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蒙武将军替寡人去奔波一趟如何?”
“去请大将军回都?”
“当然,寡人的手书已经拟好了,你一同带去,大将军宅心仁厚,应该不会拒绝的。”
“大王发话,臣自当领命,只是·······”
蒙武的心里当然知道,王翦那老家伙,没有大王的亲自上门,是不会轻易出山的。
秦王嬴政当然也知道蒙武将军要说什么。
“刚才说得还好好的,后面别来废话,寡人最讨厌这些琐碎之语。”
“臣领命。”
秦王嬴政当然知道这蒙武是请不动那王翦的,但他觉得应该先行做个铺垫,给足那老家伙面子。
长公子扶苏在殿外偷窥正在埋头处理政务的秦王嬴政,其抬头的刹那,就察觉到了。
“何人在殿外鬼鬼祟祟的,做甚?”
长公子扶苏时年方七岁。
“儿臣拜见父王!”
“身为王子,偷偷摸摸,成何体统,上来!”
“儿臣不敢!”
秦王不解,“为何不敢?”
“母后说,父王最近打了败仗,让孩儿不要来烦扰父王。”
“胜败乃兵家常事,父王我虽崇尚法家,但对道德家老子的一些独到见地,颇有领教,这些小挫折,无妨·····”
“父王,不烦了吗?”
“怎可不烦?诺大一国,千头万绪,父王每日都睡不安稳。”
“儿臣能为父王解忧吗?”
“当然能!王儿快快长大,早日成人成才,为我大秦千秋功业添砖加瓦,这就是最大的孝顺。”
“儿臣一定听父王的,早点长大,让父王歇息歇息。”
“王儿就是乖,去玩吧!”
“父王,儿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父王赐教。”
“什么事,说吧!”
“咱们秦国打了败仗,父王打算再派哪位将军去呢?”
秦王嬴政惊奇,“你说说,父王该派谁去?”
“儿臣年幼无知,说错了,父王也不要怪罪。”
“好,你说。”
“儿臣觉得,父王该启用已经归故里的大将军王翦了。”
秦王心里头咯噔一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长子的的这些话是有人教导的,但听完他说的理由,从那语气,语调,还有他的深情,秦王可以相信,自己的这个长子,确实有悟性。
“说说理由!”
“近日儿臣读书,有句话说,要做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人,楚国非已故三晋,必用才智、心神、威望俱佳的人,最重要的,三晋之覆灭皆为老将军的功劳,列国畏惧!征战楚国,老将军最为合适。”
“这些话是何人教导你的?”
“是儿臣边跟太傅读书,边想出来的,儿臣谬解,父王不要生儿臣的气才好。”
“父王高兴,怎么会生气呢!我儿看来将来必成人才,父王欣慰。”
“那父王还不动身吗?”
“动身?去哪里?”
“去向王翦老将军赔罪啊!”
“不去,寡人何错之有?”
“父王让老将军出走咸阳,没有诚意,老将军怕是仍旧生气呢!”
“寡人不去,向那老匹夫赔罪,岂不让寡人跌破了面子,不去,再说,我大秦统兵的将军不计其数,难道还非一王翦不可不成。”
秦王故意做出对扶苏不理睬的态度。
“这就是父王的不对了。”
“寡人的不对?”
“身为君王,当为天下臣民榜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王要认错,向天下人展现父王的广阔胸襟。”
“儿子倒是教训起老子来了啊!来人,把这小子送回宫,气死寡人了。”
父王莫要生气,当年先祖孝公,为了求得商君般大才,那封至诚的求贤诏,父王难道忘了吗?言语间虽有对列祖列宗的数落,但是,却打通了山东诸国的贤才。祖父惠文王为了求得张仪般纵横之才,礼贤下士,父王应该向列祖列宗学习,知错能改,再说,面子能当饭吃吗?”
长公子的话倒让秦王有些尴尬了。
“好小子,把先王都搬出来了,看来,这寡人是不同意也不行了,也罢,想那蒙武也是不行,看来寡人得亲自出马了。”
“父王英明,我大秦一定一统天下。”
“小子就是嘴甜!今天就先不用去太傅那读书了,随寡人去看看你的老将军,如何?”
“儿臣谢父王。”
“臭小子!老子今天要不按你说的做,估计晚上做梦,先王们都不会放过寡人的。”
;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传国玉玺前传之华夏崛起》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传国玉玺前传之华夏崛起》 传国玉玺之日出东方十四、贤长公子扶苏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传国玉玺前传之华夏崛起》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传国玉玺前传之华夏崛起》 传国玉玺之日出东方十四、贤长公子扶苏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