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大明第一臣 > 第八十八章 粮长

《大明第一臣》 第八十八章 粮长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自从进入五月份以来,滁州上下,全都忙碌起来。


    稻田,水田,都有人看守着,哪怕到了晚上,也舍不得回家。


    他们要驱赶偷食的鸟雀,还要四处巡逻,手里拿着泼盆,梆子一类的东西,吓唬驱赶野猪和猹。


    或者干脆组成捕猎队,漫山遍野,到处清剿。


    野猪可不是好对付的,这东西食性杂,胃口大,脾气还暴躁……一个不好,就能毁掉一大片庄稼,老人孩子遇上了,还容易受伤。


    因此有好几个千户营,干脆出动兵马,猎杀野猪,保护庄稼,顺便再丰富一下伙食。


    所有人的心都绷起了,既兴奋又担忧……即便大家伙已经做到了最好,可种田依旧是看老天爷脸色的事情。


    如果赶上收获的季节,下几天暴雨,粮食收不回来,就要腐烂发霉,收获锐减。


    因此越是临近收获,就越是紧张——差不多就像是某个作品要上架的码农——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半点不差!


    每天从家门出来,抬头一看,见日头悬空,光芒四射,就跟得了宝贝似的。


    从唐代开始,就施行两税之法,元朝在南宋故地,也是收夏秋两税,虽然夏粮不如秋粮产量高,但这就像玩游戏似的,能不浪费一条命,就不浪费一条命。


    夏粮丰收,秋天的压力就小了,如果都压在了秋粮上面,万一出了差错,谁也承担不起。


    就这样,盼望着,盼望着,老天爷一直都是大大的笑脸……终于,稻麦成熟了。


    一个老农,伸出黝黑的手指,轻轻捻下几个麦粒,他可舍不得扯下一整根麦穗。


    在手里搓了挫,而后又放进嘴里咬了咬。


    沧桑的面孔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孩儿他娘,小兔崽子们,下地干活啦!”


    所有的农人,仿佛得到了圣旨似的,天还不亮,就从家里爬起来,拿着镰刀,冲进了田里。


    你快,有人更快!


    瞧瞧人家,已经割好了一大片。


    干活吧!


    有人或许疑惑,庄稼就在田里,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还真用得着。


    必须早点收割,早点晒干,然后收入仓库,这才算放下了一颗心。


    如果期间遇上了大雨,没法顺利收割,什么都完了。


    就拿隔壁阿三来说,他们坐拥广阔的耕地,却还是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他们的奇葩不只是人均粮食不足二百千克,还要大量出口换钱。同时,差不多有三成的粮食,会烂在田里,根本收不回来。这就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足够收割机,也没有足够的仓库造成的。


    因此对于滁州百姓来说,争分夺秒是必须的。


    朱元璋亲自带头下地,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许打扰,他也不会衙门居住,就在田间地头盯着,跟大家伙一起劳作。


    不出意外,马氏也发动妇女,蒸馒头,做包子,挑着木桶,给田里劳作的人们送去饭食,就像是普通的农村夫妇一般,丝毫感觉不到一方之主的尊贵。


    似乎真应了马氏自己的话,他们两口子,都是牲口命,生来就不是享福的。


    但又偏偏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张希孟倒是不用下地干活,可是他却忙成了一颗陀螺。


    不断有消息传来,一个又一个的村子,产量如何,是不是附和预估,需不需要派遣人员帮忙……他是全力以赴处理。


    由于公务太忙了,李善长等人再度得到了拯救,跟张希孟一起坐镇指挥。


    渐渐的,老李露出了惊骇的神色,对于张希孟,又多了一分尊重。


    这小子简直神了!


    谁都知道,征收田赋是最难的,各地都有抗税的情况,老百姓不愿意交,胥吏想着占便宜,双方你争我夺,冲突不断,哪年都会有人被逼死。


    可是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


    各地已经张贴了告示,每村一张,还有人专门讲解,告诉大家伙,税收标准是怎么制定的,要怎么缴纳田赋。


    一切的一切,都讲清楚了。


    到了收获的时候,百姓们彻夜劳碌,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稻麦抢收完备,有八成的粮食,入了仓库。


    就在还剩下一些粮食没有收完的情况下,一些村子的老农凑在了打谷场,商量了起来。


    “张二叔,咱们村子一共要交一千一百石零五斗,我们都算好了。上位对咱们这么好,不能让上位费事,咱自己送去!”


    中间的老汉点了点头,“做人知恩图报,这是好事,谁送去?”


    “我!”一个小老头干脆答道:“二叔,我们家丁多,田多,还有牲口马车,我们送去!”


    张二叔想了想,斟酌道:“你们愿意为大家伙办事,可也不能亏了你们,村子里再找三十个青壮,跟着你们一起去。对了,再,再多带些粮食,拿一千二百石吧!别到时候不够,丢了咱们上湾村的脸。”


    小老头点头,他起身要去安排,张二叔又叫住了他。


    “告诉下去,让家家户户都好好挑,把顶好的粮食选出来,可不许有秕谷,更不许掺砂石草棍,明白吗?”


    “明白!”


    小老头转身下去,其他的老农也散了,当天夜里,整个村子就忙活下去,妇人们拿着笸箩,仔细筛选。


    将挑好的粮食装进袋子里,每一袋都装得满满的,重量远远超出规定。


    即便如此,大家伙还要多准备一些。


    “这是给上位的,要是掺了坏的,那就是没良心,这辈子只能生闺女,生不出儿子来!”


    面对着可能绝后的诅咒,当真没有谁敢马虎。


    天还不亮,运送粮食的队伍就出了村子,直奔滁州城而去。


    在车队前面的一面小旗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四个字:纳粮报恩!


    老百姓提前主动交田赋,而且还是超额缴纳!


    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就是发生在了滁州大地上。


    装载着粮食的车队所过之处,都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有的百姓拿着清水干粮过来,主动询问,当知道他们的打算之后,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做得对,做得好!上位对咱们有恩,有大恩!咱们就要报恩!”


    “该怎么报恩?还不是多纳粮,让上位的兵吃得饱饱的,用力气杀鞑子。”


    “说到底,还不是让咱们大家伙能过安稳的日子,能吃饱穿暖。”


    很快各个村子,丁多粮多的人家,主动带头,带着田赋,涌向了滁州。


    面对此情此景,你说李善长能不心惊肉跳吗?


    过去拿刀逼着,未必能收上来的税粮,现在主动送来了。


    人心如此,还有什么好迟疑的。


    上位就是天命所归!


    李善长为了避免混乱,立刻跟张希孟商议,不能任由各地盲目送粮,万一重复了,或者来不及送入仓库,那就不好了。


    因此他们暂时规定,要求几个村子提前商议好,并且得到可以起运的命令,或是三千石,或是五千石,最多一万石,一起起运,送到制定的仓库。


    然后由他们开具完粮纳税的凭据,再返回村子。


    张希孟自然是同意,又请示了朱元璋。


    老朱也答应了,不过他加了一条,所有主动送粮过来的人,他都要亲自见见,请大家伙吃顿饭,问问村子的情况。


    再有,如果有人确实伶俐,会办事,就留下来,充任官吏。


    从农民一下子成为官员,也就是老朱干得出来。


    张希孟也同意了,毕竟能组织几千石粮食运输,怎么看都是有本事的,而且能力突出,绝不是书呆子。


    只要适当考察一下,就可以大胆使用。


    从老朱这里出来,张希孟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我的天啊!


    这不就是粮长制吗?


    张希孟隐约记得,很多人都把粮长制视作一种落后的财税制度……觉得让粮长将粮食运到指定的区域,效率低下,缺少管理,拖欠积压,是常有的事。


    由此也造成了大明朝户部财政的窘迫。


    甚至粮长制被视作朱元璋小农意识入骨,不懂财政,异想天开的证据。


    是很多人咬牙切齿,希望改革的弊政。


    这些看法也没错,只是在这么想之前,能不能稍微肯定一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由于土地分配公平,执法严明。


    百姓主动缴纳田赋,一些地区汇总到丁多田多的富户手里,而富户主动运粮去太仓……中间省去了多少官吏,避免了多少贪墨害民?


    而各地的粮长也会得到老朱的提拔重用,有人甚至能当到布政使,六部尚书,在科举和国子监之外,又有了一条晋升的渠道。


    又是何等光荣!


    一项良政,为什么会崩溃?


    土地兼并,许多百姓无以为生,缙绅大户却趁机躲避田赋,把原本在他们身上的田赋,都转嫁给小民。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主动交粮?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众正满盈,谁又愿意给一个粮长官位?毕竟那么多进士还不够分!


    一切的基础都毁掉了,粮长制自然也就成了弊政了。


    这事能怪朱元璋吗?张希孟无奈咧嘴笑笑,就应该怪朱元璋,不是你建立了大明朝,哪来的明朝灭亡啊!


    张希孟甩了甩头,直奔常平仓而去,他没空想乱七八糟的事情,还要赶快统计收上来多少粮食呢!


    <a href="http://koubei.baidu.com/s/" target="_blank">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大明第一臣》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大明第一臣》 第八十八章 粮长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废柴毒妃飒爆了 连载中图标 废柴毒妃飒爆了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连载中图标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章怀太子传 连载中图标 章怀太子传
  •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 连载中图标 养老计划从三国扩到诸天
  • 亮剑:我在战斗余波中打卡 连载中图标 亮剑:我在战斗余波中打卡
  • 亮剑之敢死营 连载中图标 亮剑之敢死营
  • 神医小娘子:仙尊大人,克制点! 连载中图标 神医小娘子:仙尊大人,克制点!
  • 袖手天下之美人殇 连载中图标 袖手天下之美人殇
  • 二十四声响钟 连载中图标 二十四声响钟
  • 星空圣帝 连载中图标 星空圣帝
  • 皇情帝御 连载中图标 皇情帝御
  • 女神的贴身仙王 连载中图标 女神的贴身仙王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