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少林寺钟鼓齐鸣,香烟缭绕,云板之声不绝于耳,近千名寺僧齐聚山门外,躬身迎接远道而来的梵僧。
达摩祖师被迎进大雄宝殿,礼佛完毕,只见大殿外,里三层外三层全都站满了人,钟磬法器,响砌云霄。
这么大的场面,以前可从未见过,由此可见中原人的福报及慧根,祖师心中自是欢喜万分。
而更让达摩高兴的,是少林寺山门前的那两棵桂树,令他一下子想起师父临终前要他东去传法的话来。当时师父不是说,他要去的地方有两株桂树吗?
然而,当达摩祖师被安排宣讲大乘精要时,却遭到强烈的反弹。
殿门外时时传来旁听的居士们不满的叫声——
“简直不可能!什么‘烦恼会生如来’?怎么生?我们一大堆的烦恼,怎么就没见过如来?”
“世尊不是说过,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祗劫吗?怎么现在却叫我们只要观心,制三毒,就可以解脱了?这是什么妖言惑众啊?”
“什么‘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全都搞糊涂了,我们不信!”
几天的讲解,四众弟子中除极少数外,多数都合十离开,法会变得冷冷清清,更有激烈份子在外叫嚣。
“小师兄你说说看,辛辛苦苦东来传法,却落得这样的结果,达摩祖师心里能不难过吗?当然要一走了之了。”海忏法师说道。
“我想祖师心中并不难过,”玄奘道,“他是一个智者,知道众生只不过是因一时的无知而起错觉。如果你没有悟性,又如何能让悟性替你作主?让众生相信自己就是未来佛,这需要时间,这道理祖师焉能不知?”
玄奘的目光透过藏经楼的窗棂望向远方,他在想,为什么众生会产生误会?他们以为开悟以后,就是一个活神仙了!其实,开悟前后,你还是你,并没有什么三头六臂的神功。然而如果你是个实修的行者,你会在山山水水的跋涉中,在心灵的旅程中,真实不虚地看到内在的自己!这个过程中的挫折、失败,以及佛与魔的挣扎,都是让你放下来的旅程。坎坷与磨砺驱使你走向冷静,这一切正是你将来悟见本性的泉源啊!
“达摩祖师已知少林寺不可久留,不用众人赶他,他也要离开少林寺了,”海忏法师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但他没有离开少室山,因为他还记得师尊的预言,少林前门的两株嫩桂,不正代表着他的法脉要在这里落根吗?他怎可因一时受挫,就远走高飞了呢?”
“所以,他就到山岩洞中落脚?”玄奘问道。
“不错,”海忏法师道,“祖师很会挑地方,那个洞形状奇特,洞内很浅,四周岩壁密不透风,即安全又隐密,真是一个天然宝洞!这么好的闭关之风水,真不知以前为何从没被人发现过!”
“这就是缘,”玄奘道,“达摩祖师与此洞有缘。”
他的思绪一下子飞出很远,仿佛看祖师在山间采集松枝茅草、葛藤根草,做成一只扫帚,一番清扫之后,祖师又端来一个麻骨石磴,置于石壁之下,然后,面向三方石壁,跏跌而坐,以做壁观,同时等待有缘人前来,续传法嗣……
这一坐就是九年,直到那个叫神光的修行人来到这里。
天还未亮,玄奘便已穿行在嵩山朝雾弥漫的丛林里,沿着满是落叶的石阶,朝山后的达摩洞走去。
正是寒露满地的深秋,林中松风飘飘如韵,石下清泉潺潺有声,山间浮云绕青峰之顶,峰顶明月照嫩桂之容。
玄奘一路走,一路为嵩山的美景感叹着,很快他就看到了那个神奇的洞穴。
那是一个天然石洞,位于寺院后山一座形如火龙般的石岩下,岩上陡峭如削,洞口两旁被丛生的树木半掩,那些灌木长年在此保护着这个天然洞穴,使之仿如神仙洞府,大有出尘之气。
玄奘的脑子里再次闪过昨天夜里海忏法师为他讲的那个故事。
众生不知道,其实开悟并不稀奇,开悟后的人也绝非神仙。然这开悟的过程,却如同一场探险寻宝,那精彩又惊险的旅程,才是最珍贵的。
达摩祖师怎么会怪罪众生的无知呢?如果众生都是有知的,又何劳祖师万里迢迢,经过三年苦行才到震旦来播种?
想到这里,玄奘心中一动——是啊!他来这里干什么?他自然是为你我而来。然佛菩萨也一直都无处不在,为何众生就是收不到呢?
因为你心外求法了!
突如其来的声音,一直进入他的脑中,倒让他吃了一惊!
他这才注意到,自己已经走到洞口,正站在那三面洞壁前。外面,一缕阳光透过灌木,将点点光影洒在他的脸上,就像阳光温暖的亲吻。
他思索着那个声音,感觉有一位慈祥的智者,一直走入他的内心,在对他循循善诱——
孩子,因为你离开了本性,所以佛性与佛性之间的光,你无法接收。你离自己越来越远,佛力也难为。但你也不必担忧,如果你深信因果,时时拂拭心中的尘埃的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个道理你是懂的。
玄奘心中困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是的孩子,当你的六识随境而走时,你要记得“回家”。这个“家”,便是你的本庙本宗,它是不动的本智,是绝对的当下。无论你的六识不小心跑到哪里去了,都没有关系,记得回来就行了。也许你会走走停停,那也不要害怕,记得回来……
智者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少年玄奘,望着深陷壁中的身影,伫立良久,默然无语。
他的目光又转向影前那只破旧的草蒲团,那里,是祖师一坐九年的地方。
他的头发和胡须遮盖住了面庞,他的影子印进了石壁,鸟儿衔来枝叶,在他头上做巢育雏,他却浑然不觉。
这一切都在那个冬天被改变。
那一天,一个叫做神光的僧人,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来到达摩洞前,请求拜师。
达摩依然端坐洞中,并不理会。于是,年轻的求道者就在洞外彻夜站立。
那段日子,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将整个嵩山变成了一座银色的山,神光伫立雪中,一动不动……
一夜过后,雪已没膝。达摩看着这个几乎被冻僵的雪人,终于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为何事?”
神光双手合十,虔诚地答道:“弟子为求法而来,恳请师父慈悲,开甘露门,广度众生!”
达摩微微一哂,道:“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更有佛陀布发掩泥、投崖饲虎。所谓难行能行,非忍而忍。”
说到这里,祖师带着几分嘲弄的目光看着这个年轻的求道者,问:“你又是谁?诸佛无上的妙法,岂是你这等小德小智,轻心慢心,三言两语就能得到的?”
听了这番话,神光什么也不说,只是取出随身护刀,轻轻一挥,便将自己的左臂斩下!
鲜红的血,溅洒在白色的雪地上,映着求道者坚忍的目光。
神光的举动显然出乎达摩的意料,他略显讶异地看了看这个年轻人,来中原已经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执著求道的僧人。他明白,他遇到了真正的法器。
“诸佛最初求道,为法而忘形。你今断臂求法,也可算做真心。我便为你易名为慧可。”祖师说。
虽然从“慧可”就个名字中,隐隐透出了几分无奈,但神光知道,达摩收他做弟子了。
年轻人的脸上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他问师尊:“诸佛的法印,我也可以听闻得到吗?”
“诸佛法印,不是别人能够给你的。”达摩答道。
慧可闻言一怔,当即请求:“我心未安,乞师为我安心。”
“好,你将心拿来,我替你安!”祖师很干脆地说道。-?#~♠妙♥笔♣阁?+
慧可再次怔住,思忖良久,方才诅丧地说道:“觅心了不可得。”
慧可当时不知,这一句“觅心了不可得”,正是他用心、用力、用尽累生累劫的修行,才明了的一句真言!
达摩祖师立即回应他道:“我已经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至此,他才终于找到了自己!
也就在这一刻,明心见性的禅宗的种子,便落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并迅速生根发芽。
玄奘走过去,像达摩一样跏趺而坐,双目微闭,静静地感受着祖师修行的不可思议……
一转眼,玄奘已在少林寺住了一个多月,他还是掂记着古德译经的甘露台,终于在一日早课后,向景法师提出要去瞻礼。法师知他素有慧根,只嘱咐了几句就让他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