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捕司办案,无关人等退散!”
一声清吼骤然响起,伴随着一股由远而近恍若实质的杀气,闯入岷昭的脑海,仿佛一道撕裂识海的惊雷。
“轰”的一声。
她用力地睁开眼,又用力地闭上,倒抽了口冷气,因为跳入眼帘的不是刺眼的阳光,而是一张表情呆愣,略显惊悚的花猫脸——几乎贴着鼻尖的猫脸。
“太近了。”岷昭抱怨,有气无力地抬手,将那几乎贴到鼻尖的花猫脸推远了些,上下打量了会儿,才知道是个带着花猫面具的人。
“九苍遗书,”那人蹲在岷昭面前,歪了歪头,轻声道,“你可是颜家人?九苍遗书现在何处?”
“你找错人了。”岷昭揉了揉钝痛的额角,看了眼周围化作焦土的废墟,发现自己正靠着残墙站着,不由蹙起了眉。
怎么会在这里?
岷昭努力想了想,之前应该是在上海市的酒吧,因为有个和尚正打着“降妖除魔”的旗号守在外头,她只好躲进酒吧避风头,大约两个钟头才敢出去,却看见和尚还在门口。
一个光头披着袈裟,手中的钵里给人放了几百块钱,他就站在一排花哨的豪车前,闭着眼睛拘谨地遭受粉红骷髅们的调戏,与繁华都市格格不入……
“你的烧伤很严重。”猫脸突然说话,打断了岷昭的思绪。
“你打断我思考了,”岷昭不满地抬头,“这样很不礼貌。”
那人对岷昭的评价不作理会,低头摘下面具,然后“啪嗒”一声将那花猫面具掰成了两半。
“你左脸烧伤的太过严重,可以先遮一遮,但这花猫面具我还有用,只能先借你一半。”那人自顾自说着,解下另一半面具上的红绳,系在了这半块上,然后也不问岷昭是否乐意,便将面具给她戴上了。
岷昭当然是乐意的,因为面具后那张青涩的脸实在好看,让她不忍心找出拒绝的理由来。
这是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人,带着浓浓的书卷气,穿着青衫长袍,披着兽皮大氅,颈上围了一圈白色的狐裘领子,那张文文弱弱略显苍白的俊俏脸蛋陷在领子里,衬得粉白色的薄唇和漆黑的眸子干净得不行,偏偏眸子里又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与年纪不符的小沧桑,惹得岷昭一时间母爱泛滥,满腔怜惜。
“我得走了,若是有缘再见,我会替你医治这烧伤。”在岷昭含情脉脉的注视下,少年人将剩下的半块面具收回腰间,起身看了眼来处,便速速离开了。
偌大的废墟上,仅剩岷昭一人,天空飘着雪,极冷。
“该问他要件衣服的。”岷昭看着远去的背影,有些后悔,然后准备静下心来,继续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时,她在酒吧门前遇到了和尚,之后是一段激情四射的追逐战,从上海追到北京,从城市追到乡村,最后追到了长白山。
“你虽然是魔,但好歹是千万剑魂孕育出的剑魔,怎么就没半点剑的气魄,没半点斩天断地的气概。”和尚叹道。
“有本事你活个两千年试试。”岷昭不以为然地回道,她从秦朝末年就开始活,活到了今年。
和尚闻言有些无语,毕竟真没这本事,只好换个论题道:“我记得你是不死之身,既然不死,为何没有勇气与贫僧一战?”
“我打不过你。”岷昭答。
“打不过又不会死。”和尚道。
“会死的人才怕死,”岷昭道,“不会死的人怕死的过程,真的很疼,不信你可以试试。”
和尚语塞,毕竟他可没有不死之身来试死。
“阿弥陀佛……”和尚宣了个佛号,他口才一向很好,没想到竟败在了一个魔的嘴上,“贫僧说不过你,只好打败你。”
岷昭回忆到此,周围突然涌现一阵杀意,杀意的落处,刚好是她。
“太没礼貌了。”都被当成击杀目标了,岷昭不得不收回思绪,看了看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