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八根玉米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原本准备在路上吃点馍馍当午膳的虞晴,看现在时间还算早,决定中午把家里剩下的米都煮粥了,加了个鸡蛋就着馍馍吃了起来,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可以吃一点热腾腾的东西,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差不多吃晚膳的时候,虞晴就卖完了所有的东西,她除了卖玉米,还会卖些自己打的络子,生意不好不坏,总是可以养活自己,至于以后的事情,虞晴是想都不敢想。
第二天果然他们来了,额外的包好了这十根玉米,虞晴心里很是感激,所以格外客气。讨好的对着他们笑,顺子还想跟她聊些什么,可于延在一旁冷着脸的看着,只好默默的拿着玉米就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都这样,虞晴早把准备好的玉米放在一旁等他们过来,原以为也是像前几次一样,他们拿过玉米就走,可没想到那少年人出了声问自己,家里人的事情,该是疑惑为什么自己会出来卖玉米吧。
想了一下,还是小声的说了,“我爹至我出生没多久就病逝了,我娘前两年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我。”
空气好像沉默了一瞬间,时间像是停了一样。
还是虞晴很快反应过来,“我自己也可以养活自己。”
于延看了看摆在一旁的络子,鬼使神差的拿了起来问:“这多少文钱?”
虞晴没有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动作,愣了一下,笑笑说:“跟玉米一个价,就当我送你,反正你也在这买了一银子的玉米。”
其实这络子是虞晴要定期交给铺里的,一个收五文钱,但铺子里卖出去就要十文钱。
于延好像听不到似的,叫顺子摸了五文钱给了虞晴。
之后大家像是一下子打开心门似的,每天他们过来拿玉米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和虞晴聊聊天。
虞晴也很是期待,平日里出了李大娘和荣贵哥会和自己说说话,她真是找不到一个和自己说话的人,而且还是些这么有趣的事情。
今天虞晴包好玉米后,等着他们过来,平日里这个时候该过来了,可虞晴等了一天,还是没有等到他们。
“小姑娘这玉米怎么卖?”一过路人问道。
虞晴抱歉的笑了笑,摇摇头,“玉米卖完了,这是上个客人留下的。”
拒绝了好几个这样的人,看看天色已晚,虞晴只好收拾好一切回家去了,接下来的几天,虞晴也是准备好了玉米,可人,没有再过来。
两年后
“李大娘,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再出来了,有什么时候吩咐我一句就好了。”虞晴刚回来就见到李大娘出来,忙上去扶着她。
“我,”话都还开始说,就先咳个不停,虞晴见状,轻轻拍拍她的背,顺顺她的气。
“我怎么好麻烦你呢。”说完又开始咳嗽。
虞晴心里面担心李大娘的身体,都吃了这么久的药都不好,要是有银子,去致仁堂抓几服药,肯定就好,可她没有钱,致仁堂一副药都要好几两银子,她想带李大娘去看病,但李大娘一直嫌贵不去,虽然急的不成样子,可又无可奈何,虞晴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好了,我就出去倒个水,又不是什么活儿。”李大娘见虞晴一脸担忧,安慰道。
虞晴点点头,又把她扶进了屋子。
屋里是重重的药味,扶着李大娘上了床,虞晴才问:“李大叔呢?”虞晴倒了一碗水给李大娘润润口。
李大娘喝过了水才开口说:“他想多赚点钱上山去了。”李大叔一直都是在上山砍柴为生。
“可这都快天黑了,怎么还不回来。”要是天黑了,再下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李大娘也没办法,都叫了他不要这么辛苦,她自己的身体她自己知道,都是浪费钱的事,可他不肯啊,突然又想起了在外头的儿子,该有十多年没见了,不知道他在哪里。
虞晴一看李大娘就知道她又开始想儿子了,虞晴从出生就没见到这李大郎,只知道他十几岁就出去谋生了,可这一去就是十多年,徒留家里两个天天盼他回家的老人家。
出去厨房看了看李大娘在煎的药,等了一会儿煮开了,虞晴端着药过来了,见李大娘已经睡着了,虞晴帮她盖好被子就又把药端了回厨房。
等虞晴关好门准备回家的时候,就见到前头有人过来,天色很暗,都认不出是谁,但感觉是朝她的方向过来的。
虞晴等了一下,发现有两个人,等他们走近了,才认出其中一个是李大叔,只见他被人扶着回来,虞晴马上开了门,让他们进来。
“怎么了,这是怎么回事?”
扶着李大叔回来的男人说:“老李今天下山的时候摔了一脚,我带他去了医馆,脚骨折。”
虞晴心里惊了惊,却也觉得情理之中,这段时间李大叔都是干到夜幕来临才下山,这夜色昏暗的,山路又不是好走。
收拾了一个地方给李大叔走下休息,本想倒杯茶给人,那男人却放下李大叔就走,“我还要回家,我媳妇等我回家吃饭,老李我先走啦。”
李大叔也不留他 ,“好,今天谢谢你,要不是你发现我,我真是一条老命要死在山上了。”
那男人只是笑笑就走了。
看着走在椅子上的李大叔,虞晴开口说:“李大叔你都这样了,也不方便做饭,我去给你们弄点吃的。”
“好。”李大叔也不多说什么推迟的话。
虞晴是住在李大娘隔壁,从小他们两家人就互相帮忙,当然李大娘对她们的帮助更大,特别是虞晴的娘亲去世了之后,李大娘几乎都想把虞晴认回去当女儿,可虞晴不肯,但李大娘平日里都像对待女儿一样的对待她,自是感情深的很。
虞晴动作很快的煮好饭,吃完后又洗了锅才离开。
回到家后的虞晴点了蜡烛,开始打络子,可没几下就停了,李大娘身体不好,李大叔现下又伤了脚,这可如何是好,突然想到,这梁川的大户季府好像前几天要招丫鬟,不如,虞晴有点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