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寅接到消息的时候,脸色就变了。果然是佳主子爷的手笔,居然让主子爷之前在南锣利用卫三布下的局发挥不出来丝毫作用。主子爷爷看到这消息指不定怎么生气呢。
主子爷在玉京的时候,就发现了前摄政王残余旧部和欧阳家流放势力在北疆的动作。当时腾不出手来,在加上西北军无人可用,是以才逼迫杜家双手奉上西北势力。
西北军难驯服,主子爷本来打算派自己西北收复势力。但因为三皇子意外坠马,他留在宫中不出,使得这一切不得不重新洗牌。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三皇子坠马说来跟睿帝也不是毫无关联。主子爷南巡时遇刺,虽然压下了消息,但风声依然是走漏了的。一纸诏书,在危难中是保命符,在安全时就成了催命符。幸而佳主子爷机智才保住了母子几人性命,但主子爷生性多疑,再加上当年立诏书时杜贤雨在场,是以主子爷放出了似是而非的消息,就是为了打压佳主子爷一脉的势力,给以警告。
按理说主子爷为稳固自己的皇位,顺带打压杜家的气焰,小惩大诫一番,且是以佳主子爷最在乎的孩子入手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三皇子身边一直跟着辛部的暗卫和皇家的暗卫。但坏就坏在睿帝和暗部都低估了宫中女人的嫉妒心和手段阴狠。
“帝属意三皇子承大统”消息放出后后,宫里的妃子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三皇子被几方势力同时下手,重伤险些残疾,局势变得不可收拾。也是当年那整个计划中唯一未被睿帝算到的。
对于自己看好的皇子被人算计,主子爷是下了死力去查的,但查到最后,睿帝却不得不按下不发,甚至宁愿被佳主子爷怨恨也要维护那动手之人。只因为那动手之人,是主子爷不得不维护之人。
主子爷纵容,使得西北一战,打得异常艰难,无他,大公主从中作梗。大公主在昆桑肆意妄为的底牌,就是北疆旧部的投奔。
北疆旧部把大公主当作了挡箭牌和傀儡控制着,可恨的是,大公主明知道会被利用,甚至自己无法完全掌控北疆,依然铤而走险硬是接手了北疆势力。好像是突然蛰伏起来一样,静的可怕。”辛寅觉得这才是奇怪的地方。按理说,杜家的九小姐不见了,杜家不说找,也该传消息回京。可是就是没有任何动作。
“丁部的人在无能,也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探不到。唯一的解释是,杜九娘并未离开南锣。而南锣的势力,应该还不在杜九手上。不在杜九手上,那么,南锣的势力就还在杜九娘手里!她一定已先传递消息回了玉京。卫三那,怕是在咱们动手前,杜九娘就已经传信给杜贤雨了。好,好一个杜家,杜家的女人,给朕等着!”
“杜家南锣十三郡的势力都在杜九娘手里?”辛寅表示他受到了惊吓。这杜家也太大胆了,把十三郡报名势力放在一个外嫁女的手里,这是得多大的信任。
“杜老三从来就不按常理出牌。杜九这次去,怕是才是正在的要从杜九娘手里接回本家的势力。”皇帝叹了口气,“虽然不想承认,但目前看来,强逼杜家吐出南锣十三郡势力怕是不成了。既然硬来不行,只能智取。”
“您有法子?”辛寅想不出这一步死棋如何能再次把南锣势力收回。
“成不成就得看三儿了。”皇帝对着玉京方向一指,“本不想让他来凤阳,看来不行了。”
“三皇子?”辛寅还是不明白皇帝的打算。
“他外家是杜家。”皇帝说出了这意味深长的话,“远在西北掌控着西北大军的杜三是他舅舅,西北一战中死前还不忘护着他的是他六舅舅,在凤阳的这个也是他舅舅。别忘了,杜九可是他亲舅舅。”
“请您三思。当年佳主子因为三皇子之事至今还在怨您。三皇子再有什么万一,佳主子不会原谅您的。”辛寅一急,就差说出不行了。
“跟了她那么多年,这心倒是一直向着她。别忘了,你姓慕,慕家的男人,为了天下,女人又算的了什么。她要是理解不了朕的苦心,恨就恨吧!”皇帝云淡风轻的说。
“您打算诏三皇子来凤阳?”辛寅知道睿帝的决定,他或者是任何人都不能撼动,只能压下内心的不满问道。
“朕出来也有些日子了。前些日子因为老八回京,小二压不住下面的人,才不得不走这么一趟。朕在这前线,终归不是常事。你安排下,准备回銮。”皇帝弹弹袖子上的灰,接着道,“到时候朕会把三儿派来监军,你就跟在他身边吧。至于怎么做,就是三儿的事儿了。朕相信,他是不会让朕失望的。”
“你打算把南锣十三郡教道三皇子手上?”辛寅突然醒悟过来,“杜家归根结底就是为他家的皇子上位。这势力提前教导三皇子手上,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主子圣明。”
“你也滚吧,滚去安排回京的事儿。三儿接手了南锣,不代表三儿就能登上那位置。嘴巴给朕严实些。”
“主子放心,属下,不,是微臣这就去办。”
“回来,给朕再去想法子,联络上那个之前你佳主子身边的小黑。你这张脸应该管用。”
“得了,奴才这就去找黑姑娘。”辛寅掐细嗓子,像之前在宫里当太监那样打了个千儿。在皇帝准备骂他前,快速闪离了皇帝的大账。
京城中的淑佳夫人不知道,给她带来无尽麻烦的皇帝就要回玉京皇宫了。她在内宫说一不二,自由嚣张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三皇子也还不知道,他又要被他父皇给算计了。此刻,这个十四就被封郡王的少年,正准备去瑶华宫跟他母妃商量怎么整治当年害他之人。
更没有人知道,睿帝是如何在这登基三十年来一步步算计,最终手挥大风平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