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 第四百六十二章 翠幕深庭

《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四百六十二章 翠幕深庭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太后入座,这寿宴才算是正式的开始了。

    “恭祝太后与万疆同福!”

    百官重新行礼叩拜,场中再次被洪亮的声音充斥,坐在主位上的太后此番笑容满面,让百官纷纷落座。

    又见得那高台前上百孩童坐着,此番更是欣喜万分,还叫了几位贵胄儿女上来询问一番。

    这些孩童也早就受了父母千叮万嘱,此番作揖祝福,那装出的小大人模样,更是引得太后合不拢嘴,李翱的脸上也满是舒展的笑容,当下赏赐一番。

    而后李翱便举起酒杯,看向场中,当下高声说道。

    “诸位爱卿,母后欣慰,朕敬诸位爱卿一杯!”

    说罢,众人纷纷起身举杯,此番一饮而尽,场中气氛倒也有了几分热烈。

    大殿之中已经有伶人鼓瑟,只不过一阵音律过后,却是一只戏班子请上台来,太后点了一出戏,与众人一同听着。

    场中众人也倒是觥筹交错,渐入佳境。

    只是宋穆头回见到这戏班子能入皇宫表演,再细细听了那上面所表演的曲目,却是眉头一挑。

    这上面所演之曲目,竟然是自己《百妖杂谈》之中改编的一个故事,那太后听得津津有味,还要和旁边的公主交流两句。

    这般过了许久,那戏班子当下下去休整。

    果就有那礼部的官员率先出来,此番朝着陛下躬身,沉声说此番情景,必要为太后,为文朝万世作诗论文。

    而李翱自然是请示了一番太后,太后欣然点头,这场中立刻就有官员起身,当下上前书写文墨。

    虽然只是稍有才气涌动,也引得众人鼓掌,周围的人也跃跃欲试。

    于是一众官员便纷纷开始献诗。

    不少人都是有备而来,此番诗词才气更甚,只是这诗文不论写出花来了,却也是难得收到一番惊天的才气。

    宋穆便将自己脑中的诗作按住,当下也不敢过分冒头。

    与此同时,那太后却是招了招李翱,然后与众人所说,今日不必过分拘束,也要让百官尽兴,大可乘兴作诗词,只要热闹便是了。

    如此一来,李翱当下也放开了一些,便趁着那戏班子下去,令一队华服女子在殿中抚琴奏乐。

    宋穆当下看去,看着那上面优雅的蒙面身影,却也是认出了对方。

    杜纤音,她周围的人,当是余音坊的人了。

    而此刻对方受命弹奏一首曲子,宋穆听去,竟然就是自己所写的词作。

    那悠扬的声音传开,周围的人也是一时间颇有赞叹。

    “这音律之声颇为美妙,那女子,我看可是进士修为?”

    “大人或许不知,那是余音坊的大掌柜,长安中称其为音仙子。”

    “不过她似乎是杜牧诗宗的传人。”

    “原来如此,难怪有这等修为,说来他先祖那等人物,若是见到其成了这副做派,岂不是……”

    “大人所言却是有些见怪了,这天下诗宗,绵延存续多有艰难,至少这还是一脉不是?”

    几位官员交谈着,当下那一曲终了,杜纤音却是朝着台上拱手,沉声说道。

    “陛下,今日为太后祝寿,若是有那等场中书写之繁华词作,想来贴合万分。”

    李翱听得这话当下也是来了兴趣,此番朝着场中扫视了一遍,而后开口说道。

    “可有爱卿愿献出一首词作?”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此刻却也是微微沉思。

    而也有那人当下自告奋勇,宋穆当下看去,竟多是青年才子,不是来自那皇室,就是那几个诗宗之中。

    那些俊俏公子此刻各个目光都在蒙着面纱的杜纤音身上打量,如何都不想错过这等情景。

    于是当下便有人上前,飞快的书写出一首词作。

    一位皇室子弟的词作率先才气涌动,此刻呈上前去,杜纤音微微一扫,轻柔的音律便立刻传开。

    台下之人如痴如醉,不知是沉醉于那音律之中,还是杜纤音之魅影之中。

    而后又是一位诗宗子弟诗词,这场中不少的青年才俊都纷纷出手,一首首词作瞬息落成,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只是杜纤音却是轻轻弹奏了几首才气诗词,此番忽的按弦开口。

    “陛下,小女子还可用音律牵引化境,若是诗词足够绚烂,小女子甚至能奏出一曲世间绚烂之景。”

    “犹如身临其境,词境就在眼前浮动。”

    杜纤音所言可用音律化出绚烂景色,犹如身临其境,李翱听闻也是顿时挑眉,有些诧然。

    “哦?真能有这等玄妙变化?”

    见着杜纤音微微点头,李翱便看向场中。

    而众人纷纷迟疑,此刻一时间也无人出动,而李翱却是扫过众人,此刻见到了那坐在大殿最外的宋穆,立刻喜笑颜开。

    “宋爱卿,你来如何?”

    李翱的一句话让场中顿时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一刻往着后面看去,然后忽的注视到了这最外面。

    宋穆正夹着一块点心细细品位,猛然察觉到这周围的不对劲,连忙起身,躬身拱手。

    “哈哈,宋爱卿,朕却是差点忘了你了,快快上前来。”

    “今日朕便不要你写祝寿诗词,且为太后书写一份绚烂诗词,如何?”

    李翱当下笑着说道,众人也纷纷看向宋穆,此刻让出一条通路来,宋穆也是赶忙迈步上前。

    “微臣谨遵圣谕。”

    宋穆如此说着,此刻也微微抬头看去,见到那杜纤音也微微侧目看向自己,此刻只是长长舒缓了一口气,然后看向四周,此番沉声说道。

    “微臣斗胆,书写一首词作,为太后贺寿。”

    宋穆沉声说道,就是在与公主相聊的太后也看了过来,那台上的李墨儿和李栋也看了过来,几人都有一些好奇。

    李栋更是有些激动,此刻在李墨儿身侧轻轻说道。

    “父皇突然令作词,宋状元竟能这般胸有成竹,果然这世间,还没什么诗词能难住宋状元。”

    在众人的注视下,宋穆看着面前被金黄灯光映照的纸张,又抬头看了一眼杜纤音的倩影,此刻将玉笔轻轻蘸墨。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时载酒,调冰雪。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只是顷刻,宋穆笔走龙蛇,一首词作《满江红·翠幕深庭》便已经出现。

    夹杂着金粉的文字在纸张上闪动,似乎真的要从纸张上脱出。

    而在宋穆写动之后,那上面便有才气缓缓汇聚,旁边就有一位礼官上前,此刻轻轻的念出这上面的句子。

    词句缓缓传开,众人也是纷纷愣神,这上面的文字让人觉得满眼生花。

    这词作中句句都是丰富的色彩扑面而来,让人似乎身临其境。

    众人这才是知道,宋穆的诗才,不仅是临场作诗,还能这般灵动,读来令人赞叹万分。

    而在众人惊讶之时,那杜纤音也再次拨动琴弦,当下却有一道念力缠绕而来,宋穆所写出的文力开始被引动,众人忽的觉得这场中突然有景色绽放。

    晚春的秀丽景色似乎正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那诗词之中的花朵,亭台,雏燕,金鱼已经缓缓浮现。

    而下一刻,那琵琶琴音更甚几分,众人却是忽的微微皱眉。

    有人却是诧然说道。

    “我似乎闻到了花香?”

    “这异境,竟还能有这等奇异展开?”

    众人也是发出惊呼,之前那轻蔑之情此刻却是一扫而空,只觉得这杜牧诗宗,什么时候竟能有这等运用念力的奇法?

    就是那台上的太后见得这等场景,此刻也是奇异万分,煞是觉得惊奇,连连点头。

    众人都看着那颔首抚琴之杜纤音,又看向一侧握笔直立之宋穆,此刻心中也是赞叹万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我以诗歌斩妖除魔》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第四百六十二章 翠幕深庭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连载中图标 诸天:从埋葬大清开始
  •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听心声 连载中图标 重生蟠桃,被猴子偷听心声
  • 诸世大罗 连载中图标 诸世大罗
  • 大梁镇妖司 连载中图标 大梁镇妖司
  • 我叫吕顾 连载中图标 我叫吕顾
  • 长生 连载中图标 长生
  • 倾天九歌 连载中图标 倾天九歌
  • 大小姐的贴身御医 连载中图标 大小姐的贴身御医
  • 重楼问情 连载中图标 重楼问情
  •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连载中图标 情深似熔,总统你要乖
  • 战灵荣耀 连载中图标 战灵荣耀
  • 侠剑尘缘 连载中图标 侠剑尘缘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