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十六章 新式炉子,创新难的原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十六章 新式炉子,创新难的原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坤宁宫。

    马恩慧正在陪朱文奎戏耍,宫女与太监也围在一旁,其乐融融。

    便在此时,一名太监走了过来,禀告道:“启禀皇后,兵仗局掌印太监到了。”

    “哦?本后不记得传召兵仗局,缘何来坤宁宫?”

    马恩慧有些疑惑。

    “是朕让他们来的。”

    朱允炆走入坤宁宫,众人跪了一地,马恩慧轻施一礼,便看到兵仗局的太监跪在外面给自己行礼,地上还放着一些红布遮盖之物。

    “把东西搬进去吧。”

    朱允炆轻声说道。

    兵杖局掌印太监梁修连忙命人抬起东西,小心翼翼地送到了坤宁宫主殿内。

    朱文奎走向朱允炆,稚嫩地喊了一声:“父皇,那是何物?”

    朱允炆将朱允炆抱了起来,笑道:“那可是好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

    马恩慧进入殿内,梁修在朱允炆的示意下,将红布取了下来,显露出了三个火炉。

    火炉类四方形,外面被漆为朱红色,底部设置有一个长方形抽屉,负责收集煤灰,中间设炉篦,以铁栅支撑,负责承载煤炭,上面有厚重的铅铁覆盖,再上面有小口,小口之上,还有一重铁片覆盖。

    火炉上侧向外延展了部分,可以摆放一些器物。邻近火炉顶部的后侧壁上,设计有排烟口、热水箱室、进出水口。

    在一旁,还有一些铁皮围城的小烟囱,一排管子组合而成的,如同栅栏的器物。

    马恩慧仔细看着,怎么也看不明白,看向朱允炆,问道:“这个铁疙瘩是什么?”

    朱允炆轻轻一笑,说道:“这个,可是我们发财致富的好东西,嗯,便叫它暖室火炉吧。”

    “暖室火炉?”

    马恩慧低头看了看,疑惑地问道:“虽与寻常火炉不同,但暖室,如何暖?”

    朱允炆微笑着说道:“此时春日,天已算不得寒,其作用难显。不过既然皇后想要试一试,那你们便组装好,加上水吧。”

    梁修等人领命,麻利地将烟囱拼接好,然后选择了一处墙壁,凿出小洞,将烟囱探出,烟囱端处弯曲朝天,以防烟雾倒灌。

    在对接好暖气片之后,安排人注水,又取出新式的蜂窝煤,在外面以木炭引燃之后,钳入炉膛内,上面蹲上铁皮制造的热水壶。

    在收拾妥当之后,兵仗局的人只留了三个蜂窝煤,便行礼退下。

    朱允炆命人将房门关上,然后坐在桌案后,对一知半解的马恩慧说道:“自从承乾宫出事之后,朕便吩咐兵仗局的人制造了这暖室火炉,只不过他们连铁皮都不会批量制造,让朕很是失望。”

    “批量制造,铁皮如何批量制造?难道不是一点点敲出来吗?”

    马恩慧满是疑惑地问道。

    朱允炆随手端起茶碗,轻轻搓碰着茶盏,说道:“皇后,很多想法都来自于生活,这铁皮批量制造之法,也是如此。”

    “如何?”

    马恩慧凑到近前,询问道。

    朱允炆轻轻抿了一口茶,对马恩慧说道:“皇后不是见过擀面吗?将面团比作铁块,趁其尚未完全坚硬,擀出来不就好了,这有何难?”

    “啊?这?”

    马恩慧有些木然。

    是啊,皇上说得没错。

    面团可以擀出面皮,那铁团为什么不能擀出铁皮?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啥就没人想到过?

    马恩慧虽然不懂冶铁,但也清楚,打铁往往是烧出铁水,铸造模型,然后打造器物。可如果将铁水倒入料斗,在配以辘轳铁碾,很容易便会弄出铁皮来。

    只需要修理下边缘,然后合围,不就是铁皮烟囱了吗?

    “至于煤炭,朕就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用细碎煤炭,就不能完全碾碎,混合黏土,打造成块吗?在这皇宫中,砖块砌垒还少吗?都知道把泥烧成砖,为啥就不知道把煤也造成砖式、块式?非要弄个火盆、火柜、火炉,往里面丢煤块吗?”

    朱允炆揉了揉眉心,有些郁闷地问道。

    马恩慧吃惊地看着朱允炆,又看了看不远处摆放的蜂窝煤,叹息道:“和皇上一比,臣妾只觉得愚钝太多。”

    朱允炆示意马恩慧坐下,然后说道:“不是你愚钝,而是,我们大明的人,缺乏新意,缺乏寻找新意的动力。”

    若朱允炆只是一个大明天下土生土长的子民,一个打铁匠,那他将一日复一日地挥动锤子,打造器物。

    绝对不会问出煤炭为什么是块状,而不是饼状的问题,也不会想出,铁皮原来是可以碾出来的,而不是敲出来的。

    时代的局限性与生活的重复性,让他们没有心思去寻找新的突破可能,甚至在意识里就认定了,祖传的手艺是最好的。

    说来可怜,几千年的历史,发明无数,但深究到底,真正是为了发明而发明的科学家,太少太少。

    除了伟大群众的智慧结晶与沉淀外,一些发明,只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意外”。

    如火药,是炼金术师的意外。

    从原因上来说,绝对不是中国人缺乏智慧的问题,而是封建时代,根本就不具备创新的大环境,也缺乏新鲜事物的市场。

    就拿一个酒精来论,明明是酒的提纯物,就这样还被人误以为可能是毒药,不敢尝试,若不是军营士兵经常受伤,想要验证酒精的作用,估计二王只能往自己身上割一刀子了。

    再比如,兵仗局下的火药局,几次研究火铳改进,虽没有取得巨大突破,但相对于洪武初期的火铳而言,其射程与威力是提升了一些的。

    可兵仗局给予的奖励是什么?

    哦,没有奖励。

    至于他们改进了,那不是他们应该做的吗?

    没有激励机制,没有鼓励,也没有好处,谁费心费力搞研究去?

    不怪马恩慧。

    故步自封是小农经济为主封建王朝的常态,他们习惯于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虽然偶尔会站在高处眺望下远方。

    但他们的脚,不会离开。

    朱允炆想要改变这一切,想要赋予人们想象与创新,可以现在的教育来看,难,太难了。

    只有四书五经,没有数理化啊。

    朱允炆苦涩地摇了摇头,看向那烧开的壶水,水蒸气顶开了壶盖,壶嘴里发出了呜呜的声响,如汽笛的催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十六章 新式炉子,创新难的原因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举汉 连载中图标 举汉
  • 全能后勤兵 连载中图标 全能后勤兵
  • 红楼大无赖 连载中图标 红楼大无赖
  • 日月江山永为明 连载中图标 日月江山永为明
  • 大秦:从小兵莽到大将 连载中图标 大秦:从小兵莽到大将
  • 我相公是真的很腻害 连载中图标 我相公是真的很腻害
  • 异境见闻考 连载中图标 异境见闻考
  • 开局震惊女帝身为魔尊的我方了 连载中图标 开局震惊女帝身为魔尊的我方了
  • 死战边缘 连载中图标 死战边缘
  • 封界问道 连载中图标 封界问道
  •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 神魔少主 连载中图标 神魔少主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