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终宋 > 第641章 使者

《终宋》 第641章 使者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见过李阃帅阁下,在下耶律有尚,小字伯强。”

    “伯强不必多礼。”

    李瑕看眼前的年轻人彬彬有礼,遂也客气两句,问道:“你姓耶律,是辽朝后裔?”

    “辽东丹王十世孙,家祖在金时曾仕官于东平,故在下曾授学于东平学馆,后师从鲁斋先生。”

    “姚燧、阎复,与你是同窗?”

    “曾与阎子靖同窗。”耶律有尚道:“子靖早殁,可惜了。”

    “可惜了。”李瑕道。

    当年阎复的尸体被挂上开封重阳观时,他还未离开,曾去看过一眼。

    说不上愧疚,但北地培养一个读书人不容易,确实觉得可惜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

    耶律有尚年方二十五,虽是契丹后裔,但仪容辞令文雅,竟比一般的读书人还讲礼仪规矩。

    李瑕语气随意,问道:“你师从许衡,却是奉廉希宪之命而来?”

    “是,廉公在京兆府,常与恩师讨论治世之道,也正是廉公恳请恩师出任京兆府国子祭酒,提举文教之事。”

    “看来,你们那边,学术气氛很融洽?”李瑕漫不经心问道。

    耶律有尚以前没注意过这问题,疑惑道:“阁下以为有何不妥?”

    说到这里,他隐隐有些焦急,道:“恩师以‘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廉公言‘文教为国家根本大计’,自当融洽。”

    聊到这里,李瑕眯眼看去,已能体会到耶律有尚对北方文教的忧切。

    近年所见,北人之间,不论是汉、契丹、女真、沙陀、鲜卑后裔,不论文武,只要通儒学者,都是在互相救赎。

    如当年张文静所言,她父亲救了一个一个大儒,元好问、赵复、郝经、王鄂、敬铉……这些大儒也努力保留着战火中那一点可怜的文脉。

    这点文脉太可怜,容不下北人勾心斗角。

    看过廉希宪与许衡之间,再看贾似道与吴潜之间,已到白刃不相饶的地步。

    “既是廉希宪让你来的,若是为招降我,就请回吧。”

    “并非是为招降阁下而来,而是……”

    李瑕不给他作说客的机会,打断道:“那是来向我求降?”

    耶律有尚闻言微微一滞,道:“阁下兵入陇西,与民间秋毫无犯,可谓仁义之师。廉公深受感触,欲与阁下约法三章。”

    “战又不战,他未免啰嗦了。”

    耶律有尚仿若未闻,道:“今双方既以仁义之师战于陇西,可否作个约定,万一甘州、吐蕃等地蒙古叛军来犯,宜立即停战,共克外寇。”

    李瑕问道:“阿里不哥?那到底是‘叛军’还是‘外寇’?”

    “于我等而言,阿里不哥是叛军。与阁下而言,则是外寇。”

    “廉希宪打得好算盘。”李瑕淡淡道:“怕阿里不哥由泾河而下,使关中不能全力对敌于我?但阿里不哥是你们的大敌,不是我的。”

    “不错。”耶律有尚坦然承认,道:“今阁下取陇西,廉公虽忧,然不怒。所虑者,阿里不哥也。”

    “我何必管你们这些?”

    “陇西以北,地势平阔,阁下亦不可不防。”耶律有尚道:“在下斗胆多说一句,阁下尝言‘阿里不哥诚慕汉家威仪’,此语极伤北人之心。”

    “何必较真?阿里不哥既与忽必烈为敌,敌人的敌人也许就是我的朋友……”

    “朋友?”耶律有尚长揖到地,道:“阁下怕是不了解阿里不哥,此人深恨汉制,视中原百姓为牛羊牲畜,任意屠宰。若放其兵马入陇西,今日他击败你我,明日便调转屠刀,教关陇百姓十不存一。”

    他上前一步,目光真诚而恳切。

    “蒙古内斗素来激烈,早在灭金时已有固守蒙古传统或习汉法之争。而何谓蒙古传统?大掠而已。阿里不哥以为天下之广袤永远抢掳不尽,并不需治理,他将所到之处之人口屠戮殆尽,将所到之处化为草原牧场,供蒙人放牧。廉公肺腑直言,阿里不哥绝不会是阁下之朋友……”

    李瑕抬手打断,道:“你不必多言,我明白你的意思。”

    “只怕阁下尚且以为阿里不哥不足为惧……”

    “放心,我明白。”

    李瑕再次打断了耶律有尚的话,道:“我远比你们有原则。”

    ……

    在李瑕看来,宋蒙之战若潦草地分,大概可分为孟珙、余玠、吕文德三个阶段。

    孟珙大败蒙军多次,尚还能存恢复之志。余玠守蜀时,只能山城固守。

    余玠比孟珙的区别在何处?

    川蜀元气大伤了。

    在余玠上任之前,川蜀一千二百万人已遭屠一千万。

    余玠便是神仙,也打不出孟珙的战果。至于他李瑕,则是赶上蒙古大变,时机不同。

    别的条件都能创造,唯有人口,没有百年之功,川蜀都不可能再恢复。

    这,就是放任“固守传统”的蒙军入境的后果。

    再看蒙古内斗,阿里不哥远不如忽必烈雄才大略。

    但这并不是说李瑕帮阿里不哥打败忽必烈,再对付阿里不哥就会更简单。

    相反,若是忽必烈争赢了,李瑕也许还有胜忽必烈的机会;但若是阿里不哥胜,李瑕更难抵挡蒙古。

    因为,忽必烈若胜,代表着蒙古铁蹄得停下脚步,一边治理一边征服。而停下,就得坐地分财,就得分裂。

    北地汉人花了二十余年心血,恰好促成蒙古汉化派有了五分之一的势,与传统派内斗,进而,偌大的帝国四分五裂。

    若让阿里不哥胜,就是在阻止、延缓这个分裂。

    当蒙古的“传统”胜利,蒙古人继续认为广袤天地永远抢掳不尽,那便是继续抢掳,蒙古铁蹄不停。

    这道理是错的,但屠刀不问对错。

    李瑕没有长城、没有燕云十六州,只要让蒙军长驱直入一次,中原生灵涂炭,也就失去了百年元气,失去了求胜的可能。

    他得利用好北人二十余年的心血,再从忽必烈手上抢夺北人的支持。

    而非寄望于一个丧心病狂的屠夫来施予帮助。

    简单来说,李瑕嫌忽必烈坏,但阿里不哥更坏。

    忽必烈在个人能力上能赢过阿里不哥争得汗位、阿里不哥的特点却是能以屠杀摧毁李瑕、李瑕唯有通过抢夺中原人心才能胜过忽必烈。

    强弱不是简单的数值,强弱之势是流动的。

    政治和战争是很微妙的一件事,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所以现在,不是阿里不哥在帮忙抵挡忽必烈,而是忽必烈在帮忙抵挡阿里不哥。

    前者是私心,称王称帝的私心;后者才是公心,保全天下的公心。

    这不是矫情,而是政治与战争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敌我关系,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谁才是真正可以拉拢的对象。

    ……

    “我明白廉希宪想告诉我什么。”

    李瑕看向耶律有尚,看清了对方眼神中带着些焦虑,不急不徐地开口。

    “我与你们交手过很多次,打了很多场战,结了很多私怨,仿佛我们之间才是敌人。而我与阿里不哥并未接触过,浑都海曾邀我共击汪良臣,他们仿佛是我的朋友。”

    耶律有尚急道:“浑都海绝非真心与阁下……”

    “你别急,听我说。”李瑕道:“是敌是友,不是看私怨有多少,该看……文化形态。只会烧杀抢掳的人永远做不成我的朋友,我知道。反而是你们,有朝一日能够支持我。”

    “支持阁下?”耶律有尚微微一愣,道:“阁下恐不足保四海安定。”

    语罢,他意识到自己因李瑕的狂言而失态了,又道:“廉公派在下来,想告诉阁下,时局至此,陛下正阻挡阿里不哥残暴之军,已危如累卵。阁下若火上添油,恐引火烧身、万劫不复。”

    “放心,我明白。”李瑕道:“我说过,我要做的比忽必烈好,而不是比他差。忽必烈尚且敢背叛蒙古传统。我若还联盟阿里不哥,那就太伤北人之心了。”

    “正是此理。”耶律有尚大喜,长揖到地,道:“阁下未与浑都海合兵,廉公非常敬佩阁下。”

    “他不配。”

    耶律有尚一愣,再次乱了些分寸。

    李瑕道:“他一边说着慕汉化,一边屈服于蒙古屠刀,那就不配就此事敬我。但我希望,有朝一日,他能真正行汉法。那时,我会敬佩他。”

    “阁下……未免太……”

    “因为我不亏心。”李瑕道。

    耶律有尚一时已把握不住谈话的方向,遂直言道:“阁下答应廉公所请了?”

    “我只是说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认为忽必烈还可以再被逼一逼,我拿下关中,忽必烈正好勉强能胜阿里不哥。”

    耶律有尚一滞,想了想,应道:“那好,廉公愿与阁下各施所长,看阁下有无能耐夺关中。”

    “好。若蒙军自吐蕃、甘州来犯陇西,尔等须与我休战;若蒙军自泾原攻关中,我亦不趁人之危。”

    “多谢李帅!”

    耶律有尚再次长揖一礼,之后,抬头看向李瑕,似在认真观察他的神色,并缓缓说了一句。

    “既是仁义之师相争,阁下若取关中,还请继续秋毫无犯;而我等若取汉中,亦然也。”

    李瑕神色丝毫不变。

    ~~

    直到送走了耶律有尚之后,李瑕才翻出了汉中地图,皱眉沉思起来。

    他宁可只带八千人来陇西,也没有抽调更多蜀中兵力,为的便是后方安稳。

    确实,林子曾领汉中三千人,与许魁在大散关的兵力去堵了刘黑马,但只有十日,如今三千兵力已回驻汉中了,各关隘驻军也在。

    廉希宪取汉中?

    走哪里?

    必须经过陇西的祁山道不必担心,其余道路一共四条——

    陈仓道最好走,但有许魁领三千兵力驻守大散关;

    褒斜道破败,唐宋以来虽有修缮,不复当年好走,且有斜谷关,宋禾领两千兵力驻守;

    傥骆道最险,几不可通行,但考虑到完颜亮曾分道攻宋时便兵出傥骆道,也在骆谷关布置了一千守军。

    子午道最长,亦是艰险难行,杨奔领两千人驻守于子午关。

    李瑕思来想去,廉希宪无论如何出兵都过于行险。

    “你拿什么取汉中?这是在试探?是威胁?或是为乱我心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终宋》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终宋》 第641章 使者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明末最强族长 连载中图标 明末最强族长
  • 明末:帝国崛起 连载中图标 明末:帝国崛起
  • 北宋之天生反贼 连载中图标 北宋之天生反贼
  • 大秦小地主 连载中图标 大秦小地主
  • 长歌当宋 连载中图标 长歌当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连载中图标 我在春秋做贵族
  • 时空网吧大老板 连载中图标 时空网吧大老板
  • 穿越当皇帝 连载中图标 穿越当皇帝
  • 清平调 连载中图标 清平调
  • 藏绘百鬼 连载中图标 藏绘百鬼
  • 巫蛊记 连载中图标 巫蛊记
  • 神医娇妃 连载中图标 神医娇妃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