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 第四八六章 八号星系的文明残骸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第四八六章 八号星系的文明残骸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会议结束之后,作战负责的舰娘最先开始行动,整个联盟就进入了临战状态。

    随着对八号星系的持续观测,舰娘们已经基本确定,这个星系不会有什么危险,关键证据是星系内没有出现大型太空建筑。

    这说明这个星系内就算是有智慧文明,其科技水平也很可能是不超过地球的, 对当前舰娘文明而言,跟原始人没区别。

    但是许星辰的决策理念就是,有备无患,谨慎无错,料敌从宽,所以准备还是要做好的。

    第二天, 第二批八颗星球战舰舰娘的灵魂核心生成完毕,许星辰用专门的箱子装好之后放进了随身空间。

    这些核心, 可能要一年甚至两年之后, 才能用的到了……

    许星辰摇头叹息着,继续操作核心生成设备,选择升级完成的不同级别战装,查看生成量产灵魂核心所需的时间与资源。

    十几万吨的058和005的核心,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以及一万单位的资源。

    一公里级球体战舰0590的核心,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十万单位的资源。

    十公里级球体战舰0590.1的核心,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以及一百万单位的资源。

    五十公里级球体战舰,0590.2的升级尚未完成,消耗0590.1还要低,数据没有意义。

    同时,十万吨以下所有战装生成量产核心,都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以及一万单位的资源。

    看完之后, 许星辰选中了0590.1的战装,开始批量生成核心,八个设备先各生成一个,分别命名为星一到星八。

    四个小时之后,八颗核心生成完毕,许星辰直接拿着去了建造中心。

    跟在门口守卫值班的舰娘点头之一,经过已经启动的五座建造容器前的通道,许星辰看着工作中的容器轻轻深呼吸。

    来到第六座建造容器之前,启动容器并进行自检,然后放入了第一颗0590.1型舰体量产核心。

    建造容器启动之后,各种提示和与星球战舰相同,但是速度明显快了很多倍。

    按下按钮之后,几秒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数据读取,资源核算也非常快,几个呼吸就出了结果。

    “本次建造预计需要元初物质20万立方米、活性能量20万立方米,建造周期60天。

    “请确保资源供应充沛,是否启动建造?”

    “启动/终止。”

    许星辰看着眼前的最终数据,心中下意识的核算了一下,20万立方米正好是200立方千米的百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 建造一颗星球战舰舰娘的资源, 可以建造100万个10公里级球体战舰舰娘……

    非常短暂的考虑之后, 许星辰就做出来决定,量产这种级别的舰娘。

    依次启动了八个核心的建造,许星辰马上返回科研中心,把八个核心生成设备都启动。

    全都排上八个核心生成队列,先生成六十四个核心再说以后。

    接下来,许星辰又去了制造中心,启动一套生产设备,操作选择原版通用型星球战舰战装,查看生产所需资源和时间。

    “生产千公里级通用型超时空星球战舰战装,需要元初物质100立方千米、活性能量100立方千米,生产周期120天……”

    后续的提示,与建造基本相同,就是提醒操作者,保持资源供应等等。

    但是许星辰无心去看后面的东西来,只是看着最上面的资源消耗只咧嘴。

    以往的传统战装,生产时间通常都只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这一下子变成了120天,实在是过于离谱。

    而且资源消耗也太夸张,正好是建造舰娘的一半。

    许星辰看了看联盟的资源数据,咬着牙启动了一套战装的生产。

    这样,联盟预计剩余的资源储备,再次降低到了80立方米以内,相比两天之前缩减了十倍。

    而这战装是给许星辰自己用的,而许星辰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整个联盟内,唯一一个可以直接换上星球战舰战装的。

    这样生产,相当于节省了一半的资源,以及三分之二的时间,提前得到一个星球战舰。

    而且大规模的太空资源生产正在逐步展开,接下来几个月的资源产量会逐步上升,不会危及联盟资源安全的。

    所以总的来看还是值得的。

    搞定这一切之后,许星辰就返回了科研中心,看着忙碌的舰娘们,等着接下来的行动。

    两天之后,两艘完成超时空改造的太空探测飞船准备完毕,八艘模块化超时空探索飞船,从周围星系返回母星系。

    母星母港时间上午八点钟,八号星系探索行动同步视频频道里,许星辰和相关舰娘先后到齐。

    远望七号向许星辰示意之后,开始了行动之前的简单说明:

    “现在所有探索飞船,以及参与后续行动的舰娘,都已经准备就绪。

    “目前我们规划的行动流程是这样的,首先两艘小型模块化超时空探索飞船,首先分别跳跃到八号星系的三号和五号行星背后。

    “借助行星作为隐蔽,避免被可能存在的,四号行星的个体观测到……”

    随着远望七号的讲解,执行行动的飞船,已经完成了锚点和目标点锁定。

    远望七号大致说明完毕之后,就对操作飞船的舰娘直接下令:

    “开始行动!”

    许星辰眼前的大型投影,以及其他地方舰娘们眼前的投影或者屏幕上,在两侧分别展示八号星系和本星系的情况。

    伴随着远望七号的命令,六艘准备就绪的大小飞船中,两艘小型飞船迅速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三分钟之后,这两艘飞船出现在了预订的轨道上,相应的画面也立刻传输回来。

    两艘飞船从藏身的行星背后,投放了无人的太空观测设备。

    这些小东西顺着行星轨道飘行出来,就直接对准了真正的观测目标,八号星系四号行星轨道上的两颗行星。

    许星辰所有参与行动的舰娘,都是本能的屏住了呼吸安静下来,等待着更加详细的数据。

    大约八分钟后,三号行星轨道的探测器,发回了行星轨道内侧的图像。

    清晰的星球表面昼半球图像,直接展现在了舰娘们面前,立刻就引发了成片的惊呼。

    因为那画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海洋和陆地的分布,那里显然是直接存在液态水的,两颗星球上都有!

    更是因为那些陆地上,还有很多很明显的大型城市区块结构,以及很多很明显的人为干涉自然的痕迹,也是两颗星球上都有!

    也就是说,本来就在那里的八号星系四号行星,以及它轨道上突然出现的行星,都是存在过高等文明的。

    虽然它们太空之中没有任何人造设备,但是那些大规模的城市和人造设施痕迹,至少得是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才能实现的。

    在大家的惊异声中,五号行星轨道的探测器,也发挥了它探测生成的图像,四号轨道两颗行星夜半球的画面。

    刚刚惊异欢呼的声音,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因为那画面上一片昏黑,没有任何明显的灯光效果……

    远望七号微微叹了口气说:

    “目前的情况表明,四号轨道两颗行星,都曾经拥有过高级的智慧文明,但是行星突然出现并且交汇的引力,彻底摧毁了它们。

    “现在行动进入第二阶段,其他探测舰船开始行动,直接跳跃到四轨道两颗行星同步轨道上,详细观测星球表面情况。”

    但是与此同时,许星辰的面前,出现了一条系统提示:

    “发现第1023号备份文明与传承者,双方的错误冒险操作导致其文明濒临毁灭,您可以执行您认为合理的操作,同时开始回收文明记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舰娘:从深蓝到星海》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第四八六章 八号星系的文明残骸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侯府嫡女不为妃 连载中图标 侯府嫡女不为妃
  • 她在司爷心尖撩火 连载中图标 她在司爷心尖撩火
  • 斗罗:我爹到底是谁? 连载中图标 斗罗:我爹到底是谁?
  • nba最苟后卫 连载中图标 nba最苟后卫
  • 我在忍界搞咒术回战 连载中图标 我在忍界搞咒术回战
  • 我感觉你们都在玩我 连载中图标 我感觉你们都在玩我
  • 闪婚后爱我的腹黑娇妻 连载中图标 闪婚后爱我的腹黑娇妻
  • 一品天师 连载中图标 一品天师
  • 废材狂妃:修罗... 连载中图标 废材狂妃:修罗...
  • 重生之努力改变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努力改变
  • 复仇小丫头,男友太霸道 连载中图标 复仇小丫头,男友太霸道
  • tfboys与新一代少女 连载中图标 tfboys与新一代少女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