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第一臣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

《大明第一臣》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听到了李善长的话,刘伯温沉吟了,他给朱元璋的建议就有少树敌这一条,如何才能少树敌,自然是不冒头,到了朱升那里,就是缓称王,张希孟也有类似的建议。


    他们可以说是一派意见,都主张闷声发大财。


    可是李善长似乎更有想法,他希望朱元璋能更上一层楼。


    “李参议,如今局势晦暗不明,上位虽然占据江表之地,但是环顾四境,皆是强敌,如果贸然称王,只怕会招来四方围攻,称国公的话,和大元帅又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啊!”


    李善长渐渐凝重起来。


    “我并非多事,也不是贪图什么从龙劝进之功。只是有句话,叫做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伯温兄,你也是在官府做过官的,就拿当下来说,前些时候,和宣城的几个商贾签了采买文房四宝的约书,落款的名目,你说我该怎么写?”


    刘伯温稍微一怔,“似乎该写大元帅府?”


    “那年份呢?”


    “这个……用至正十五年!”


    李善长点头,“没错,却是要怎么写。可一旦这么写了,岂不是成了元廷的大元帅府?伯温兄,你说该怎么办是好?”


    刘伯温一怔,还真是这么回事。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一道政令下去,就要面对几百万人,以什么名目号令这么多人,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


    就像李善长举的这个例子,虽然朱元璋没有向元朝称臣,但是写了大元帅府,用了至正年号,那就是暗戳戳在说老朱是大元的臣子。


    如果不用至正,用龙凤年号,也是一样的道理。


    “张士诚尚且敢建周国,称诚王,徐寿辉也称皇帝,刘福通拥立小明王为帝……如果上位不能称王称帝,我们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吃亏的。伯温兄博学多识,见解高妙,你看看该怎么办?”


    刘伯温皱紧了眉头,低调有低调的好处。可低调久了,也不免尴尬,你总想着扮猪吃老虎,万一让人家真给领猪圈里,貌似也情有可原。


    “伯温兄,我建议上位称王,就算不称王,称国公也好,其实我想要的不过是前两个字罢了。”


    刘伯温陷入了思忖,要说起来,李善长的想法也不能算错。


    朱元璋高升一步,对外名正言顺,对内又能妥善安排文武官制,确定属臣,大家伙地位明确,也有了斗志。


    总之,好处和坏处都显而易见。


    “李参议,下官愚钝,这种大事还真一时想不明白。”


    李善长略一怔,随即笑道:“好啊,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回头你跟张经历说一声,等有空了,我们一起跟上位讲,好歹商量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


    刘伯温点头,而后匆匆离去。


    李善长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张希孟果然才华在自己之上,也深受朱元璋信任,这都是他比不上的。


    但是李善长也不是没有半点优势可言……随着老朱势力的扩大,手下的旧官僚越来越多。


    进了金陵之后,杨宪,夏煜归附了朱元璋,前面还有汪广洋,随后又添了范祖干、叶仪、许元等人。


    如果再把刘伯温推荐的宋濂、叶琛、章溢也算上,在朱元璋手下,已经形成了一股相当庞大的文官力量。


    别看给那些武将相比,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十足低调。


    但是他们的想法都差不多,毕竟是在元廷混过的,也习惯了儒家思维。


    相比之下,张希孟这边,倒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说不定有朝一日,老李能彻底压过张希孟也不一样。


    “经历,我以为李参议所讲也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这边有诸多政策,如果说不清楚,确实会有麻烦。再有如今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府,几百万人,确乎应该想办法号令部下,只是不要惹来四方围攻就好。”


    张希孟一笑,“照这么说,就要先自称国公了?伯温先生以为哪个比较合适?”


    刘伯温苦笑,“上位身在江南,能用的无非是楚国公、越国公和吴国公……楚地主要在天完治下,越国在方国珍那边,且太过偏僻,上位下一步最好就是自称吴国公。以吴国名号,统御地方。”


    张希孟没有说什么,历史上老朱的确在攻陷了金陵之后,不久就自称吴国公……倒是老朱称王比较晚,直到击败了陈友谅,奠定了南方大区王者地位之后,才称吴王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伯温先生,就算主公称吴国公,但是纪年要用哪个?”


    刘伯温无奈苦笑,“如果用至正,就是大元的吴国公,用龙凤,就是韩宋的吴国公,事情还是那样,没有什么改变……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办法!”


    刘伯温沉吟了半晌,突然道:“经历,你看这样可以不,是否能暂时称臣元廷?”


    “什么?”张希孟勃然大怒,“伯温先生,你在说什么?”


    刘伯温无奈道:“张经历,我以为暂时称臣元廷,积蓄实力,而后挥师北伐,也没什么不妥,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情理之中……”


    “不!”


    张希孟断然拦住刘伯温。


    “伯温先生,你可知朱家军何以能走到今天?”


    “这个……自然是上位英明,经历睿智,诸将用命……”


    “不!”张希孟长叹一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坚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我们的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也是我们的主张。这是我朱家军的底线,如果投降了元廷,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驱逐胡虏?”


    刘伯温再度语塞,竟无言以对。


    其实后世有关朱元璋的误解,不在少数……比如说朱元璋是小明王的臣子,后来小明王死了,自然而然就是老朱弑君,有些影视作品,还煞有介事演绎了一番。


    可史书上明确记载,朱元璋没有接受韩宋的官职,只是使用龙凤年号,号令部下而已。


    当然了,你说用了年号,就可以算作臣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朱元璋和元廷之间,却是清清白白的。


    当然按照实录说法,在至正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廷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老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这总是朱元璋接受元廷诏安的铁证吧?


    都接受了官职,还不是元廷的人?


    果然,你朱元璋就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抗元主力是刘福通,朱元璋就是个跳出来摘桃子的伪君子!


    什么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朱元璋的欺人之谈……


    先别忙,再看看实录是怎么写的,“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瞧见没有,这句话后面明明白白有两个字,不受!


    老朱根本没接受元廷的封官。


    至于朱元璋跟李察罕和王保保有书信往来,那是当时有传言,说他们是汉人,却甘心为元廷效力,老朱是打算策反他们。


    再有其他的说法,无非就是争天下的尔虞我诈罢了。


    总体而言,老朱的抗元态度,是毋庸怀疑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不是空话。


    像这种称臣元廷的话,朱元璋那里是万万通不过的,更何况还有张希孟在。


    刘伯温也是一时昏了头,他连忙道:“是我一时糊涂了,如何能向元廷称臣?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行!那,那就用韩宋的年号?”


    任凭刘伯温如何聪明睿智,他也是陷在了二选一的困境,走不出来了。


    张希孟突然一笑,“伯温先生,你那个好友欧阳苏,他是丹徒人吧!”


    “对,没错!”


    “你知道丹徒有什么名胜?”


    刘伯温立刻道:“要说丹徒的名胜,那可不少,芙蓉楼,北固山,对了,还有宗泽的墓……我为元臣,本是无脸去见他老人家的,只是在墓前路过,见损坏严重,心中感伤,虽有如此忠良,却终不能保住大宋江山!”


    刘伯温低下了头,神情落寞,他们这些人,似乎真的没脸提宗泽、岳飞、文天祥这些人了……


    “伯温先生,你看若是主公去祭奠宗泽,宣布晋位吴国公,会是如何?”


    “这,这是要做赵宋的吴国公?”


    “错!”张希孟又断然道:“赵宋无德,对不起英烈先贤!主公为中华英雄,自然是承袭华夏道统,升任吴国公,自领一方!”


    刘伯温猛然吸了口冷气,这句话可不简单,等于一下子打开了格局。


    朱元璋的难题在于不称王,不称帝,跟其他势力打交道就吃亏,就没法名正言顺,治理麾下疆域。


    可称王称帝,又违背了缓称王的基本战略。


    进退维谷,这才逼得刘伯温想出了先向元廷称臣的馊主意。


    可是张希孟跳出了这个圈子,既然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那前往镇江,祭祀宗泽,重申大义,晋位吴国公,貌似不但顺理成章,还更加名正言顺!


    明明都没路了,张希孟愣是走出了新路。


    格局,什么叫格局啊!


    刘伯温对张希孟瞬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敬意。


    这个年轻人,确实是高!


    又过了两天,张希孟和李善长碰在了一起,老李自以为张希孟已经没得选择,可是聊了两句之后,当听到张希孟的方案,李善长顿时又瞠目结舌,进而无言以对。两个人去见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是听张希孟阐发理由,讲述种种好处。


    老朱听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咱就知道,张先生足智多谋……那从今往后,咱们用华夏纪年喽?”


    张希孟道:“暂时或许还不行……不过可以用华夏吴国纪年,主公自称吴国公就是了。”


    “华夏吴国!”


    老朱仰天大笑:“好啊!真好!咱记得他刘福通打出的旗号是重开大宋之天,对吧?咱们这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李先生,你也说说啊!”


    李善长能说什么?


    “上位英明,经历睿智!”


    <a href="http://koubei.baidu.com/s/" target="_blank">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第一臣》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第一臣》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废柴毒妃飒爆了 连载中图标 废柴毒妃飒爆了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连载中图标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章怀太子传 连载中图标 章怀太子传
  •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 连载中图标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
  • 亮剑:我在战斗余波中打卡 连载中图标 亮剑:我在战斗余波中打卡
  • 亮剑之敢死营 连载中图标 亮剑之敢死营
  • 神座仁皇 连载中图标 神座仁皇
  •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连载中图标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 穿书后靠偷亲偏执反派续命 连载中图标 穿书后靠偷亲偏执反派续命
  • 被女总裁领养的大娱乐家 连载中图标 被女总裁领养的大娱乐家
  • 领主养成手册 连载中图标 领主养成手册
  • 律政佳人 连载中图标 律政佳人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