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想,好像也只有这么个办法,看着小口小口吃着饭,眼睛还红红的,像个小鹿一样的虞晴,齐嬷嬷真是把她当女儿看,“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回去睡一觉,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晚上的气温比白天要冷很多,虞晴走回去的路上,耳边净是风呼啸的声音,快步的回到屋里,幸好屋里是比外头暖很多的。
屋里只有杏梨在,虞晴有点讪讪的拿着自己的脸盆准备往外走,她知道这件事,杏梨一定也知道。
“你知道小姐为什么当初会选你吗?”正当虞晴以为自己可以出去的时候,后头的声音响起,只好转过身来。
杏梨看着虞晴继续说:“就是为了今天的到来。”
虞晴睁大了眼睛,这信息是自己第一次听到,她不敢置信,“这怎么可能呢?我那时来季府才几岁。”怎么可能计划着以后几年的事呢。
“夫人那时候就是这般计划的,我和化雪都不可能,年纪大了些,长的也没有多出色,就想着从新招的丫鬟里头选,刚好你和绿儿就是这样被选出来了,否则你觉得,怎么一进府就可以伺候大小姐呢?”
无法反驳杏梨的话,可要是事实真是这样,也就是说自己在十二岁的时候就注定了会有这样的一天,不禁在心里冷笑了一下,早知道这样,又何必去求世子爷呢?反而显得自己不识抬举,本就是用来这样的,还在那里拿乔。
“我先去装水。”不想待在屋里继续这个话题,虞晴说了一句,就赶紧拿着盆子离开了
这装水装了很久才回来,虞晴躲在院子里专门备的厨房里发呆,她现在的心情很复杂,随意的坐在地上,她想回家了,可是,她没有家了,李大娘走了,爹娘也早就走了,只剩下她一个人,以前总是往前看,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可今天不知怎么的,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脑袋,想到一个人都没有的家里只剩下自己,真的很伤心和无助,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像是潮水般涌入心头,退不掉,只好任它来袭。
回去的时候,杏梨已经睡下了,就着月光,洗了脸和脚,虞晴也睡下了。
第二天去大小姐屋里的时候,虞晴有点不敢去。
进屋的时候,季蕴婉正在用早点,看了一眼进来的虞晴,继续吃着粥,“大小姐,奴婢错了。”自己去世子爷那里的事,肯定大小姐知道。
“错?你做错什么了?”季蕴婉显的很是疑惑,仿佛她在讲什么自己没听过的事一样。
“奴婢不该去求世子爷的。”
季蕴婉想到这件事就把碗筷放下了,昨日夜里世子爷气冲冲的走过来,说了一番话又走掉了,这是季蕴婉第一次见到世子爷有这么起伏的表情,还是一个丫鬟惹出来的,她脸上怎么会好看。
可还是笑笑说:“你要是不愿意,同我说一声就好,我也不是会勉强你的人,世子爷也是个好心的,都不会勉强你做不喜欢的事情,以后你就好好的待在我的屋里服侍我吧,昨天对你讲的话,就忘了吧。”
虞晴没想过这可以这么轻易的翻过去,她还以为大小姐至少也要生个气啊?那她不去,这事就过了?还是找了其他人?虞晴心里充满了许多的疑惑,可也把这些疑惑放在了肚子里。
因为没几天这疑惑就解开了,绿儿被大小姐开了脸,被安排去服侍世子爷了,原来是绿儿代替自己去,虞晴的心里有点不好受。
原本想着要对绿儿说抱歉,可绿儿好似得了天大的奖赏似的,开心的不着边了,虞晴也只好把话埋在了心底。
而绿儿是知道那件事的,她觉得虞晴就是不识好歹,这答应了以后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再也不用服侍谁了,也可以从丫鬟变主子了,这有什么好值得拒绝的,况且世子爷长的这么好看。
看着绿儿身后还跟着个丫鬟,虞晴心里不免苦笑,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啊。
之后的虞晴,都是安安静静的待在屋里,因为绿儿被派去了世子爷屋里,伺候大小姐就少了一个人,虽然也补上一个,可短时间内这些活都是三个人平摊的,闲下来的时候也去找齐嬷嬷,但是见到世子爷,虞晴会第一时间的躲出去。
新来的丫鬟唤萍儿,长着一张圆圆的脸,笑起来怪讨人喜欢的,看着她,让虞晴想起了梅花,不知道她过的怎样了,教导萍儿的事情落在了虞晴的头上,每天她除了伺候大小姐,还要让萍儿尽快的接手这伺候的工作,说着大小姐平日里的喜好,习惯,虞晴发现,原来以为这些都很难记下来,可现在都刻在脑里了。
“这么多,我怎么记得住。”萍儿听到虞晴说的那么多规矩,不禁哑然。
“我以前也是觉得自己记不住,可伺候大小姐久了,就都像刻在脑里似的,挥都挥不走,慢慢记,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都可以来问我。”看着比自己小一岁的萍儿,虞晴真是拿她当妹妹一般。
萍儿笑着点点头,化雪姐太过严肃,杏梨姐半天都不说一句话,幸好教自己的是虞晴姐。
季蕴婉的肚子越来越大了,行动自然是不方便了起来,连外头都很少出去了,就是在自己的院子走走,可院子也大的很,就这么几圈走下来,也是累人的。
已经到五月中旬了,天气开始渐渐炎热,再加上孕妇本就是怕热的体质,更是流的多汗。
虞晴擦了擦季蕴婉脸上的汗,对季蕴婉说:“大小姐这太阳太烈了,还是回屋休息吧,等过了这头,再出来会更舒服的。”
季蕴婉点点头,现在她挺着个大肚子,真是去哪里都累。
化雪见她们进来了,赶紧倒了杯茶给季蕴婉,“大小姐,听说侯府的 三少爷今天会到。”
这二少爷三少爷都是庶出,再季蕴婉没嫁进来之前都离家了,是被侯爷逼着自立门户的,可世子爷也才二十一岁,可想而知这二少爷三少爷多早就被赶了出去。
二少爷于瑞,中了进士以后,就留在翰林院编书了,本就是闷在屋里的性子,也不求有多大功名,所以这份活儿异常的适合他。
三少爷于锡,从小就是个好动的,当年被侯爷丢出来的适合才十六岁,这少年自然是开心死了,一头扎进去了军营,都三年没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