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天色已黄昏。晚霞朵朵漂浮在碧蓝的天空上,是惊人的美丽。
收拾好一切,踏上出院子的道路,踏上去江湖与庙堂的道路,踏上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缓步向着远处群山聚集的地方走去,夕阳晕染出的晚霞越发血色满溢,霞光下的枫叶越发红得妖冶。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只是,这般好的景,却少了一个吹笛的人,少了一段缠绵送别的笛声。
沐灵川,谢谢你。两次身负重伤,都是你在身边照顾,这样的情谊,叶小风一直都记在心上。今日一别,不知来日两人再次相见的时候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只愿你安好。
若将来的某一天,两人还有把酒论诗、舞剑吹笛的时候,可否请你告诉我,江湖传闻紫玉笛第三次的笛声是为谁而吹?
沐灵川,告辞。请保重。
向着夕阳方向离开的我,一路前行,没有回头。因而也就没有看见那个夕阳下那个被拉得老长的影子,伫立在院子中那个一身白衣的人,遥遥注视着视线中那个越走越远的身影,眉目清远,眼中情绪复杂难辨。
那垂在腰间的手握着一支紫玉笛,那样握笛的姿态,是无奈,是挽留,是难以表明的无边心绪。那笛几次凑到嘴边,却终究没有一个音符。
无声的注目,无声的笛声,无声的送别。一个不曾回头、一路前行的身影,一个默默注视、静立苍凉的身影···两个身影,一种离别。千般心绪,终于无言。
小风,告辞,请保重。
······
摆弄着手中的乾坤铜钱,算着轩辕祭檀的的位置,逐渐向目标的位置靠了过去。
随着我逐渐靠近手中卦象显示的那片气息所在,空中那股铁腥之气也越来越浓。一股肃穆沉寂的压抑感也随着我的靠近而变得越发浓重起来。
这群人身上好浓重的死亡感。太虚门的心法类似中国道教,极其注重自然之道,因此门中弟子对死亡血腥的感觉尤其敏锐。我自宗华山入世以来,还是第一次在一群人身上感到如此重的死亡血腥气。
能带出一群具有这样铁血男儿出来的人,不简单!这轩辕祭檀果然是在尸山血海里摸爬过来的人物!看来与原来猜想的情况有一定的出入。
不过,这样的对手真是让人期待。常言道:越是让人摸不透的东西,越发显现出他的神秘与潜在价值出来。轩辕祭檀,你们轩辕皇家的人真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你那些哥哥们等着你的精彩表现呢,你可不要让他们失望!
此时晚霞散去,天色将黑。我已来到这片群山之间。
山势很缓,绝对不是什么直冲云间的奇山怪山。不适合隐居,不适合仙人的修炼,这样的山就连普通的游人也是没有兴趣来玩的。
不过有句话曾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山没有怪石嶙峋,没有陡峭的山势,但是有一点还是拿得出手的——山上长了很多树木,实在是长了太多树木!
郁郁葱葱,一大片一大片的茂盛生长,植物种类繁多,构成的生态系统简直比宗华山那里的生态系统还要复杂。明明夕阳没有完全落下西山,但是一走进这些山中,一大片的黑影就笼罩下来。
在这些盘根错节、亭亭如盖的大树下,阳光丝毫也透不进来了。
丰都城郊竟然也会有这样的一片山脉····真是有趣。
这样就不能不追溯一下这山的历史:山名叫做祛魅山。
而祛魅山在数百年前尚且不叫祛魅山,那时候有个比较正常的名字——青眉山。
为什么又要改动名字,而且是改了这么一个让人听着就毛骨悚然的名字呢?祛魅祛魅···祛除妖魔鬼魅吗?这样的美好的意愿肯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之后提出的自我安慰···
好吧,让我们暂时来追溯一下历史渊源——
数百年前改名时候的背景是:当年整个天刹皇朝内乱,正是一分为四、形成现在这样四国同在的局面的关键时候。东离那时已经初步划出了现在的版图,“开国元勋”(窃国者)经过一番彻夜商谈之后,确定了定都如今的丰都。
于是,当局者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正打算开进丰都,建立他们最稳当的百年基业。
根据历史经验,悲剧憾事发生之前必然有一个所谓的吉凶征兆。果然,这不,征兆出现了。
不巧,军队打算开进丰都内城的那天早上,明明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阴云密布,狂风奔突,一阵飞沙走石之后,只见一只巨大无比的鸟自那时尚未改名的青眉山脉东南方向腾飞而起,直直向着那军队的帅旗撞去。
众人只听见一声巨大的“噼啪”断裂声传来,然后又是一阵飞沙走石,等待视线能够看清楚的时候,那大鸟已经不见,而甩字旗也折了···折了····
在一个王朝即将诞生的伟大时刻,在所有人拼了那么久终于可以入主东宫、统治万民的时刻,在成功触手可及的时刻,竟然——帅字旗被毁!
这个性质就相当于——窃夺者那用来伪装的面具被人一把摧毁,所有人用来自欺欺人的那个支持他们叛国的信念被毁!
任何一个窃国者再也不能无视所谓的君臣伦理,长幼尊卑秩序,再也不能若无其事的无视百姓的眼光,他们已经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帅字旗在最关键的时候被神鸟所毁!就因为这样一件事情,群众们心中的最后一根弦断了,他们要反抗,要维护正统,要驱除国者,要复兴传统···
于是,本来可以兵不血刃地入主丰都,本来可以以最和平的方式建立一个全新的王朝,本来以为这已是长期战争的最后一战、最轻松的一战····可惜,一切的“本来”都被这个可怜的事件、无辜的事件、看起来毫无杀伤力的事件给完全颠覆了!
于是,就在丰都的外城,一场异常惨烈血腥的战争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一场浓烈的硝烟点燃了东离皇朝多少人的尸骨,一场让史官无法正确记载伤亡数字的建国战争埋葬了数不清的生命。
那一战,血流漂橹;那一战,丰都成了血色之城;那一战,冤魂百万记;那一战,丰都成了死城···
这也是为什么东离建国数百年后的今天,难以在街上找到一个祖籍是丰都本地人的人。基本上都是数百年前从其他城里迁过来的人。
因为那一战,丰都的人基本死亡,建国者只能在一座空城里面封侯赏爵···
不过也不能完全说那时的丰都是空城,因为那一战之后,尸体太多,生力太少,那些尸体都找不到人埋。可以说是一座尸体城。
这样的情景,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东离建国特色之一。
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正是十月的时候,完全不是该下雪的时候···不过人是会进化的,气候也是会变的,今天的气候并不代表那时候的气候和现在一样···
好吧,小作我没有常识了···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天气会变,但是气候不会做很大的改变。无论如何推算,数百年前的东离的十月是一定不会下雪的。
但是那惊世一战之后,天上偏偏纷纷扬扬的下起大雪来。
若没有这场大雪,那丰都满城的尸山血海就只能腐烂···病毒···瘟疫···死城···
但偏偏就下了这场大雪。不过一天一夜的时间,所有的战争痕迹就掩盖在那一片皑皑白雪之下,包括那些残肢断体,包括那些收割无数生人生命的金戈铁剑···
仅仅一天一夜,所有的悲壮,所有的惨烈,所有的血迹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片银装素裹的童话似的世界。
那一年,冰封一切的白雪、掩盖一切的白雪一直都没有停,那些尸体就那样被掩埋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从入秋时节一直到了来年的仲春,丰都一片冰雪。
就在这半年时间里,东离的时局大致稳定了下来。东离的统治者也从其他城迁了许多人到丰都。当雪在来年化去的时候,丰都已经有足够的人手去埋葬那些残破的尸体。
经过半年的时间,那些尸体已经没有多么的恐怖;在新的国度里,一没有的多少人能够清晰的提起那场悲惨壮烈的战争。
人们在隔着丰都外城不远处的城郊挖了一些大坑,将那些冰封了半年的尸体一块块地抛进那些大坑里,然后集体埋葬。
因为尸体实在太多,至少比人们预算中的要多,于是那坑就不够装下那么多尸体,于是坑就变成了不高不矮的“山”,然后青眉山脉在原来的基础上就多了几座不高不矮的山。
而这些山,就是我现在所处的,被叫做“祛魅山”的山。
山下埋着数以万计的尸骨,看来滋生鬼魅的概率也是相当大,所以这山叫做“祛魅”——祛除妖魔鬼魅!
有着这样的历史背景,那取这样的名字,就情有可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