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 第四章钱粮之忧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第四章钱粮之忧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皇爷,大喜——”

    羊乐脚踏长靴,急不可耐地跑过来,见到皇帝在阅读《三国演义》,他不由得改换了声调。

    “怎么?”

    朱谊汐神情一动。

    “襄阳传来消息,二十六日,妙夫人诞下一子。”

    羊乐当然知道皇帝心中的爱好,尤其是紧张妙仙姑娘,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就过来汇报。

    “母子平安!”

    “平安就好!”

    朱谊汐深深地松了口气,整个人浑身一阵,精神了许多。

    妙仙毕竟不是一般人。

    踱步而行,朱谊汐兴奋了许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竟然没有嫡长子。

    对于一个皇帝,王朝来说,嫡长子的重要性,远超于一切。

    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促进了明末党争的到来,更是空耗了国力。

    朱棣之所以能发起靖难之役,除了朱元璋留下藩王诛拿奸臣的谕旨外,其本身的嫡子身份,也十分重要。

    如今作为开国皇帝,嫡长子的稳定性,正是他所需要的。

    喜悦渐渐退散,皇帝开口道:“既然生下了,那就让她在襄阳暂且修养,其他人,尤其是皇后,让她们尽快来南京吧!”

    内阁旋即也跑了过来,除了恭贺皇帝子嗣丰收外,更重要的,则是述说夏粮的征收情况。

    “陛下!”阎崇信兴高采烈道:“六月登基大典举行后,各地的夏粮陆陆续续抵达。”

    “其中,江西共有一百九十万石,浙江两百二十万石,福建五十万石,广东六十万石,广西二十万石,四川百万……”

    “南直隶近六百万石。”

    “加上湖广的九十万石,共有一千三百三十万石。”

    “嗯?”朱谊汐惊了,甚至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偌大的南方,五六省相加,竟然只抵得上一个南直隶?”

    “陛下,这只是地方征收的总数,输送南京却是不多了。”

    阎崇信忙道,他生怕皇帝误会了什么。

    “输送几成?”

    “约莫五成。”

    “太低了。”

    皇帝叹了口气。

    对半分看着不错,但对于地方衙门来说,可是宽松的很,要知道在宋朝,所有的粮食得送开封,按照来年的收支来下发。

    就算是清朝,征税比也超过了六成。

    当然,在湖广,朱谊汐可是直接征收到了七成,不给地方留太多存粮。

    “告诉他们,到了秋税,必须上缴七成。”

    皇帝沉声道,说的话掷地有声。

    “可是,陛下,藩王……”

    “藩王宗室的宗禄,以后也不用地方衙门发下了。”

    说到这个,朱谊汐就一肚子的气。

    他深刻的记得,自己十七年的宗禄,几乎都被地方官贪去了,坐吃山空。

    按照大明的习惯,亲王郡王的宗禄不敢逾越,中小宗室也是受灾大区。

    “是!”阎崇信欢喜地应下。

    之所以与地方对半分,藩王宗室们占据主要因素,少了这一部分开支,许多地方能宽裕不少。

    “五成,也就是六百多万石粮食。”

    皇帝轻声算着:“管上半年,应该是足够了。”

    “陛下,盐税,商税等,半年来也征收了近五百万两,养活大军,绰绰有余。”

    “不够,不够!”

    皇帝摇头,指出赋税的不合理之处:“浙江、江西才两百万石左右,要知道这里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不亚于南直隶,怎会差距如此之大?”

    “另外,岭南,四川,怎么如此之少?鱼鳞册是出了问题吗?”

    广东靠海,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而四川盆地更是鼎鼎有名,赋税的低下,仅有浙江的一半,这甚至让人怀疑人生。

    如此巨大的差距,是不是意味着地方失控,土地兼并厉害,人地矛盾突出?

    “陛下,您可知,山东之地,历年来的赋税,是仅次于南直隶的,仅仅少了一成。”

    这时,赵舒忍不住开口道:“排第三的,仍旧不是浙江、江西,甚至是南方,而是饱受边事之苦的山西,其赋税是浙江的一倍。”

    “第四是陕西,第五是河南……”

    闻言,朱谊汐一愣。

    与他想象之中的差距,实在太大。

    万万没有想到,真正供养大明的,竟然是北方各省,完全出乎预料。

    而所谓的漕粮,其实也是朝廷用钱来购买湖广的粮食,输送入京,并非想象中的尽江南之民力。

    “这是北方战乱不休的原因所在啊!”

    皇帝感叹一声,心中滋味莫名。

    边军,藩王,贪官,三座大山,足以压垮一切活着的希望。

    张慎言缓缓道:“南方各地的钱粮梳理,刻不容缓。”

    “欠税,瞒税,赋税不公,破家的粮运,以及钱粮两收的境况……”

    皇帝呢喃着,不由得苦笑道:“难,难,难——”

    “不过,再怎么难,也要去做,不然贻害无穷啊!”

    “陛下,可以先易后难!”

    赵舒思虑着,抬头道:“欠税正在敲山震虎,瞒税之事,在于刷新吏治,唯独粮长之制,理应改变。”

    所谓的粮长,就是被迫义务劳动的地方乡贤。

    明初,朱元璋深恨地方胥吏乱征税,就按照征粮的额度,千石左右,就设立一粮长,让他们义务征粮。

    既节省了开支,又杜绝了腐败,可谓是一举两得。

    后来,不交税的人多了,交税的少了,但是税额不变,还得亲自运粮,粮长就成了破家的买卖。

    而且,后来朝廷还把粮长职权给拆分了,有“催办粮长”、“兑收粮长”和“长运粮长”,由一人包揽,变成数人乃至数十人分工。

    权力小了,海赔钱,自然就没人愿意。

    “可没了粮长,赋税又怎么征运?”

    阎崇信小心地问道。

    动则上千石,数十万石,地方衙门肯定很难运送,之间的疏漏有很大。

    “要不,再改为缴纳银钱?”

    张慎言不由道。

    一条鞭法就是以银代粮,后来渐渐被废黜,就是因为粮食太过于重要。

    “怎么说?”

    皇帝开口问道。

    “陛下,南直隶缺粮,但银钱多,可以纳银,而四川湖广等,则粮多银少,则以纳粮。”

    “而且,这些产粮的大省,水运昌盛,运粮也方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逆流启明(大明世祖)》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第四章钱粮之忧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三国第一狠人 连载中图标 三国第一狠人
  • 大国重坦 连载中图标 大国重坦
  •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连载中图标 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
  • 我比崇祯大一岁 连载中图标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特种兵之神级辅助系统 连载中图标 特种兵之神级辅助系统
  •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连载中图标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 重生之誓不为妃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誓不为妃
  • 戒男神 连载中图标 戒男神
  • 荒蛋岛奇幻历险记 连载中图标 荒蛋岛奇幻历险记
  • 神笔聊斋 连载中图标 神笔聊斋
  • [足球]和母星失去联系的日子 连载中图标 [足球]和母星失去联系的日子
  • 惊世倾妃 连载中图标 惊世倾妃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