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颐和宫内,众妃嫔给太后请安:〃恭请太后万福金安,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后亲和的应着:〃都平身吧。"众妃落座,皇贵妃李嫣然笑吟吟的走上前,挽着太后撒娇道:〃母后,待会嫣然给你说说昨日宫里的趣事吧。"太后笑骂道:〃你这丫头,是来蹭哀家早膳来的吧。""母后甚是聪慧!"李嫣然一副成熟的大人的样子,太后刮了她鼻子一下:"油嘴滑舌!"转头看向众人:"你们都下去吧。"众人纷纷告退,太后起身就要走,这时嘉妃出言道:"启禀太后,长乐天天念叨着皇祖母,太后也有一段时间没召见她了,不如……"李嫣然快言打断了她:"姐姐,长乐那孩子闹腾的很,本宫怕扰了母后的清静。"嘉妃心里暗恨(你不就是嫉妒我有孩子吗,不就是怕长乐能得太后的欢心嘛!有本事自个也生个去!)也不甘示弱:"妹妹此言差矣,长乐那孩子闹腾谁也不敢闹腾太后啊。"李嫣然一下子语结:"你……"太后见状就知道她那侄女嘴功夫还是没长进不得不出言阻止了:"好啦,哀家也有一段时间
没见到那孩子了,用了膳就带过来给哀家瞧瞧吧。"嘉妃连忙应道:"是。臣妾告退。"嘉妃走后,太后拉过李嫣然的手:"你呀,给母后添个孙子才是正经呢!李嫣然一下子就脸红了:"母后真是的!"
从颐和宫出来众人照例去向皇后请安。
凤仪宫内,众妃齐声道:"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含笑点头仿佛没有看见李嫣然的一脸不情愿:"起来吧。"入座。一妃子赞道:"皇后娘娘风采依旧,可真不像生过孩子的,还望娘娘能将保养的法子教导臣妾一二,臣妾不胜感激。"皇后明显很受用:"呵呵,哪就有你说的那般好了。"其实皇后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虽然比皇帝长了一岁还生过孩子可是依然如少女时美丽,还平添了几分成熟稳重之美。一时宫内赞美声、恭维声络绎不绝。
这时,欣嫔状若无意:"惠妃娘娘头上新戴的是八尾凤钗吗?好漂亮啊!是皇上送的吗?"皇后的脸色微不可察的变了变,一时间全部目光投到了惠妃身上殿内静悄悄的,李嫣然的目光如利剑出鞘,直挺挺的盯着她:"你这八尾凤钗如何得来的?!"惠妃暗叫不好,居然惹了这魔女的眼,来不及回答李嫣然步步紧逼:"说,是与不是?!"惠妃只好硬着头皮回答:"回姐姐,臣妾承蒙皇上错爱,……"还未说完就听见李嫣然突的提高了声音:"什么?果真是皇上送的?就你?你也配?你就一个庶女也敢肖想凤钗,别说八尾,就是半尾也不行!"惠妃手里的帕子被绞得没了形,她生平最恨的就是别人说她是个庶女,第一次没有对李嫣然伏低做小:"娘娘慎言!这支钗是皇上赠与臣妾的,莫非娘娘对皇上的决定有异议?""你少拿皇上压本宫!"李嫣然显然不买账,眼看就要掐上了皇后也不做声,看着别人斗法最后其中一人受伤最好是两败俱伤,然后她再出面处理,得了好处还得了贤惠的名声,这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欣嫔焦急的向李嫣然解释道:"启禀娘娘,也许您误会了,惠妃姐姐与皇上情投意合,赠与姐姐凤钗也是情有可原的还望娘娘莫要怪罪姐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真是为人担心呢,果不其然,她不解释还好,她这一解释李嫣然更怒了,只听响亮的"啪、的一声李嫣然的巴掌落在了惠妃白皙的脸上,惠妃捂着脸恨恨地看了欣嫔一眼立马跪下:"娘娘恕罪,是臣妾的不是。"皇后眼看也没什么事了适时的调和:"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姐妹莫要伤了和气,大家各退一步。来人啊,拿本宫的冰肌膏药来送到惠妃宫里。"惠妃感激的看着皇后(心里鄙夷不已,早干嘛去了,都被打了才站出来调和,又来装好人):"臣妾谢皇后姐姐的好意。"皇后挥挥手:"本宫庶物多要忙了,你们都下去吧。"众人各怀心事的散了。
李嫣然回到芷兰宫抓着宫女发了好一通脾气才感觉好多了。不一会儿,贴身宫女蓝衣进来禀告:"娘娘,太后派了一个公公过来,现在在前殿呢。"李嫣然也知道太后该是为了刚才之事:"叫他进来吧。"一个小太监规矩的走了进来行了礼:"启禀娘娘,太后说莫要让人钻了空子,不要让人当枪使了,希望娘娘能对惠妃有所表示不然皇上会对娘娘您心生不满。"李嫣然无奈的说着:"本宫知道该如何做了,你回去叫母后放心。"小太监谄媚的笑着:"是,奴才回去就转告太后,相信以娘娘的才智定然不会输给任何人。"李嫣然笑着点头:"算你会说话,蓝衣,赏。"小太监走了李嫣然命人给惠妃送了几样好补品,但是让她说好话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太后轻轻地叹了口气:"这孩子,性子还是不行啊,也许哀家当初错了不该让嫣然那孩子进宫的。"身边的心腹李嬷嬷安慰道:"太后不必自责,皇贵妃有太后相护是天大的福气,性子虽然还不够稳重但太后可以慢慢教导,总有一天会懂事的。"太后也是很无奈:"希望如此吧。"
晚上皇帝在御书房批着奏折,听着来人报告着今天的事,眉头都不抬一下,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就这么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