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再次跑到召觉寺,找李老师商谈助念的事。
“如果你实在太急,我把成都市莲花关怀团的电话给你,你找他们联系一下。我这里有几百人的念佛组,太忙,离不开我。”李老师解释道。
我说:“那好,你把电话给我,我和她们联系。”
李老师当下叫来敲引磬的钟师兄,也是一个模样俊俏的资深美女,从手机里抄了号码给我。我立即将电话打过去。
“你们住在哪里?我们一会儿就过来,看看病人的情形。”电话那边传来暖暖的柔和的女人的声音。
我听了心里如沐春风。忙答道:“我老母住在龙泉乡下,路远,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来?”
“你不用担心路远不远的问题,只要有需要,我们再远都会过来。你只需把姓名、性别、年龄,还有得了什么病?详细地址发短信过来就行了。到了我们会通知你的。我们现在的方位,在西门羊西大道,等我召集好莲友,就开车过来。”
没想到事情如此简单顺利,成都莲花临终关怀团这么快就做出决定,让我喜出望外。匆匆回到老家乡下,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二姐和嫂子,早把母亲住的房间和隔壁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姐负责做饭,我早就听说助念团的人,不要事主一分钱的报酬,最多就吃点素饭素菜。因此,专门开车载大姐到西河镇上,采购了一大包粉条、土豆、豆腐、白菜之类原料。一切准备就绪,单等助念团的人来。
此时,天上下起毛毛细雨来,腊月的风像刀子似的,吹在裸露的脸上手上,像被割了似的伤肌裂骨。大约下午四点左右,看看天色阴沉沉的,快要提前黄昏的样子。我心里不甚踏实,又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她们走到哪儿了?
“我们已经在三环路川陕立交了……”还是那个声音柔和好听的女人接的电话。她告诉我,她姓林。叫她林师兄即可。
等她们一路导航过来,时间大约五点过了。我在门外迎接她们,大姐马上去二楼做素饭素菜。她们一行人来了五个,刚好把斯柯达轿车塞得满满的。
开车的司机,正是和我电话联系的林师兄,大约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皮肤白白的,五官长得清清秀秀,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优雅女人。穿着颇为潮流的休闲装,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高贵的气质,她也信佛?专给垂危的病人以及死人念阿弥陀佛?我心里升起一股敬意。
和林师兄一起来的吕师兄是她们这班人的头,她的年龄估计在五六十岁之间。烫了一头短发,虽然脸上带着微笑,却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她走进老母住的房间,与昏沉的老母打招呼:“阿弥陀佛,老菩萨,我们过来看看你啦……”
我心里有些好笑,老母以前哪里念过佛?她也配称老菩萨?我们找助念团的人来助念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想给老母修点人天福报。听了那么多的师兄说助念如何如何好,不亲自体念,怎么能证明它的好呢?
吕师兄上了二楼,认真的查看了我们居住的环境,摇了摇头:“这里的环境不行啊!靠公路边,嘈杂声太大,根本不具备助念的条件。助念需要绝对的安静,当病人落气时,哪怕是掉一根针在地上,在她听来都好似打炸雷。还有你们的卷帘门,开和关声音哗哗的很刺耳声……”
“那怎么办呢?”我着急了:“我们乡下只有这样的条件啊”
“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们是否采纳?”吕师兄冒昧地说道:“双流有个应天寺,那儿可以待往生。你们可以把母亲载去那儿的往生堂,我们助念也方便。”
“什么叫待往生?”我不好意思问了一句吕师兄,因没听懂‘待往生’的涵义。
“待往生,就是人还未落气,在往生堂里给她念阿弥陀佛,直到她落气往生。”
往生是佛教词语,指人死了去西方极乐世界,做佛菩萨。
“双流的应天寺?我从李老师那儿听过这个寺庙的名字。想是不错的。”我说。
“那庙子的确不错!设施齐全,饮食住宿都很方便,吃饭才6元一顿。助念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尤其半夜三更,乡下吃住都不方便。你们还是考虑一下我的建议。”吕师兄道。
我几乎不假思索的答道:“去双流的应天寺也可以啊!”
话未说毕,二姐扯了我一把,鼓着眼道:“去那么远?要和姊妹们商量后才能决定。”
我对吕师兄歉意的笑了笑:“老母是大家的,我们还是商量几分钟,再上来答复”
吕师兄宽容的挥手,示意我们到一楼商量。她们在楼上等候答复。
此时有大姐二姐和三姐,嫂子已提前回去了,她们担心两件事,一是去双流不知道要多花多少钱?二是那两个弟妹,在家里都不赞成的,去了双流怕更不赞成了,更是不愿出一分钱了。
“他两人出不出钱无所谓,各人尽自己的孝心。愿出就出,不出,就我们几个人出。难道多出了钱安葬自己的父母,我们就穷死啦?”我说。
对下面的风和冲,我想不明白为何要这样做?他们又不是没钱。就算不赞成,也不至于摔门去了之后,杳无音信啊!一周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电话来,老母是死是活,一点也不在意吗?毕竟他们也是老母十月怀胎生下的啊。
大姐听说去庙子,心里盘算了一下道:“庙子里她们不是说六块钱一顿的斋饭吗?也不贵啊!又方便又省事,何乐而不为呢?”因我把煮饭的工作安排给大姐,大姐当然愿去,庙里不用她煮饭。
我们几姊妹三言两语,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上到二楼,二姐又迟疑了。请助念原本是她的主意,事到临头,别人的工作己做通,反尔她犹豫了。我不清楚她为何动摇,吕师兄和一班莲友见状,七嘴八舌都热心地劝说二姐。
”你是你们姊妹中最早学佛的人,助念的好处比她们都懂。给自己父母助念,是最大的孝心!你们的福报也大得不得了。”
吕师兄循循善导:”应天寺的往生堂很漂亮,若能把你母亲送到那儿去往生,是你母亲前世做了多少好事,得到的大福报啊!怎么做对你的母亲最好?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做一件对她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莫过于让她老人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事功德无量啊!”
吕师兄语重心肠的话,终于全部打消了二姐的顾虑。
其中还有一个上了年龄的朱师兄,据说是成都哪所中学的退休教师。操一口重庆话,为人坦诚耿直,语速象连珠炮似的,也在一旁鼓励我们做正确的选择,做一个真正的孝子。
古代人特别看重孝,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有点儿夸张。但对现代人极端自我,凡事自私自利,与古人两相比较,真的会羞得无地自容。
我没有把自己拔高的想法,仅仅想还点父母曾给予子女的绵绵不尽的爱。那怕能还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也好。
主意即定,立即行动。老母早己陷入昏迷之中,如何将老母抬进我的轿车,大费周章。没有担架,不象120的救护车洞门大开,设施齐全。轿车门小,唯有放在后排座上。就是怎样塞进去?我全无抓拿。
“要是夏天就好了,背了她放在车上,多省事。现在大冬天的,她瘫在床上只穿了薄薄的内衣,没法背呀?也没有担架,咱整呢?”
还是吕师兄有办法。
“连垫的床单棉絮一起抬,这样就不冷了。你母亲瘦得一条藤,没有多少重量。前面两人,中间两人,后面两人。我们一起往外抬。来,准备……起”
车就停在家门口卷帘门外。按吕师兄的分咐,大姐事先坐在车里接应母亲。拖的拖,拉的拉,塞的塞,我也蹲在驶室里助力。虽然老母骨瘦如柴,大冬天,还是搞得大家一身臭汗才塞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