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战略眼光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虽然曼施坦因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是他也是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知道在何时做出何种选择,制定哪种战略是对国家最有利的。
一般的将领眼光狭窄,非黑即白,只看到表门的事物,不能够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去看问题,之想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如此短视的作法,很可能会使得国家的长远布局和长期利益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头发长,见识短!”
其实,这只是带有偏见地嘲笑女同胞只顾自己小家的自私自利的现象,但是在现实从不是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男人也是。
头发短,见识也短。
真正具有长远见识,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眼前利益和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
“元首,我认为我们德意志迫切地需要秦先生的订单,这可是超过5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啊!!
这对于德意志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军工企业得到订单,必然要购进更多的钢铁和其他材料,这样钢铁企业也能得到订单,之后铁矿和煤矿开采企业也能得到订单,铁路、汽车方面也能得到相应的订单和收益,可能还要雇佣更多的工人,这样就能解决还没有就业的人群,对于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相关企业可能要满负荷运转,生产设备不够,这样就要订购更多的生产设备,这样就能更新陈旧的生产设备,完成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
元首,您应该知道,自从德意志战败之后,好多企业的生产设备都很陈旧了,可能都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了,用这么老旧的生产设备去完成生产任务是十分缺乏效率的,对德意志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也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已经是刻不容缓了,而这对于国防军的重新武装和德意志的重新崛起与复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只有精良的生产设备,才能生产出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
古斯塔法-克虏伯又站出来了,虽然对庞大的订单馋涎欲滴,但还是讲出了一大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从经济角度,他的发言是十分正确的,也是有章可循的,同时也符合希特勒的战略要求。
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就要更加善于隐藏自己,不要过早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
历史上,德意志就是这样做的,把英国和法国玩弄于鼓掌之上。
稍后,德意志和英国谈海军装备问题,德意志同意不增加大型舰艇,维持一个小型舰队,向英国佬示弱,看啊:我可是一个乖宝宝,我不玩大舰队了,我只在自己家门口自己用小船划水玩,你们就不要再揪着我们不放了,我们想收复莱茵兰地区,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我们别无他求,而且法国佬也太欺负人了,这对于英国是十分不利的。
德国人一通忽悠,英国人还是他们那一套欧洲平衡的把戏,自以为把整个欧洲都玩弄于鼓掌之上,孰不知,真正被玩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已。
而且,一个过分强大和强势的法国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一个过分弱小的德国对于制衡法国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德国关于成为一个完整国家的诉求也是十分合理且正确的,这完全是一个正当的诉求,一战都过去快20年了,英国应该致力于整个欧洲大陆的和平,而不是,任由法国一家独大。
就这么着,英国同意了德国的诉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放过去了。法国也没有了争辩的勇气,最后,德国很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战略安排,希特勒一时更是风头无两,接受整个德意志民众的欢呼拥护。
就是这个人,短短的三年的时间,就把德意志从大萧条的泥沼中拉了出来,工人有了工作,工厂又重新忙碌起来,完成了一个别人不敢置信的创举,而此时,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还在大萧条中徘徊,看不到经济复苏的希望,面临着失业、饥饿等威胁而不能自拔。
就连丘吉尔都说过:他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后来,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肮脏的慕尼黑协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伎俩一次有一次的成功了。
对于如何应对如此数额巨大的军工订单,希特勒已经定了调了,那就是绝对不能往外推,德意志如果不要这些订单,那么这些订单肯定要落在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些国家身上,这对于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况且,还有反坦克火箭筒这样的武器,以及关于苏联新型坦克的情报,这些都是德国需要的,如果给了别人,无疑是德意志的一大损失。
同时,这也是一种资敌行为,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古斯塔夫,不要激动,我是绝对不会看着如此数额巨大的订单飞向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这样就等同于增加了敌人的实力,相对的,我的实力就下降了,这是极其不明智的。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能有一点马虎。
就算那位秦先生的价格极为苛刻,但是还是有一些利润的,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地推动作用。
而且,秦先生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和苏联新型坦克的情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至于戈林所说的亚洲盟友的事,这个不急在一时,我们还需要时间,等德意志恢复实力的时候,就不用看英国佬和法国佬的脸色行事了。”
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看问题还是十分清醒的,虽然有时候比较冒险,但是他都成功了。
无论是出兵收复莱茵兰非军事区,还是后来吞并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等,德国都是蓄谋已久,然后在英国和法国自以为是,愚蠢自私的绥靖政策下都得以成功,以至于后来寂寞如雪,跑去冰天雪地的苏联和老毛子死磕。
“元首,这样会不会触怒日本的,如果使得他们对我们疏远,这对于我们也是十分不利的。
他们毕竟有着世界第三的海军和庞大的陆军啊,我认为还是慎重的好。”戈林也不能触怒希特勒,这是很不明智的。
“戈林,你的想法是好的,你只是看到了眼前,和日本过早的结盟是十分短视的行为,这样只能让英国和法国对我们更加的敌视。
时间,我们需要时间,国防军的重新武装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还不能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
而且重新武装也需要资金,秦先生的巨额订单也是我们必需的,难道你想看到这些订单被该死的法国佬和英国佬拿去吗?
然后,他们赚了钱,再制造更多的武器装备对付我们,这是资敌,知道吗?”希特勒口气严厉的质问这个自己铁杆属下。
戈林听到如此严厉的语气,赶紧站起来道歉:“对不起,元首,是我考虑不周,我以后会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
“好了,你也是关心德意志的未来,不过以后要考虑的更加长远一些。
实力才是决定国家地位的最可靠保障,触怒日本有什么?
这些小矮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还不是想让我们在欧洲大陆牵制住英国和法国吗?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凯特尔、曼施坦因,你们联合克虏伯、man和其他几家坦克装甲车研发制造企业,重新制定新型坦克的研发计划,我们需要更加可靠和强大的坦克,绝不能让那些该死的斯拉夫杂种跑到我们的前面去。
古斯塔夫,那位秦先生再来的时候,你把他带来见我,就说我欢迎他到访德国,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关于民族崛起与复兴的话题,德意志可以为他提供必要的机器和技术,甚至是军事顾问。”希特勒做出了最终决定,大家也没有什么大的意见了,毕竟还是订单好啊!
戈林唯唯诺诺地坐下了,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顶撞希特勒了,这是非常愚蠢的,自己的地位完全是来自于元首,他可不想失去元首的信任和现在的地位。以后,要好好奉承元首,然后干几件漂亮的大事,自己的地位就可以安慰了。
从此以后,戈林倒是再也不和希特勒起冲突了,事事顺着希特勒的意思,又善于逢迎拍马,很快就重新获得了希特勒的信任和欢心。
“是,元首,我们会尽快制定相应的计划供您阅览。”凯特尔和曼施坦因起立应道。
“元首,我记下了,我一定向秦先生转达您的邀请,我想他也一定非常乐意等待您的召见。”古斯塔夫-克虏伯微微一笑,记下了希特勒的要求,看样子这次的订单应该是没问题了,克虏伯集团也能得到很大的一笔,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利益,果然是所向无敌。
ps:两更完毕,推荐,收藏全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