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祥唇角微动,眉目变得严肃,声音夹杂着威严和怒气:“为何不说话?”
陈三皮低头喝茶,脖子弯着,嗓子前后几乎贴在一起,立刻咳嗽起来,呛了满鼻子的茶水。
陈瑞祥神色不变,腰背直挺,看着他用袖子抹了一把嘴,等陈三皮开口。片刻,陈三皮大咧咧伸出去的腿,往回蜷缩,身子往前倾。
陈瑞祥以为他要正经商量事,哪想到陈三皮竟然站起来,冲着坐着的陈瑞祥作揖,然后转身就走。
毫不迟疑。
陈瑞祥眼里透着怒意,往椅背上靠了靠,头昏昏沉沉,侧边似是有人在拿锤子砸,疼得厉害。
人老了,许多事儿就得多琢磨。
沈家跟陈家的婚事,谁都没挑破,只是都存着心思。今儿这一面,本是不必要的。可陈瑞祥怕陈三皮的性子,说不拢了,就开始犯浑。
才借口邀请沈庸池来府上相聚。
沈庸池倒也是个通透的人,知晓带着自个儿闺女前来。几人散后,沈庸池跟沈绮茹坐着马车回到府里。
沈绮茹一路上低头不说话,脸颊上的嫣红还未褪去,心砰砰乱跳,这番姿态落在了沈庸池眼里。
他眼底透着笑意,捋着花白的胡子,心里的思绪暗涌。
沈庸池在府中端坐,神情严肃,谁也不敢大声喘气,连送茶的小厮都有些害怕,不敢到他跟前儿。
一直到傍晚,天色阴沉,昏暗不已。
陈府仍是没有消息传来。
这门亲事黄了。沈庸池眼底寒意露出,僵直的脖子略微一偏,发出咯吱的响声,吓得端茶过来的下人,差点儿打翻了茶盘。
闺房里的沈绮茹早就派着身边儿的丫鬟,去沈庸池屋外探听消息。得知眼下的情况,心沉了沉。
脸色也尤为难看。
此事儿便黑不提白不提的过去了。直到陈瑞祥做寿,沈庸池碍于情面,没法子才上门一聚。陈瑞祥的夫人胡氏,特意出面邀请沈绮茹过来。
即便两家心里有了隔阂,可终是不能撕破脸,父女俩仍上门去贺寿。
陈瑞祥一见到人,脸上笑容亲切的很,嘴里寒暄客套着。沈庸池却在刻意疏远,有时应上一两句,要不就什么都不说。
等宴席散了,陈瑞祥专门留下沈庸池,一同去书房说话reads;。胡氏则拉着沈绮茹去了后院屋里。
陈三皮见几人都走了,退了几步,坐到椅子上,两眉微蹙,侧头瞧着门口。没过多久,他猛地拍了桌子一巴掌,顿时吓得前来打扫的下人掉了抹布。
下人弯腰捡起,正准备跪下请罪,就见陈三皮的鞋子踩在地上,往门口走。
胡氏正跟沈绮茹说着绣花的样子,拿了一块手帕比划。沈绮茹葱白的手指,在细滑的料子上摸索,表情却显得兴致缺缺。
胡氏声音带着兴奋:“你瞧这戏水鸳鸯绣的多好,我学了许久,就是在这一针上犯迷糊。”
陈三皮走到门前,听见里面的声音,合上了带着疲倦的眼睛,过了片刻,又重新睁开。神采奕奕,眸光泛着桃花。
轻轻敲响门框。
屋里的丫鬟首先回过神,匆匆往这儿瞧了一眼,连忙欠身行礼。陈三皮眼睛弯着,侧头看她,又唇角一勾:“你这丫头好不像话,主子在一块儿说笑,你也不守着门。”
丫鬟知晓他在打趣儿,顿时牙尖嘴利:“我守着门做什么,夫人跟沈小姐说的都是好话,还怕谁听了不成。”
陈三皮摇头一笑,从丫鬟手里接过汤婆子暖手,又坐在刚搬来的椅子上,看着歪在榻上的胡氏,又瞧了瞧沈绮茹,稍一点头,便继续说话:“太太对待下人总这么宽厚,竟让她的嘴皮子越来越厉害。”
胡氏身子向后一仰,顿时笑起来,又拉住沈绮茹的手,然后啐了陈三皮一口:“你来我这儿,头一句话就开始怪我房里的人,你若是觉得不舒心,就赶紧出去。”
然后抬眼瞧着沈绮茹,眼神不言而喻:“只怕你此刻还不想走。”
陈三皮怔了怔,忽而一笑,略微抬着下巴,尤为散漫。沈绮茹被胡氏这么打趣儿,早红了脸,连忙低着头,一言不发。
胡氏拿起桌上的糕点,招呼他们二人吃。又开口说道:“你向来说话就混账,不知在外面惹了多少风流债。你爹他都快……”
陈三皮不耐烦地偏过去头:“我说话是混账,可风流债我不认。您可别远香近臭,瞧我哪儿不顺眼,就浑身上下都没个好地方了。”
胡氏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再作声。
陈三皮弯着眼睛看向沈绮茹,对方刚一抬头,就撞上他的目光,连忙又低下。陈三皮垂了眸子,又看了看天色:“天儿还早,在屋里闷着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出去转转。”
他看着沈绮茹,后者没吭声。
片刻后,胡氏瞧着俩人出了门,脸上的笑瞬间消失,攥紧手里的帕子。紧盯着门口,忽然抬起胳膊,从袖口掏出一封未送出的信。
她垂了眸子,掩藏住阴冷的眼神。
风起,吹乱人的衣摆,发髻。沈绮茹走在荷花池旁,里面早已结冰,连戏水的鲤鱼都看不到。耳后的碎发吹到额间,她抬手,却怎么也没法子将碎发重新别到耳后。
陈三皮站在身边,侧着头打量,眼里竟染了一丝笑意。沈绮茹察觉到,不禁有些恼怒,正要别过头,忽然觉得额头一凉。
她惊得抬眼,扇子的玉柄正轻轻戳着额头,压在那缕碎发上。
府内,暗流涌动。外面满是人声喧哗,人们纷纷奔走,眼看着就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得很。
姜妩这些日子,打听到点儿事情,却也含糊得很reads;。她直接问京城里姓陈的大户人家,最近有什么稀罕事儿发生。
姓陈的大户人家,一共有俩。一个从商,一个为官。巧的是都有事儿发生。一个是儿子跟家里闹别扭,偷偷跑出去些日子,终于被寻回来。
另外一个,则是家里的嫡子庶子都死了,把在外面的私生子给找了回来。
姜妩犹豫着,不知道是其中的哪个人家。眼见着大年三十快到了,人却都没团聚。可总得过年,割了几斤肉,准备剁馅儿吃饺子。
方谨这阵子跟周围的几个小孩儿,玩得到一起,整天在外面不着家。她正准备出门叫他回来,就听门被敲响。
姜妩走过去开门,嘴里数落:“还以为你不知道饿……”
门打开,却是一个年轻女子,对方似是比姜妩还要吃惊。她瞪大了眼睛,又往姜妩身后瞧了瞧。
姜妩问她:“有事儿吗?”
女子回过神,惊疑不定:“你,你一直住这儿?”
姜妩仍是问她:“你有什么事儿?”
女子却不再说话,眼神变得愤恨轻蔑,冷哼了一声,转身走了,背影都带着怒意。姜妩有些摸不着头脑,皱了皱眉,也没往心里去。
原以为只是一个插曲,哪儿成想,过后几天,家里怪事儿越来越多。昨儿晚上刚用过的木盆,第二天早上就漏了洞。
还有厨房里的菜叶都被踩的稀烂。因着睡觉的屋子,姜妩都锁着,所以没什么事儿。她琢磨,应该不是招贼了。
就这副情形,八成是招人恨了。
她默不作声,就这么过了两天,等到晚上,守在方谨炕边儿,轻声哄着他睡觉。看了看窗子,抿着唇,走到烛火旁,轻轻吹灭。抬手摸了摸发簪,上面的纹络在指尖感触。
姜妩念了一声陈三皮的名字。
推开门,寒风冷冽,吹在身上一个激灵,脑子瞬间清醒,鼻尖吸了好几口凉气,胃里顿时不舒坦。
风吹许久,耳边呼呼作响。倏地,墙上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在黑暗中探头探脑,蹑手蹑脚地跳到了院子里。
姜妩握紧手中的木棍,指甲发白。
那人双手撑地,正打算起来,忽然一抬头,看见了姜妩。
眼神顿时变得凶狠,当即就要抬胳膊冲姜妩打过去。
次日,晌午的时候,陈三皮被陈瑞祥叫去。他一进屋,就瞧见胡氏坐在陈瑞祥身边儿,俩人说笑着。
陈三皮扯了扯嘴角,往椅子上一坐,皱着眉说:“这都到饭点儿了,怎么还特意叫我往这儿走一趟。”
陈瑞祥敛了笑意,端起一杯茶,浅浅品了一口,抬眼看着陈三皮,漫不经心:“还是原先的话,沈家的闺女,你瞧着如何。”
语气不再是询问,反倒带了些强势。
胡氏坐在一旁,微微低着头,抬眼打量着二人的表情,心里思绪翻滚。陈三皮应是不会答应,她派人去打听过消息,只要拖一拖,把姜妩……
忽听陈三皮的声音。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