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梧桐总认为夜晚是静谧的,天上的星星。月亮总是让人心醉神迷的,那皎洁的颜色好像不沾一丝烟火。可是又有谁看过它的背面呢?是不是也是一片乌黑呢?她想着,又喝了一杯酒。
她的酒量不算好也不算坏,可是这么急的灌下去,还是让她苍白的脸出现一丝醉态的红。
“呵呵,”她笑着,猛然摔了酒杯,摇摇晃晃的回殿了。
可是她不知道,在树丛里有一双清幽的眼睛注视这这一切,那人的嘴角翘起了一丝弧度。
清晨
梧桐由着自己自己最亲近的丫头替自己更衣梳洗,由于整夜未眠,她的眼中带了一丝朦胧和懒散,她打了个哈欠道:“睡会。”说罢倒头就睡,柔欣被气的无可奈何,一张白皙的俏脸刹红。
柔欣忍无可忍得弹了梧桐的额头,梧桐只得从床铺下起来,自己整理好散乱的衣衫。
侍女早端了洗脸水过来,梧桐整理好衣服后,随意洗了两把,打着哈欠道:“柔欣啊柔欣,你娘给你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你温柔,你怎么这么粗暴啊?”
柔欣巧笑倩兮:“还不是主子您太懒了的缘故吗?”
这话说的一众侍女都笑了起来,梧桐由着柔欣在自己的头发上弄来弄去,听到这样欢快的笑声,也笑了起来。
梧桐看着青铜镜,突然在角落中发现了罗景,他好像是在偷看?
“主子好了。”柔欣的声音把她唤回现实,她看着镜中略施粉黛更显苍白的自己,只觉得无聊,但她还是微笑道:“这样的妆容很适合,我呢。”她最后一声极轻,即使是在她身旁的柔欣也是没有听清。
梧桐把头上唯一一只碧玺簪子拿下来,用了木簪代替,这才满意的吩咐布置早饭。
“对了,”梧桐吩咐道:“把我昨天带来的人请来用早膳。”
不到一会的工夫,罗景就被请来了。
梧桐怕他因为环境陌生而不习惯,亲自为他布座,当他走到她身旁的时候,她才发现这孩子还不是那么矮,可能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小,虽然心中有疑问,但她还是把这份疑问压下,温柔的替他做好一切。
罗景黑白分明的眼珠子转了转,不知道在想什么。
梧桐用完早膳,吩咐柔欣把罗景送到偏殿好生照料,然后就去了朝堂。
对于这里她是熟悉的,小时曾因为好奇和王兄一起坐在帘子后头听政,只不过如今——
她该坐在那把椅子上了。
窃窃私语的大臣们对于他的进入很是不满,一位大臣出头道:“公主这不是您该来的地方。”不留情面的点明她的身份,偏偏还有一堆朝臣附议:“对啊,公主您请回吧。”“公主,这实在不是女孩子应该在的地方。”这两个人不就是太常和太傅吗?父亲的老臣啊。想到这里,她带了一丝微笑,眼神却是冰冷的,原来痛苦真的能逼人一夜长大,可是她真的不想要这么长大啊!她想着,笑出了声。
朝堂顿时安静了,群臣屏息静待这位不知礼的公主接下来要做什么——
梧桐大声道:“把先王的手谕请上来。”她声音如此响亮,以至于整个大殿都起了回声。
果然柔欣把手谕捧起。
梧桐道:“给礼部尚书。”
各国都是效仿大周,实行六部制。
礼部尚书颤抖的接着手谕,声音也是颤抖的,“自孤继位,夙夜忧叹,孜孜不倦,天下事繁,不胜劳惫。,故传位于幼妹。”
梧桐觉得自己本该哭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想笑,由得大臣们跪下,她的瞳孔黝黑,好像两个漩涡一样,叫人误了心神。
“众卿还有何疑问?”她端坐着,就像她的父王一样。
“臣等,无疑。”
正当梧桐想说退朝时,偏偏就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臣有疑问。”
心里明明很不耐烦,却要摆出一个笑脸来。梧桐认出这人是一个三品官,户部侍郎,是吧,应该是吧。
“请讲。”
“我国,”他加重了语气,有重复了一遍,“我国从未有女子为王的先例,怕是不能服民。”
梧桐冷笑:“服民的法子有很多。爱卿不必担心。”
又有几个人发问,梧桐只得四两拨千斤,不给出明确答复。
“如果没有,那么”梧桐揉着额头,一副头痛的样子。
“臣有疑问、、、、”梧桐笑了,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臣有三问,一问公主如何治国,二问公主如何平天下,三问公主如何传嗣。”一环套一环,偏偏她不能不回答。
“其一,孤自当修明政理,广言纳谏,亲贤远佞。先王曾向孤说过,韩大人闲置朝堂,可惜大人一番才干,从今日起韩大人就任宰相。安大人,您对军中事务甚为熟悉,是排兵布阵的一把手,今后我就要在军事上多多仰仗您了,安大人就任大将军一职。”
二人跪下,面上不骄不躁,叩首道:“谢大王。”
梧桐却是谦虚的将二人扶起,道:“起来吧。”
这两人自然是哥哥的亲信,只能培养忠于自己的官员。
“其二,风国以和为贵,自然不想成就什么霸业,安安稳稳的守住领土即可——否则,要制风国百姓于何处呢?孤是不愿生灵涂炭的。”梧桐说着,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这戏可演足了,梧桐心里冷笑着。
“其三嘛——”梧桐即使再淡定,听到这样的问题还是无可奈何,即使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公主,但是既然她当了这国家的王,子嗣的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而且血脉是不容混淆的——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她也只能这么说“孤自有办法。”
那大臣又说道:“女人生子,子嗣自然要随父姓,血脉也流的是男人的血,不知公主又要如何应对?”
梧桐皱眉道;“这个简单,从王室的旁支中找一个就好了。众卿家都退下吧。”说罢,梧桐拂袖而去。
留下众大臣窃窃私语:“王她太过专断独行,是风国之祸啊!”
宰相和大将军则是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露出一抹心照不宣的笑容。
——作者有话说——
今天大爆发啊,居然码了两千字。说实话我政治方面一窍不通,请各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