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降蟒
咱不说芙蓉姑娘怎么回家,暂且不提,单说俞万春,俞寿长,催马疾驰。
小伙子虽遭此劫难,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身体已康复,还订了终身大事。人逢喜事精神爽。
老子说的不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你道明日如何。
本来从徽地往京师,是沿官道飘飘下西北方向,这一高兴,竟然奔向东北齐鲁大地。
错就错吧,反正离京师已经不远了。
他信马由缰,竟然转悠到鲁西南最有名的贤相尹爷庙。
尹爷就是伊尹,奴隶出身。商汤的江山。就是尹爷策划打下来的。从此开创商汤600年基业。
在这里笔者插一句话,这尹庙在哪里,他就位于汤都县的东南方向。汤都县,就是阮二的家乡。前文说过。
无巧不成书,这就是为什么俞万春以后要帮阮二的原因所在,不说闲话了
说多了没用。
俞万春到了庙门下了马,小庙不大,庙外几棵松柏。长的异常高大,枝叶繁茂。直上云霄。
他站在庙院内,看着这几棵大树,怀古之情,不由的顿生。他整好了衣服,进了正房。
见尹爷自然要规矩点,你想尹爷是何等人物,从奴隶做起,为汤王打下江山。
远古那个社会,自然更难。
他跪下磕头求签,虔诚无比,每一个姿势都是标准的没法在标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教科书似的动作。
他心里想着就是问前程,摇了几下签筒。
签忽地跳出来了,
他吓了一跳。
睁大眼,他看到几个大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他一想,可不是吗。尹爷说的没错啊。别的他也没多想。谁知事情还多着哪。
俞万春出了庙门。转回身又给尹爷磕了个头,说道:“尹爷,我如果这一去,如你老人家所说遇难呈祥的话,我定会来重修庙宇,日后发迹了,你老家的人就是我的人。定不辜负。”
他骑着这匹高头大马,身背包裹,身穿蓝色长衫,腰系丝绦,双摆穗,都戴一俊巾。
人马慢行,并不是很急。
一直往汤都城里走了。
虽然是下午,但他看到时间尚早。走到一个小山坡时。他把马放开,让这马去吃草。自己登高望远,正时仲秋时节,天凉好个秋。
站高处望西方,天上白云飘飘,近处绿竹娥娥。这云彩一会化作猫儿,狗儿,一会化作船儿,鱼儿,人儿,变化多端。
想想这逝水流年。想着自己的遭遇。由此感慨到这普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盛世百姓苦,乱世百姓悲。
情景交融,不禁潸然泪下。
他正在感伤,怀古,猛然感觉不对劲,这天忽然暗下来了。山坡下,池塘里。芦苇荡中。
隐约有风声启动。初始还小,后来变大。
他在想,这是怎么回事,我的马在哪里。
他只是一转念。池塘有了变化。一怪蟒跃水而出。鳞甲犹如碗口大小,闪闪发光。水花四溅,芦苇倒地一片。腰身犹如水桶粗细,这长虫,张开大嘴,吸力惊人,附近天上的飞鸟,尽皆吸去。
那长虫一下吞进腹中,好似一点事没有。
复又转身,一下从水塘跳出来,尾巴把一块巨石扇进池塘。石落池塘,激起水花。
俞万春惊呆了。
惊恐写在脸上,恐惧的还在后面那。
他的马在山坡下吃草。蟒发现了马,马没好了
蟒离马,有几十米远。但这长虫一张嘴,无论这马如何挣扎,如何奋力逃离,终究是一场空。
连这缰绳,马鞍子,一块,疾的一声。
硬生生从几十米远的地方,吸进蟒口,这长虫一嘣嘴,马没了,连根毛都没剩。
复一转身,跃入芦苇荡,踪迹皆无。
这时候金乌西坠,晚霞满天。
只剩下孤孤单单,可可怜怜的俞万春。
可恼可怒。
这下可好进京赶考,怎么赶,马没了。
小童儿也没了
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命真苦,欲哭无泪。
毫无办法他只能离开这是非之地。沿着小路前行。根本不见路人。
许久看到一个打柴的老汉,那老汉花白胡须,虾着腰,背着柴。
那老汉看到他,没等俞万春问他,反而先开了口:“学生,你怎么从哪个方向过来,近来这里有一大蟒。伤害人畜无数,官府已经有了告示,不让人靠近啊。”
俞万春道:“我是外地人啊,不知道,我要是知道打死我,我也不来这里啊。我的马已经这畜生吃了,我好歹没事”
随后老汉带他离开这里,俞万春跟着老汉,缓缓而行。不多时来到小村庄,这个小庄叫作芦庄。
俞万春在老汉家里借宿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一早,俞万春就此别了打柴的老汉。他孤身一人来到镇上,他啥也不想吃,就是有吃的,也吃不进。镇上就有告示。
告示曰:本地有怪蟒出没,伤人畜无数。闲杂人等谨防注意,若有那方义士除了此怪物。朝廷给予嘉奖,奖白银万两,绸缎500匹。良田100顷。皇帝八宝金殿册封降蟒义士。
这奖励可是够重的,为何没人拿了这怪物啊。只是因为这怪物太过厉害,你想水桶粗细的大蟒谁见过啊。
本来有的人想弄点钱花花,离很远你看大蟒如此凶恶,就打消了念头,本来以前奖赏也没那么多,后来没办法奖的越来越重。还是没接这个活。没人撕告示。
最后没办法,只好上报朝廷,皇帝金口玉言要册封降蟒义士。
有几个所谓高人,拿了长矛大刀,弓箭,去捉这大蟒,不料想,一去不回。落入这大蟒口中
这样一来,更没人问了。
但朝廷有重压啊,除不了害,州官,府官,县官,都不得安生。衙差日子更不好过。
这衙差马武,李六,被县官说罗好多回了,最后差一点挨板子。
限期8月前除掉怪物。
无奈何,哥俩愁绪满怀,找谁除害啊,找精人,聪明人,谁也不干啊。那就找个250。
二杆子。
本地就有个二货。姓王排行第九,乡人欺负他,都喊他王八,他也不生气,生气也没法,
这王九没钱没势,好吃懒做。
马武,李六带着礼物,一只烤鸭子,一只烧鸡,来找王九。王九受宠若惊。
你想以前衙门的人,谁理他这样的人啊,乡里人都不把他当回事。
见了王九口称九爷,并不是叫的王八。还拿了礼物,就差没跪下来。马武说道:“九爷,你帮帮我哥俩吧,为民除害非你莫属。”
王九道:“不去,不去,别的事,都好办,唯独这事,我干不了。”
“干不了是吧,告示我都给你拿过来。不干不行啊,看还有皮衣皮裤,带刀的帽子,就是蟒把你吞肚子里,你也没事,一样出来,这事我哥俩研究好几回了,只是要找个胆大的人,就想到九爷你了。”李六说道。
“东西给你放这里了,我哥俩走了。”李六又道,言毕,俩人头也不回走了。
王九抱着鸭子烧鸡,皮衣皮裤,带刀的帽子,告示。跑出家门口,宛如拿着烫手的山芋。
正愁哪,打对面俞万春过来了。王九不认识俞万春,俞万春也不认识王九,但俞万春认识告示。这是皇家告示,就是皇榜,上面盖有皇帝的印章。
俞万春一心想除了那大蟒,报仇。
也犯愁,正无法哪。
于是他随口问道:“这位大哥,你可是拿的是皇榜。”
“是啊,就是皇榜,我愁死了。”王九道
“你愁啥?”俞万春道:
“非要我去除害,我哪里干得了这事。”王九道:
“你这是啥皮衣皮裤啊,还有带刀子帽子。(帽子上面有三把锋利的刀子,青钢打造,锋利无比)”俞万春道:
“衙门的人说了,穿上这个就准保没事,巨蟒吃肚里也死不了
死不了,你们去啊,让我去“王九道:
俞万春看到这皮衣皮裤,还有帽子,有了主意,心想这衙门的人,还真有本事,只有这个办法对付巨蟒了。
那怪物把人吃肚里,那帽子上的刀子就能发挥作用,刺穿的胃脏,肚皮,就能杀死他,皮衣皮裤不容易被那怪物消化掉。所担心的是如果短期内不能破肚而出,人可能窒息而死至于成不成功,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他就想报仇,再说就是买了马去赶考,也没心情了。心想死活就这一回,想到这里。
忙开口:“大哥你把东西买给我吧,我替你去,我给钱,不白用。”
王九心想这人是不是傻,居然想送死。都说我二,竟然有人比我还二。
“既然你要,我就给你,不要钱。”
“我去除害,九死一生,东西先放你这里吧。也许运气好,去去就回。”
王九心想去去就回,你以为关公温酒斩华雄啊。
“我给你钱,给我买些上等的好酒,我吃了再去,也好壮壮胆。”
“状元红管不。”
“好,你去吧。”
不多时王九买回来一坛子上等状元红,好酒啊。
两人在王九家的破院落里,吃了起来。一张破桌子,一张椅子,王九只好站着喝,没筷子,削了一片竹子,不多时就是两双筷子。
下酒菜就是烧鸡和烤鸭子,马武,李六送过来的
不多时,俞万春就喝的差不多了,他酒量本来就不行,醉眼朦胧,迤逦歪斜。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就走。
王九也没送他,保重也不用说了,说了也没用。王九心想我得感谢他,替我去送死。
单说俞万春。踉踉跄跄,急于杀蟒。他也不怎么看路了
一路小跑,奔向池塘。
到了池塘,大声吼道:“腌长虫出来,人家都怕你,老子不怕你。”
大喊三声,这是明明挑衅啊
那大蟒食量大,每天都吃不饱。
不料想今天竟有人送上门来。
于是跃身而出,一张嘴,芯子出来,宛如空中平铺了一张红地毯,又似雨后一道彩虹。又好象一道红绸当空舞。
哪俞万春第四句话还没骂完,身子就像导弹一样,吸入蟒口,
头朝前,脚朝后。
这下不当紧。
俞万春好似进入地狱一般,喘不过气来,黑暗,腥臭。比死亡更难受。但还要活。
大蟒啊,大蟒日子更不好过,心说这人骨头怎么那么硬啊,疼死我了
越动越疼,你想刀子扎胃能不疼吗。
俞万春神志还有些清醒,故意在大蟒肚子里坐了起来。这下更了不得了,你想帽子上的三把锋利无比的青钢刀,要竖起来,这威力就大了。
这长虫疼的受不了。飞向空中,一尾巴把小山坡扫丢一半,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哪尾巴血肉模糊。翻来覆去打滚。把树木,芦苇荡弄的犹如平地一般。
那帽子上的刀子,把大蟒的肚皮刺破,那长虫精疲力竭而死。俞万春已经昏死过去,脖子好悬没断。因为肚皮已破。
凉风吹来,俞万春慢慢苏醒,他缓缓从蟒肚子里爬出来,周身血肉模糊,浑身疼痛难忍,最厉害的是耳朵,用手一摸,一只耳朵已经化为无有。
他睁了睁眼睛。大蟒的血把池水染红,周围都是红色。他忽然看到大蟒的眼睛还瞪着他,
他一下子有点变态,竟然用刀子把两粒蟒眼,剜了出来。
用两手拿了,沿着来时的路走。
远远看到王九带着众人跑过来,且远且近。
这里飞沙走石的大战,乡人都听到了,谁听不到,就是不敢过来,等到没有动静,众人才过来。
还以为俞万春已经被蟒吃了,谁料想,没死。
众人齐呼:“降蟒义士!”
“降蟒义士威武!”
“神人啊!”
看书惘小说首发本书











