    掰着手指头算,就只剩下了徐辉祖、宋晟、何福、铁铉等人,可京师需要徐辉祖与铁铉,何福还在造钱,宋晟也必须留在京师,一旦西北不稳,他还得回去。

    历史上大明的《武举法》与武举制度的真正成型,是朱祁镇二次当皇上之后的事,可考虑到这位仁兄很可能没机会去土木堡出差了,朱允炆索性提前办了。

    武举制的确定,对于文官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茹瑺虽领兵部,却也是文官,他自是不希望看到武官坐大。

    只是朱允炆的命令不容拒绝,茹瑺只好低头答应。

    徐辉祖、宋晟与朱棣作为军中人物,极力欢迎武举制。

    朱允炆沉思了下,说道:“武举考试之人,以民间选才为主。至于京军与各地卫所,便莫要过度参与武举考试了。”

    徐辉祖脸上的笑意顿时凝住,连忙道:“皇上,若如此,恐会让军士寒心……”

    武举武举,军中之人不给机会,那怎么成?

    朱允炆见徐辉祖着急,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说武举以民间为主,军士中可抽调部分人参与,占比稍低,为辅。”

    徐辉祖皱眉,即便是降低比例,也是对军士的不公。

    不等徐辉祖反对,朱允炆便说道:“五军都督府可联合起来,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军大比武,选拔出百强兵王,在百强兵王中,择最优三人充任指挥使,五人充任指挥同知,十二人充任指挥佥事,其他享千户待遇。”

    “什么?”

    茹瑺惊讶地看着朱允炆。

    要知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分属正三品、从三品级、正四品,在卫所上,也是最高长官,如此优渥待遇,实在是令人惊讶。

    徐辉祖顿时舒展开眉头,没想到皇上竟是如此睿智,连忙谢恩道:“臣代五军都督府与百万将士,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策一开,军士必踊跃训练,他日军兵素养与战力必与日俱增,有如此可战之师,大明必威震诸国!

    朱允炆微微点头,对茹瑺、铁铉等人警告道:“文人是我大明魂魄,军士是我大明脊梁,没有魂魄大明则死,没有脊梁大明则倒!朕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勿行差踏错!”

    茹瑺脸色一变,这是皇上最直接的敲打,他不希望文官太过压制武官!

    面对请罪的茹瑺,朱允炆并没在意,文武斗一斗也是好事,免得武官太过嚣张,只是斗可以,不能把人打倒在地。

    返回兵部之后,茹瑺连忙召集刘儁、古朴、卢渊等人,然后看了一样旁边的铁铉,对众人说道:“现已近三月,春闱尚未发榜,倒是皇上给武人开了个榜。今年十月开首次武举殿试,这意味着我们兵部需要在七个月内,完成引试、解试、省试!”

    “七个月,这怎么可能?”

    刘儁当场愣住。

    要知道练武的苗子他不住在秦淮河,遛个弯就到了,仅仅是传达消息,远一点的便需一两个月,这还没算他们考试时间,引试、解试在地方进行,哪怕是走个过场,也得需要一个月吧。

    一旦通过,还得入京赶考,这路上也需要时间……

    再说了,人员筹备,地方安排,场地选择,考核,张榜……哪个不需要时间!

    皇上给的时间太少,根本就不够用!

    茹瑺被朱允炆警告了一番,有些心烦意乱,严肃地说道:“皇命不可违,诸位还是想想办法如何行事吧。”

    刘儁等人有些郁闷,有些不知所措。

    铁铉叹了口气,道:“时间来得及自是来得及,只是有些紧张。先将消息传达至各地州县乡里,兵部可发文书至各地衙门,由他们配合传达。然后安排各地设置考场,筹备武举之事,我们这边安排人员前往各地把关,监考。”

    “至于《武举法》,可在省考之前完成,不过在我看来,可仿照宋律,早日提交皇上御览。林林总总算下来,十月殿试并不成问题。”

    茹瑺微微点头,然后吩咐道:“依铁铉所言,安排去吧。”

    武举制度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但当时的武举考核,主要是战斗技能与体能素质,可以说是“重武轻文”,即不考察武举的“谋略才华”。

    当然,唐代选拔武将也不全靠武举制度,其还设置了“制科”制度,而在制科的一些科目中,有些科目专门是为了选拔“文武双全”的武将设置的。

    虽然唐代武举制度有很多不足,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一代名将郭子仪,那就是武举出身。

    宋代一开始是没有武举制度的,赵家人重文轻武,可总这样也不是办法,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了好多年,没办法,才不得不使用了武举制度。

    宋代武举制度与科举制度是相似的,也是三级考试,解试对应乡试,省试对应会试,殿试自然是一样。但宋代武举制度在解试之前,加设了一级,名为:引试。

    所谓的引试,就是比试,看看你有没有真功夫,只会耍猴和被猴耍的不能去,没功夫就别跑去解试了,省得耽误人家排队……

    铁铉倾向于照搬宋代的武举制度,从朱允炆的安排上来看,他似乎也倾向于这类方案。

    不过在细节上总还是要调整。

    《武举法》需要明确科举内容,录取标准,俸禄标准,中式授官……繁琐的很,还需要与五军都督府对接,兵部在接下来的半年内,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朱允炆忙碌完政务,便陷入沉思。

    推出武举制度,自然是有好处的,抵御外侮、维护统一,需要这些人,镇压反抗、维护统治,也需要这些人。

    只是,武举选出来的人才,未必是真正的将才,真正的将才,是需要经过战争打出来的。

    今年十月份首次开科举,什么时候机会成熟了,收拾安南的时候可以带一批人去,如果能再出一个两个张辅一样的人才,那将是大明之幸!

    即使是没有张辅级的将才,出几个悍勇的武将,也是不错的。

    说白了,这是一场投资。

    “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求见。”

    双喜低声禀告。

    朱允炆点了点头,示意请其入殿。

    戴德彝行礼后,道:“皇上,春闱考试即将发榜,殿试也将如期举行,臣请命自二甲、三甲之中,选出六十贡士入都察院。”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道:“戴爱卿,都察院前不久新增两百余人,这才撒至大江南北,又要六十贡士,是否有些过了?”

    都察院作为监察机构,人多是有好处的,但人太多了也是个麻烦,现在主管都察院的是戴德彝,他能控得住场面,若是他日换了人,谁能控制如此大的盘子?

    若监察机构成为了言官朝政攻讦的工具,一人一封奏折,都足以将任何大臣乃至自己淹没!

    要知道,在朝廷中,谁的声音大,谁的声音多,那谁就占优势。

    六部之首的吏部,总共才两百多人,一个都察院都三百多了,再加人,都要朝四百去了,这些人可都是会说话,会写弹章的。

    处理个政敌,冤枉个好人,扶持个傀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刘基刘伯温当年就这样玩过,结果是朱元璋对李善长“屡屡不满,多有呵斥”。

    戴德彝一脸严肃地回道:“皇上,臣索要六十人,不为监察地方,只对都察院所派御史作监察,以防御史勾结地方,懈怠胡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百四十六章 武举制与兵王选拔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举汉 连载中图标 举汉
  • 全能后勤兵 连载中图标 全能后勤兵
  • 红楼大无赖 连载中图标 红楼大无赖
  • 日月江山永为明 连载中图标 日月江山永为明
  • 大秦:从小兵莽到大将 连载中图标 大秦:从小兵莽到大将
  • 我相公是真的很腻害 连载中图标 我相公是真的很腻害
  • 风华绝代的魔 连载中图标 风华绝代的魔
  • 皇女列游传 连载中图标 皇女列游传
  • 阑珊汉魂 连载中图标 阑珊汉魂
  • 假面骑士之深渊 连载中图标 假面骑士之深渊
  • 我在末世当包租婆 连载中图标 我在末世当包租婆
  • 旧神残梦 连载中图标 旧神残梦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