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斗笠剑引寒芒,
随心御剑,气劲吹灭最后一熄火光。
霎然收招。
黑影中的人也顿时停住,黑夜中,静止就是最好的掩护。
可小斗笠想的却不是隐藏。
而是一招求胜。
她究竟有何把握可以取胜?
早在刚才,刀剑同流的杀手已然占了上风。
刚才是小斗笠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衣角已经贴着自己的死穴破损?
她听声变位的水平更是一大弱点,夜王或是夜王的传人最善于隐于黑暗,她究竟有什么优势可言?
可却她自信得一反常态,好似不曾置身黑暗。
她的脑海中有一扇门正在打开。
那是她绝不愿回忆起的七大杀招之一。
黑暗会让人疯狂,也会让人放肆。
“夜王的人。”
她收招不收剑,剑意更盛。
“听好了,这招的名字。”
她的真气并不浑厚,却也有惊人的流向。第一时间更新
“龙城宫灯照夜白。”
“你也听好了,我不是夜王的人。”
“你是黑龙!?”小斗笠听出他口音,但也并非太过惊讶,城中这样的高手已然不多。
“而你,在黑暗中也不会是我的对手。”
黑暗中的杀手,双目发出了光芒。
绝对的黑暗,怎会有光?
因为他看见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小斗笠的剑像是烧红的铁,隐隐发光。
年纪轻轻竟有如此修为,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这一点点微光对小斗笠来说就已足够。
可这毕竟是小斗笠的周身,这使她处于暗处。
这岂非自寻死路?
他暗笑小斗笠的无知,正要后撤溶于黑暗。
只见小斗笠准确无误得向他蹿了过来,云龙脊好似夜中的火龙一般游了过来。
暗中本以听觉建立的自信,却在这炽烈的触觉蔓延下,变得不复存在。
这第一剑,黑龙自然是以他的剑去抵挡,再也夜刀暗袭。
因为无论小斗笠用何方法去照,都不会照出夜刀的轮廓。
这怎么可能,明明自己是在暗处。
双刃十字交叉,火光近在眼前。黑龙顿时明白,高手之间过招,目光绝对不能从对手身上移开。而人的双眼是最能反光的部位。只要看着小斗笠的剑就会暴露双目的位置。
甚至,黑暗中忽然转而视向光之物片刻,视觉将会被扰乱。
而小斗笠的完全可以在捕捉黑龙动向之时不去看自己的剑,让自己的双眼保持在黑暗中的敏感。
他没能理解这里的原因,当即就被小斗笠先声夺人,一招抢先。
黑龙出刀一刻,小斗笠已不见踪影。
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
但这也正和黑龙之意,他再次退回了黑暗。若是身处较远还能以此暗光观察别人瞳孔,那黑龙也算是遇到神通之人了。第一时间更新 可他却发现,自己还是暴露在光中。
他的剑也被烫红。
温度就像传染病,总会从两种不同的物体之间互相取着平衡。
尤其是铁器最容易被传染。他的剑竟然比云龙脊更红。云龙脊的火光虽暗,但是它的温度此时已经很高。这究竟是何种内力所摧?
其法之邪几乎不亚于魔教武典。
黑龙本是自信刀剑同流,在明暗忽变之间,落于下风。
他全然没有预料到天下会有如此夜战之招。
万不得已他本不会这么做。
但他别无选择,弃剑于地,徒留剑锋几分余热微亮。
他双手持刀。
夜刀黑锋绝不会被照出轮廓更不会被烫红。
它自从诞生之前,就是一团黑色的物质在熔岩中融化,锻造成器之后也从未发出半点光芒,甚至不曾反射。星光,月光都不会在此刀上显露光芒。
听得一剑收鞘只音,小斗笠已经消失于黑暗。
能收云龙入鞘的宝器,绝非凡品,云龙脊收鞘,耗五年光阴修炼,剑身却也只是借鞘而弯曲。
内中天山寒铁隔绝热力,保护剑者,甚至黑龙接近小斗笠时都感觉不到那股热流。
二人又再次陷入黑暗。
然而此时却大已不同,黑龙的武功习性本是黑暗中更有优势,但此时小斗笠却能掌握明暗的主动。
黑龙习惯的是暗夜。
小斗笠习惯的暗夜一闪!
忽得听得剑锋斩石一声。
火花一闪,小斗笠身形一现。
黑龙记小斗笠之位,小斗笠察黑龙之目。
黑龙出刀!
刀,快如惊雷,隐若潜龙。
叮的一声,刀入洞壁中。
小斗笠的人在哪里?
此声一出。第一时间更新
黑龙忽觉身后一股热流。
后颈急闪。
身后剑锋擦着皮肤刺出,一命倾危。
黑龙未慌,侧头之时,顺势反手上扬夜刀,抵住剑锋。守势平若流水,化戾气从无。
谁知小斗笠只是佯攻,随即刀剑交锋之处,剧烈摩擦,火花再现,小斗笠记住了黑龙的身位每一处变化。
而且此时云龙脊的剑刃双锋,压向黑龙的那一侧因为内功和摩擦之力而变得更亮。
云龙脊有着非同寻常的铸造法,剑身主干和其他精材逸品同样以不同药物淬火,其他名剑为了剑身坚硬区别于剑锋韧性,而云龙脊剑身最中心一道有着隔热之能。
人在光明中难以适应黑暗,在黑暗中又难以使用光芒,甚至久居黑暗者会因重获光明太过突然而失明。人类的体质有时和他们的心一样脆弱而矛盾。
二人此时已交手洞壁附近。
黑龙挡住小斗笠任何一招之时,云龙脊都会不减剑势,顺势插入墙壁之中。遵从白龙剑法易放难收的特性。
同时将自己那一侧的剑锋之热,贯入洞壁,洞壁的些许矿石也随之泛红起来。
“好机会。”
黑龙趁小斗笠剑锋入墙而动杀,刀至,剑已拔出。
他不知知矿石融而变软,小斗笠拔剑就变得轻而易举。
夜刀虽快于云龙,却因错判而难以得手。
所视之机,反被其所累。
十招之后,黑龙略站上风,却不敢躁进。
四周矿石不少已有泛红,小斗笠究竟何时判断周遭何种石才?难道是那之前交手的火花?黑龙简直无法想象自己的对手有何种不可思议的头脑。
这些暗红的石头,他不敢看,看任何一方向都可能会将自己的双目照明。每一块发光红石的角度都是如此致命。
顿时让他捉襟见肘。第一时间更新
但其实也许不会,一切也许都是他的错觉。这样暗的光,就算能被瞳孔所反,小斗笠也未必能看得见。但是在黑暗中,光的存在往往被夸大,小斗笠要的是威慑,而不是真正的“看见”。因为这夜刀,她还是没有破解的把握。
攻心,而非攻武。
也许,这就是“龙城宫灯照夜白”七字所谓的“宫灯”之意?
好在这是山洞之中。
若是在树林,小斗笠已经点亮所有她想看之处。
届时她必能随心所欲。
小斗笠再次收剑,消失于阴影,好似刚才黑龙所做之事一般。
黑龙暗想,一定要离开这发光之处。他观察四周洞壁。他敏锐得察觉到一处退路,健步如飞。
就在他正退出这微亮的地带,只觉得后颈一股热流带着无边杀意涌来。
追捕猎物,永远在猎物身后。
真正的猎人,只等待猎物。
小斗笠早就算好了他要退离之路,所有光照双目的角度就是为了算计这一刻,黑龙只有往这条路退,别无选择。第一时间更新
黑龙单手持刀之时惯于左手,故跑动之时,刀也定在左手。小斗笠算准这一招。
在黑龙右侧隐气凝息,听风一刻,一剑横斩。
黑龙大惊之下,毕生之功,一招世间未名之招,好似夜王再现,一刀,如神来之笔。
明晦互置,乾坤倒悬,化绝境引刀途。
夜刀黑锋回卷剑锋,云龙脊只差半寸,再次被化解。
黑龙的汗水已甚至都被蒸发。剑身红刃映照了他侧脸一瞥。
小斗笠虽是心惊,却没有就此停下攻势。随即又是一剑,转腕反手再刺,手腕的力道就如果拔剑长刺一般强悍。这种腕劲应用在剑上,也是世间少有的武功,因为这样的腕力刚够杀人,不够切磋比武。小斗笠的武学,是杀人的武学,只有决心杀死对手之时,才会显露出武功的精妙。转瞬间小斗笠已经刺出七剑。每一剑和夜刀之间所造成的摩擦,都连接着下一剑的出招。连绵不绝。
黑龙的刀招,神妙无比,本已可以算得进当世五大刀客之中,甚至可以和崆峒派三煌明烨刀最上乘的几式媲美。而且夜刀黑锋带着吞没一切的黑暗,让人难以判断它的刀路。小斗笠的剑法胜算。
可他的此时每一刀招都按照小斗笠心中的剧本所布置那样,逐渐向一个方向倾斜,这个方向叫做“败”。
连接每一剑的就是,这火光,也就是此招的“宫灯”
他惧怕的不是黑暗。
“黑暗是公平的。”
熟悉黑暗的人总是这么说。
当他们处于明处,失去真正的公平,就不会再怎么说。
刀剑一决生死。
小斗笠每一剑的杀意都巧妙的流变,剑锋偏转之刻,点红了洞壁的石头,燃了黑龙的衣角。
小斗笠越战越是自信。
黑龙被照明之处越多,越是被动。
光明是人世间最公平的事物。
他普照大地,人人可见。
但此时的光明确实小斗笠刻意而为,她知道何时,何处控制明暗,更有了准备。
她对此招有着数年的练习。就像黑龙在黑夜中锻炼一样,所谓的公平,在环境刻意的控制中,在人生不同的历练中也变得不公平。
好像这一招,从黑龙身上源源不断的吸走名为“信心”之物。
小斗笠越战越快。
火花四溅之时,每一剑都为了下一剑的光明做着准备。
所有的剑路都是连通着下一招,直至分出胜负。
黑龙的刀法处处不敢深近。
制造黑暗的人,竟也如此惧怕着黑暗。
一连串兵刃交击,宛如战场上不该有的美妙旋律。
谁也听不出那是何种的剑招刀式。
死亡之前的旋律像是每个人的不同烙印,好似已经超出了武功所能解释的范畴,源于经历,源于命运。
是生是死。远远的光晕让人看不清晰。一声兵器落地,不知是刀是剑。
“小斗笠,你在吗?”
公孙秋问着,关心中有着慌张,甚至一度忘了眼前的劲敌。
没人回答。
寂静得令人发抖。
“小斗笠。”
还是没人回答。
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喉中。
“黑龙?”
公孙秋不愿问出这两个字,更不愿听到答案。
她握剑向前走去。
如果死的是小斗笠,她就算同归于尽,也绝对不会饶了黑龙。
只听得忽然一声石破山崩巨响。
光纤从风穴的方向照了进来,于此而来的还有沙尘。
清澈的天光,照明了洞中的惨景。
小斗笠用剑指着倒在地上的黑龙,黑龙的刀未离手,却已坠地。
小斗笠只要有半点气息差错,就有可能被这刀反杀于此。
然而她也能杀黑龙,只要她心够狠,杀一个倒地战败之人。黑暗之中她以为自己可以完全面对化作杀手的自己,可是她想错了,山洞中失了视觉,还有更让人感怀的触觉。
“龙城宫灯照夜白”这招最残忍之处,就在于剑招触及别人的身体,就会融化对手的骨肉。
嘶嘶的烫着黑龙的胸口,她能察觉到融化柔软和烧焦生硬,太残忍了。
七大杀招没有任何一招会让对手死得平静。
所以就在她的剑尖触碰到黑龙的皮肤时,她就迟疑,但她不能收剑。
迟疑会害死自己。
所以迟疑化作僵持。
这下公孙秋才松了一口气。
练明鸾和李沉沙那一边,面对着三个老者。虽然名望和功夫不如华山七剑那样如日中天,却是当年最后江湖经验的前辈。华山派究竟还是分外关注着瀚海孤舟。
入口的光亮处,非是自然坍塌,也没有火药的味道。
而是人力。
是城中戍卫,是太史琼。
太史琼的十剑永劫指如十柄利刃。
而其中有五柄搭在了另一个人的喉咙上。
那个人是沈世寒。
若不是他内伤未愈,绝不会这么轻易被擒。
“放了他。”
太史琼宛如一尊巨像,站在洞口,远远指着小斗笠剑下的黑龙。
本书首发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