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元辅 > 第1175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

《大明元辅》 第1175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高务实虽然说“扫榻相迎”,但申时行显然不会在他白玉楼过夜,要不然传出去心学、实学两派都会犯嘀咕,实在大为不美。既然正事已经谈完,晚宴过后申时行便起身告辞了。


    高务实完全没有刚才谈判时的凌厉,客客气气——甚至可以说是恭恭敬敬地将他这位“师相”一路送出府门外。等申时行的绿尼大轿都得近乎看不到了,他才转身回去,做足了门生弟子的恭谦模样。


    申时行在回城的路上已经听下人报告了高务实刚才的举动,这让他更加神思不定。


    在申时行看来,高务实这小子实在太难对付了。一般的年轻人虽然冲劲足,但弱点也很明显,大抵都是顺境中得意忘形,逆境下颓废自弃。然而在高务实身上,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过。


    从高务实过去的“小阁老”时期开始,申时行就是他的老师,已经很多次观察过高务实。当时高务实就顶着神童的名声成为太子伴读,又是当朝首辅的嫡亲侄儿,还因为京华香皂的爆火赚得盆满钵满。


    顺境之顺,简直无以复加。可是申时行注意到,即便在那个时候,高务实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得意忘形的模样,甚至可以说谨慎得过分——申时行有时候觉得,即便换了自己是他,恐怕也没法比他更小心翼翼了。


    当时申时行以为这应该是由于高拱的反复交待,不过这个想法在高拱去世之后,他又有些动摇了——因为那时候的高务实依然保持谨慎。


    这是顺境中不得意忘形,还有逆境中不颓废自弃。


    高务实也是经历过逆境的。当初他以六首状元入翰林院,又有“二百年来真魁首,朕为文曲落书丹”的加持,简直是光芒万丈。


    全天下人——包括申时行在内的心学派官员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大好,甚至觉得根本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然而偏偏就在这种时候,他却莫名其妙地被贬官乃至外任了,还被派去了在京官们眼中鸟不拉屎的广西。这般局面,比之当年的杨升庵也没强到哪去。


    可是要知道,杨升庵当年被贬,后来可是大半辈子全耽搁在云南了呀!高务实会不会也落个这样的下场?朝野上下众说纷纭。


    但被贬至广西的高务实却丝毫没有半分气馁,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风格做事。他不仅很快将广西内部多年的纷争逐一解决,甚至还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把安南给收复了。


    这样一个胜不骄败不馁的人,本来就已经极难对付了,偏偏他还政商两道通吃,动他任意一道都已经难以下手了,两道相加之下简直无懈可击。


    然而问题也就出在这儿,既然政商两道相加的高务实几乎无懈可击了,他为何还要主动要求“朝廷的事朝廷解决,商场的事商场解决”呢?


    按照申时行的想法,浙江、应天两地财阀联合起来与京华为敌,从账面数据来说,只要这场“战争”是在东南进行,江浙财阀应该还是赢面更大的。


    如此情况之下,高务实却愿意“商场的事商场办”,这实在有些不合情理。


    然而申时行本身并不很懂商场,他思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这件事高务实究竟是怎么看待的、怎么计划的,到了最后也只能放弃,打算赶紧派人通知一下江浙的财阀们也就是了。


    他申元辅本人,还是先应付一下“朝廷的事朝廷办”。


    虽然“朝廷的事朝廷办”随着今晚他与高务实“君子协议”的达成,大致走向已经是很明确的了,不过具体的操作还是要小心一些。


    此时申时行开始后悔自己给潘晟的建议,要是潘晟真听了自己的话,忽然跳出来要把水搅浑,那就坏事了。而且还不知道万一真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高务实那边会怎么想。


    但申时行还是小看了高务实的动作之快,也高看了潘晟的胆量。


    潘阁老最终还是没敢在两大派系之间作死一般的搞出某些骚操作来,依然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自我停职反省。


    而实学一派在得到了申时行的默认之后,突然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次日仅一个上午,弹劾潘晟的奏疏如雪片一般飞入通政司,又从通政司递呈内阁,继而进入司礼监。


    申时行派身边的观政进士数了数,发现潘阁老可能无意中创造了一项记录:一上午的时间,他被弹劾了四十三次。弹劾他的人从科道到翰林院,无所不包;从七品到一品,一级不落!


    这局面到了下午,甚至还变得更加失控,乃至于连高务实本人都有些懵了。


    因为他发现,下午的时候不仅实学派的官员在他的示意下正在继续掀起狂风巨浪,甚至还有其他人加入了战团——比如说他的同年顾宪成。


    顾宪成这个人在后世非常有名,原因在于他是“东林先生”——东林党的前身东林书院就是他建立起来的。


    高务实纠结的一点在于,他个人很不屑后期的东林党,乃至于一听东林二字就反感,可是此时的东林先生顾宪成偏偏是个明显倾向于实学的年轻官员,他高务实作为实学派的实际主导者,又好像没有立场能拒绝此人。


    这次的情况也是一样,顾宪成虽然和高务实一样不过是万历八年的金榜,为官资历浅薄,地位也不高,只是区区一个户部主事,但他上疏论劾潘晟时的语气却十分激烈。疏文中直接抨击潘晟“执掌礼部,未见其节;称老阁中,未见其德。臣不知此等老朽,以何面目忝居其位!”


    其言语之激烈,论劾之酷厉,比起实学派的嫡系官员都是有过而无不及。


    高务实不得不仔细思考起顾宪成这个人的使用问题来。


    他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明末的东林与早期的东林,真的是同一回事吗?只怕不然。


    最起码现在顾宪成批评心学的劲头,怕是不比他高务实来得差。


    高务实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历史上早期的东林党人,尤以顾宪成、高攀龙的思想最具代表性。而顾、高二人一直都明确表示对王守仁至善学说不满,指责王守仁“无善无恶”是释禅空学,败坏了儒家实学风气。其中尤以顾宪成的批评最为激烈。


    不过顾宪成倒也并不是不同意道体之至善,而是不同意至善为无善无恶。就此他提出了道体的实与空的概念,进而形成其实教概念。由此也就展示了他的实学观。


    然而这里有一个大问题,即顾宪成的“实学”与高拱、高务实他们这一派的经世实学不同,顾宪成讲的是“道德实学”。(这一点前文有述,就是重阳大会前的那一章。)


    此前也说过,心学本来也是“实学”大概念下的一类,它早前也是“道德实学”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只是走着走着就岔了。


    现在顾宪成这个“新道德实学派”冒出来,一门心思跟心学这个“老道德实学派”争个你死我活,到底关不关“经世实学派”的高务实什么事?


    其实高务实不是不明白,同佛、老的对抗使宋、明儒学都变成了广义上的“实学”,而历史上东林党人对王阳明的批判部分是出于误解。在实学意义上,他们仍是一家人,而且同属于“道德实学”这个流派。


    他们同佛家辩论时,都回到孟子告子之争,因为他们看到这两次争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意味着“性善”与“性无善无恶”之争,也就是性实与性虚之争。


    只不过在孟子时,并没有佛家虚或空的概念出现,因此孟子也就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之概念。只有佛家思想泛滥的宋、明时代,才有了实之概念。


    如是,从概念上说,实学是在宋明才产生的;而从本质上说,孔孟儒学本身就是实学。


    那么也就是说,在儒家性善实学总特征下,又表现出各种不同层次的实学。按照体用合一的原则,道或性本体会散入万事万物当中。这样,无论是性本体,还是寻常日用,就皆是实学了。


    而寻常日用,就包含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包括道德文章,也包括世俗功业;既有格物穷理之学,也有经世治国之术。


    这样,宋明儒者在儒学旗帜下所做的所有事情,就都可以称为实学了。


    这一时期有着五花八门的实学概念,有的提倡儒学之实效性,如徐光启;有的提倡儒学之格物穷理特征,如李之藻;有的提倡儒学之性学特征,如杨廷筠;有的提倡儒学性善一元论,如黄宗羲。不管他们偏重于那一方面,看上去好像互相矛盾,但都属于儒学实学化总倾向中的一部分。


    在以上这些人里头,高务实当然更认可徐光启,因为理论上来说徐光启就是他高氏经世实学的后继者之一,讲究的是学问要看到实效。


    但此时高务实不能不思索另一个问题:这五花八门的“实学”,究竟有没有希望统一?又究竟有没有必要统一?


    学术这种东西,按照高务实的看法,本身是应该“百花齐放”的,即便他不认可如今的心学末流,但也不好说心学末流里头就没有一点好东西了。


    同样的,东林党难道就只有“头皮痒”、只有“水太凉”?早期的东林党人里头,气节盈胸的可也不少啊!


    我到底应该怎么区分,怎么对待?


    高务实很少见的坐在自己值房中发起了呆,而且这一“呆”就是一个多时辰。


    直到有人来告诉他,说潘阁老一天之内连续上了三道奏疏,每一道都是坚决请辞,高务实才慢慢回过神来。


    一天之内,三疏求退?


    看来潘晟是彻底认栽了,不过这倒也不奇怪,申时行不救他,他拿什么勇气和实力来与实学派的“倒潘”大潮对抗?


    三疏求退才是给自己留最后一点颜面,否则要是皇帝下旨夺职,那可就真是和严嵩一样的待遇了。


    高务实没有料错,又过了大概只有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司礼监方面加急送出了今天的朱批,其中就有朱翊钧对潘晟三疏求退的批复。


    潘晟第一疏求退,用的是“因疾求退”的理由,而朱翊钧的批复是“潘先生年老违和,着太医院派员详细诊治。所请不允。”


    潘晟第二疏求退,除了“因疾”,还说自己近来精力不济,恐怕是油尽灯枯之兆,不如早归,因此乞骸骨。


    这次朱翊钧的批复是“已着太医院诊治。所请不允。”


    而到了下午的第三疏求退,那是包括顾宪成等非实学派官员也开始参战之后的事了,这次潘晟除了前两疏的理由之外,又加了一条,大致意思就是老臣既然已经失去了同僚朝臣的信任,为自清故,不得不退。


    这一次朱翊钧的批复就有些意思了,他先是不轻不重的夸奖了潘晟几句,当然无非是几句套话,然后表示“潘先生求退之切,朕已详知。虽心中留恋,亦不得不体谅先生之情。准潘先生辞,赐传驿送归。”


    客套话不必多看,总之就是同意了。不过朱翊钧还是遵照了传统,给阁臣留了颜面,不仅用的是准许请辞这种说法,而且还特赐了车马——赐传驿送归就是要求沿途驿站公费送潘晟回家。


    至此,高务实的“倒潘”行动完美收官。潘晟在王锡爵还没守制结束之前便早早的下台去职,回乡养老去了。


    不过,这次事件却还没有完全告终,因为根据他昨日和申时行的“君子协议”,潘晟致仕之后所留下的那个阁臣位置还没有尘埃落定。


    “朝廷的事朝廷办”,也还要继续办下去——至少也得等这个阁臣位置定下来才算完。


    于是次日一早,申时行以首辅身份上疏,言潘晟既然致仕,内阁辅臣不宜虚悬太久,请求皇帝同意廷推阁臣。


    朱翊钧很快做了批复,对这个要求表示同意,下令准备廷推。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系统崩溃”的月票支持,谢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元辅》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元辅》 第1175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连载中图标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 蝉动 连载中图标 蝉动
  • 烽火之谍影风云 连载中图标 烽火之谍影风云
  • 病娇暴君他有读心术 连载中图标 病娇暴君他有读心术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连载中图标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农门福妻全家是反派 连载中图标 农门福妻全家是反派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连载中图标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网游之神级农民 连载中图标 网游之神级农民
  • 神域幻想 连载中图标 神域幻想
  • 魔法真解 连载中图标 魔法真解
  • 娱乐圈之报恩 连载中图标 娱乐圈之报恩
  • 重生之传奇农夫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传奇农夫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