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六三一章 第二个“三年计划”

《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六三一章 第二个“三年计划”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复兴四年(1859年)元月六。

    刚刚过完元宵节的官员们已经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中。

    在春节之前的年终大会上,大总统董书恒审议了内阁提交的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成情况报告。

    这个计划当初就是董书恒前头带人制定的。

    同时,也通过了第二个三年计划。

    第一个三年计划包括修建铁路五千公里。分别是从新京出发的三条辐射线,连接徐州、张家口以及盛京。还有一条是从徐州向西连接西安的横向铁路。

    当初,董书恒在制定这个铁路计划的时候还是有些保守了。

    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这几条铁路线路都已经超额完成了。

    徐州连接西安的铁路已经延伸到了嘉峪关。

    新京向北的铁路穿过了戈壁滩,修到了土谢图汗部的左翼中旗。

    连接盛京的铁路也延伸到了吉林府。

    这还只是国家规划的铁路。还有一些地方上建设的铁路项目。

    比如西域都护府建造的乌鲁木齐到哈密的铁路。江宁府到沪上的铁路,杭州府到沪上的铁路……

    现在复兴军的铁路总建设里程达到了一万公里,是原本计划里程的整整一倍。

    这让董书恒觉得自己对社会安定之后,国家爆发出来的建设能力大大地低估了。

    在第二个三年计划中,光是国家层面要建设的铁路里程就达到了两万公里。

    董书恒计划将江宁的铁路继续向南延伸,经过南昌向南一直延伸到广州府。成为一条真正纵贯南北的铁路。

    另外再从新京向西延伸一条线路到太原,从太原一直向南连接西安。

    从西安向西的铁路要继续延伸,一直到哈密。

    从新京北上的线路也一直要修到月湖地区。

    关外的铁路也要继续向北修,直到修到庙街。同时从吉林府向东连接海参崴。

    第二个三年计划中铁路的建设主题就是向外延伸。

    这样就形成了一纵一横两条主要的铁路线。

    就像是给华夏的版图支撑起了两根支架。让复兴军对边疆的控制更加有力。

    这就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也就是董书恒所说的战略铁路。至于内部铁路网的完善,董书恒倒是准备将其放到后面。

    毕竟安全稳定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这是铁路建设方面。

    在工业方面,第一个三年计划,主要是完成五个钢铁生产基地建设,以及五个门类完整的工业圈建设。

    五个钢铁基地分别是滦州、徐州、江宁、佛山和川南。

    实际上在执行的时候超额完成了一个汉阳府铁厂。

    这几个基地有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还有的完全是从零开始建起来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们的规模上是参差不齐的。

    但是有这几家钢铁企业打底,复兴军的钢铁工业基础算是建立起来的。

    董书恒并没有垄断钢铁行业的打算,他还鼓励那些民间的资本开办钢铁厂。

    大嘤帝国去年的生铁产量是380万吨。是弗兰西、普鲁士和美利坚的总和。

    而复兴军的生铁产量,在去年年底之前已经超过了200万吨。

    虽然跟大嘤帝国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复兴军有一个大嘤帝国没办法媲美的优势,那就是拥有一个广袤且资源丰富的本土。

    在当前来看,本土的那些铁矿和煤矿已经足够复兴军自己开采的了。

    现在跟后世那种动辄上亿吨钢铁产量是没办法比的。本土的那些铁矿产地足够使用了。

    复兴军生铁的产量增加的很快,尤其是民间资本加入钢铁冶炼之后,积少成多,让钢铁的产量增长的很快。

    而且,董书恒现在大搞建设,钢铁的销路根本就不用愁。

    这个时候资本的逐利本性就会彰显出来。

    董书恒相信,在下一个三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复兴军的生铁产量一定能够超过大嘤帝国。

    到那个时候,即使是他们真的组织一个欧罗巴联军过来。董书恒也有一战之力。

    越是到近代,战争中工业实力,尤其是制造业能力所占有的分量就越高。

    在巨舰大炮的时代,一场海战下来可能就要消耗掉数十万吨的钢铁。

    打仗拼的就是资源以及生产能力。

    二战时期,**的潜艇击沉了几千万吨的船舶,但是漂亮国的生产能力比**潜艇的效率还要高。

    与其说**是败在盟军手中,不如说是败给了漂亮国的制造业工厂。

    除了钢铁工业之外,董书恒还建立了几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这些工业基地由一个或者几个大的府县组合在一起。

    通过轻重工业搭配,上下游产业集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这些工业中心很容易就能够起到一个带动作用。

    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但是董书恒却是知道。在那个就连乡镇都建设工业园区的时代。

    是什么支撑起了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正是这些工业园区。

    这些董书恒建设的工业圈,不仅仅辐射国内的各个片区。还辐射到周边的藩属国。

    可以说它们是董书恒建立的大华夏圈的基础。

    前面已经说过,要建立大华夏圈,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由经济体。

    华夏本土就必须要能够提供各种工业品。满足大华夏圈的需要。

    让圈内的国家能够进入一个上升的渠道。

    第二个三年计划中,董书恒着重部署了电力和内燃机的发展布局。

    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弯道超车一直是董书恒心中的坚持。

    他的手中现在一共有两个拖拉机生产厂,一个在滦州,一个在江宁,拖拉机的年产量达到了一万五千辆。

    对于偌大的市场需求来说,这点产量只是杯水车薪。

    拖拉机普及之后,将会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农业所需要的人口也将大幅度减少。

    按照复兴军现在控制的这么广大的国土,只要生产效率上去了,以后就不要玩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董书恒准备在第二个三年计划中将拖拉机的产量增加到十五万辆。

    在郑州府和长安市和广州各修建一个拖拉机厂。

    现在,汽油内燃也已经研制出来。汽车的生产也要提上日程。

    这样的话,配套的公路建设也要提上日程。

    董书恒让交通部将道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分级建设。

    国家只负责国道规划建设,行省负责省内级别的道路建设。县内连接给个小镇、村庄的道路则由县府来修。

    这样将道路建设的权限一级一级分下去。能够充分调动地方上的积极性。

    要想富,先修路,董书恒一直都非常重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道路情况也是工业化的前提。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路,商品和人员的流通才能够更加地顺畅。

    工业的发展速度才会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除了内燃机之外,还有电力的使用。

    电力方面,董书恒准备逐步推广电力的使用。

    目前,只有新京、沪上这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实用电力。而且这更多的只是一种试验性质的使用。

    经过这两年的试验,徐寿他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经验。

    在电力传输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让家家户户用上电灯,让工厂用电机取代蒸汽机已经不是梦想。

    但是要让现在的那些工厂都将蒸汽机换掉可没有那么容易。

    好在董书恒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让国属企业先换掉。

    电机的噪音低,不污染环境,稳定性还要高。

    同样是一台车床,用电动机驱动的生产出来的零件,不仅速度更快,而且成品率要高出很多。

    这就是董书恒在不过于压榨工人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

    董书恒第一步准备实现每个府都通电。

    很多的府城都有建立水电站的条件。董书恒准备在第二个三年,建造五百座小型水电站。

    现在复兴路可控的电力传输距离只能达到五百公里。所以水电站辐射的距离有限,建立大型水电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水电站产出的电能用不完。

    董书恒已经让工业部与水利部配合,以后耗电多的工厂尽量建到水电站的周边地区。

    先在董书恒要做的就是至少让老百姓先知道电力这种东西,慢慢去熟悉它。

    电力生产出来,必须要有人用掉,不然生产的越多就越浪费。

    今年就是新三年的开端。所以大家现在感觉自己的肩膀上都压着一副沉重的担子。

    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明年内阁四年的任期就将要面临第一次换血。

    许多人都在准备着

    夏宫现在是一幅冰雪雕筑的冬日景象。

    正月里的新京还是零下十几二十度。

    董书恒的办公室中烧着地暖,却是温暖如春的景象。

    窗台上的一盆兰花,在房间中的正开出细小的白花。

    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年人被魏玉祥领了进来。

    他留着胡须,穿着复兴军青色的对襟文官制服。虽是文官,却虎目灼灼。

    来着正是左季高,他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工作,就是一幅充满精力的样子。

    他似乎在工作的时候有使不完的劲儿。

    来到董书恒的桌前,左季高直接拉了一张椅子就坐了下来。

    “总统,我跟您汇报一下视察西域的情况。”

    “老左,你先喘口气。”

    “笃姬,去给左总理倒一杯茶。”董书恒对站在身后的笃姬吩咐道。

    左季高现在还是内阁副总理,协助曾宪风除了内阁的事情曾宪风的精力已经大不如以前。

    做复兴军的内阁总理是一件非常伤神的事情。因为董书恒习惯做甩手掌柜。比如这次南下,董书恒就是西去半年

    不过,自从左季高做了副总理之后,曾宪风的压力就小多了。

    左季高是一个工作狂人,帮助曾宪风分担了很多内阁事务。

    董书恒接到沙俄人加大了西域地区摩擦规模的报告之后,不是很放心。

    于是就将左季高派过去巡视一番。

    毕竟,左季高刚刚从西域回来,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

    这个左季高就连过年都是在西域过的。

    这不,他一回来就找董书恒汇报视察的情况。

    左季高将笃姬端来的茶水一口饮尽,说道:“沙俄人现在比以前聪明多了,他们的仗打的越来越灵活。”

    “不过,我觉的他们也并不想跟我们真正开战。因为根据前线游骑兵传来的消息,并没有见到沙俄的主力。”

    “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传来的消息,沙俄在奥伦堡集结了将近五万大军。这个数量还不够他们跟我们决战。还有他们也没有大规模地向东部转运物资。”左季高后面所说的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军部的事情。

    但是这次只有左季高一位高级官员去西域视察。

    因此董书恒专门委托左季高去了解了一下西域与沙俄摩擦的事情。

    “嗯,他们应该只是受到了大嘤帝国的怂恿。沙俄现在跟英法走的很近。”

    “是啊,这些欧罗巴国家变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打生打死,伤口还没有好,就又结盟了。”左季高也感慨到。

    他现在进了内阁,也要管理一些外交方面的事情。

    对于这些欧罗巴国家的做派,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哼,这些就叫做精致利己主义。他们做事情只看是否对他们自己有利,而不在意其他的。”董书恒又发明了一个名词,左季高还是第一次听到。

    不过他想了一下,也确实如此。

    “总统,除的军事,我还看了一下,西域的发展状况。”

    “现在西域都护府的伊犁惠远城发展的非常快。当地的炼铁厂已经初具规模。在其带动下,伊犁的很多产业都发展起来了。”

    “虽然沙俄经常越境,但是并没我影响到西域腹地的经济发展。”。

    “当初,我们选择在哈萨克中部沙漠戈壁地带建立缓冲区的策略是对的。”

    “最近半年,我们虽然损失了很多游骑兵。但是战争没有影响到西域的稳定局面。”左季高说道。

    他其实对西域的发展还是很满意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回到清朝做盐商》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六三一章 第二个“三年计划”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嫡女惊华 连载中图标 嫡女惊华
  •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连载中图标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 穿越之海权时代 连载中图标 穿越之海权时代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连载中图标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将军好凶猛 连载中图标 将军好凶猛
  • 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 连载中图标 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
  • 穿越模拟:开局提取万花筒写轮眼 连载中图标 穿越模拟:开局提取万花筒写轮眼
  •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连载中图标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 末日游戏之永生 连载中图标 末日游戏之永生
  • 燃烧吧烈火 连载中图标 燃烧吧烈火
  • 重生之我是祖仙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我是祖仙
  • 造化修仙路 连载中图标 造化修仙路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