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魔界遭受了一场浩劫。
魔界皇子为了争得魔皇之位,彼此内斗,将魔界搞得乌烟瘴气。恰巧趁着魔界内乱期间,阴界率大军来犯。
魔界之皇——西戟皇,在当时内外交困之下,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计策,打算先将魔界内部的战乱给解决了,再解决阴界大军来犯。
外界大军压境,战事已经迫在眉睫,整个魔界的生死存亡仅在那一念之间。可是西戟皇偏偏做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计策出来,说到底,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
在魔界存亡面前,他选择保住自己的皇位。
可是,因为当时魔界的皇子之争,魔界各方势力派系林立,各自抱成各自的党派团体,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西戟皇的决策。
不管西戟皇做出怎样的决策,似乎都无关紧要,因为那些不同的势力只需要抓住自己能够抓住的利益就好了。
这便是百年前混乱不堪、一片乌烟瘴气的魔界。
百年前魔界的祭司,便是风染。
此时风染,没有能力去改变魔界各方利益纠缠、关系复杂的情况。可是,看着魔界内外交困的局面,她知道,魔界的劫难终究还是来了,这是一场躲不过的劫难!
而自己唯一能为魔界做的,便是为魔界众生寻找医治伤口、减轻疼痛的伤药。
于是,风染悄悄出离混乱的魔界,前往东方的佛界,去寻找掌管世间医药的琉光佛。
琉光佛是佛界出了名的冷情,对任何人都是一副冷清的摸样,随时都是一副世间万事不关情的冷眉冷眼。
但是琉光佛对他的医药,可是宝贵得紧。若不是能够让琉光佛看上眼的人,想要从他那里取得医药,其难度堪比登天。
不过,他的医药,却是分外的好用,也正是因为他的医药分外好用,所以他才有这么个骄傲的本钱。也因为琉光佛的药好用的原因,风染才偏偏挑中了这么一个硬骨头。
冒着被无数次拒绝的危险,风染来到了琉光佛的修行的万生山。
取名万生山,应该是希望天下众人万岁长长,或者是希望千千万万的人都生活得平安罢。
好一座风景秀丽的山!
只见山上种满了青翠的竹子,一声声风敲打在满山的竹子上面,带来一层层精妙的乐章。竹韵悠然,漫山的竹音便似满山僧人的梵唱声声,将人的心灵洗涤一空。
空山翠竹阵!
这个风声敲打在主子上面,激起的一声声竹子响,就是一个阵法,若是心神不宁,心思不正的人听了,神智便会受到影响,由此一来,那人便上不了万生山。
风染笑了笑,这样的阵法,还难不倒身为魔界祭司的自己。
缓缓往山上行去,一路行来,没有看见任何屋宇。看来那琉光佛的屋宇便在那山巅罢。
传说琉光佛的法号清云,取这么个名字,想必是极其喜欢清风、雅月、流云的。
而山巅便是最接近天际的地方,在那里赏风,赏云,想必便是琉光佛的雅致所在。
不过,山顶景致好的同时,环境也恶劣。比如吃饭,比如上山下山极不方便。
对凡人来说,将屋子健在山上,是极不好的,也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也只有琉光佛这种有闲情雅致的人物方才能匹配那样的优雅景致。
不一会儿,风染来到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水塘,水塘中却满是残败的荷花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1]
看到眼前的景致,不由得让人伤感起来,也不由得让风染开始怀疑起琉光佛的品味。
虽说天道恒常,四季更替自然有它的规律,但是琉光佛法力无边,莲花作为佛门崇敬的花,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让它开败的。
风染正是看着眼前池塘的衰败景致,进而联想到魔界那内外交困的情况。
心中忧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一个少年模样的佛陀走了过来。
佛陀问道:请问贵客上门,有何贵干?
风染拱手拜礼,颇为恭敬地道:魔界祭司风染前来拜访琉光佛,有要事相商,麻烦师父通报一声。
少年佛陀眉目一低,语调平静得像念经一般:不知姑娘有何要事相商?师尊不在,姑娘恐怕白跑了一趟。
风染:哦?这么不巧?敢问师父,你家师尊什么时候回来?我在此等候便是。
少年佛陀:恐怕客人要失望了。
风染:怎么说?
少年佛陀:师尊永远不会回来,你还是请回吧。
这话听得风染莫名其妙,什么叫做永远不会回来?
风染:魔界与佛界中人,修成正果之后,虽然皆是寿与天齐,不老不死。虽然我们寿命很长,但是‘永远’这个词的概念也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若是将我们的寿命放到‘永远’这个概念中去,那我们也不过是时间里的沧海一粟罢了。
既然这样,你家师尊应该不会永远不在万生山吧?
既然小师父不愿意带风染通报,那风染就只有亲自打扰了。万一你家师尊现在已经在山上了呢?
若是让我等到永远,岂不是毁了万生山待客之道的名声?
若是毁了万生山待客之道的名声,风染可是担待不起。
说完,风染举步,径自向着山顶深处走去。
万生山的待客之道,却是让人头疼。是该打破打破了。风染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举步前行。
少年佛陀见状却并不惊慌,低头双手一合,平静道:
师尊说,若是魔界之人前来问药,那师尊便永不在万生山。
听到这里,风染那迈出半步的脚瞬间倒退半步。什么叫做‘若是魔界之人前来,那他便永不在山上’?
感情琉光佛不在山上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是魔界中人?
风染眉头一挑:风染乃是魔界祭司,不是魔界中的一般人。更何况,本尊也算一个魔力深厚的魔‘物’,怎么能算是魔界之人呢?
风染特地将‘魔物’两个字咬得很重,以此强调自己并不是‘魔界之人’!
少年佛陀的眉头微微皱了皱,似乎第一次遇到这样在耍弄口舌要好处、十分不要脸的人。
佛陀:师尊是不会见你的。
风染:从万生山山脚到山顶的路途上,你们可是部有不少的空山翠竹阵。想必那阵便是用来考验客人的关卡罢?既然我过了万生山给出的考验,那风染也要求得到公平的待遇。
想必万生山的规矩是极其严柯的,绝非朝令夕改,所以,还烦师父帮忙通报一声。
佛陀:可是姑娘却触犯了万生山的规矩。触犯了规矩,便应得到惩罚。身负罪孽之人,是没有资格见到师尊的。
风染:风染一路上山,没有踩坏一草一木,没有伤万生山一分一毫。不知风染在无意之中触犯了万生山什么规矩,烦请师父指教指教?
佛陀:魔界之人,本身就带有魔界不详的气息,你的到来,已经破坏了万生山的灵气。现在姑娘还将身上的魔界气息带到了这山顶之上,罪过便更大了。
风染听得一阵好笑,看来这佛陀是铁了心将自己阻挠在这里了。不过要见琉光佛,恐怕还是要先将眼前这个执拗的佛陀搞定才是。
想到此处,风染面对那佛陀的刁难也就不那么生气,随即继续与那佛陀论辩下去。
风染:不知风染这‘更大的过错’到底是什么过错?
佛陀:你的气息已经将师尊的景致破坏了。若想见师尊,便先将师尊的景致弥补好,弥补好之后,师尊或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风染:琉光佛的景致?不知师父说的景致是指什么?
这可是个大难题,琉光佛的景致?
他要看什么景致全凭他的心情,自己怎么知道琉光佛的景致到底是什么?要想知道答案,除非知道琉光佛的心。
琉光佛的景致?还不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若是琉光佛不想见自己,那自己永远没有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这个问题,纯碎是刁难。
佛陀:师尊的意思,吾等从来不敢妄自揣测。师尊喜欢什么景致,还得问问师尊才知道。
风染:那麻烦师父进去帮我通报一声,看看你家师尊是否回来了?
佛陀走了开去。
风染便在湖边等着消息。
从正午时分等到黄昏,进去报信的佛陀没有出来。风染继续等着。
太阳落了下去,月亮升了上来。佛陀还是没有出现。风染继续等着。
山顶上的风很大,加上万生山上灵气充沛,对身为魔物的风染来说,还是很有杀伤力的。那些风刮在身上,就似一刀刀割在身上般。
月上中天,斜月西沉,风染对着那满塘的残荷,都快要做出上百首诗词来。可是白天的佛陀依然没有出现。
第二天,朝阳升起,是一副恢弘壮丽的景象,可是,风染望穿了眼,去报信的佛陀依然没有来。
堂堂魔界大祭司,在风中站立了一天一夜之后,脸上的高贵之色被掩盖了三分,显得有些狼狈。
可是狼狈终究是自己的,潇洒依旧是他人的。第二天又过去了,可是那个报信的佛陀依然没有来。
风染站在原地,方寸之间的范围,被她的双脚磨出了两个浅浅的坑。可是,风染没有离去。
月亮又上来了,月亮又下去了。
风中寒露立深宵,月下流霜染头白。
风染几乎以为自己就要这样一直站下去,一直等下去。
风很大,但是风染没有离开那个位置分毫。她,依旧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